快捷搜索:

卡套杯套电视套,世间万物皆可套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

卡套袖套电视套,杯套椅套水壶套,这些保护套,你熟悉吗?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物件是不能用保护套保护起来的,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现象。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有一种保护叫做“在妈妈眼里,什么都能套”。新学期发了课本,会用旧挂历的背面包上书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上科目和名字;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具电器,大至桌子椅子到空调电视,小到遥控器、燃气灶的旋钮开关,都会被加上保护套,不少还是自制的布艺花边田园风……相似的经历构成了中国家庭的一道独特景观,这让许多年轻人哭笑不得,直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长辈们为什么热衷于此?未必是因为喜欢,而是出于爱惜。毕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像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样的“三大件”得攒够钱、咬咬牙才能买回家。所以,大人们会格外珍惜,使用亲手缝制或买来的保护套,饱含着防尘、耐脏、耐用的美好愿望。保护套样式上的花样,则是在有限的条件中力求美观体面的生活经营。时光流转,当曾经的稀缺资源成为千家万户的标配,这种习惯却被保留下来。从刻意追求到习以为常,加罩上套浓缩了时代变迁,见证了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抬升。

有趣的是,时下的年轻人们嘴上说着“不要”“真土”,自己却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和演绎着“万物皆可套起来”的传统。手账本得保护,手机、电脑不能“裸奔”,甚至连数据线、耳机充电盒都可以拥有保护套,还有一度被嫌弃的袖套,登上了国际大牌的T台。或许,耳濡目染的力量足够强大,买壳贴膜也自然成为年轻人下意识的选择。区别或许只在于,年轻人只对那些手机、电脑等片刻不可分离的生活必需品上心,至于几个月不打开一次的电视,落灰就让它落灰吧。

曾经自家用碎布料缝、用毛线钩保护套;现在,保护套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与市场,“江湖”竞争十分激烈。单是小小的手机壳,就能演变出无数风格和样式,有拼接的、金属的、带指环、带支架、可以斜挎的,有小清新、可爱风、朋克风,直白地印上略带戏谑意味的文字或表情包。与长辈的初衷不同,耐脏防摔已经不是追求的首要功效,重要的是有没有态度,够不够时尚,符不符合目前的心情和状态。于是,保护套被赋予了更多附加值。它就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潮流,呈现出多样化审美,也成为年轻人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和日常生活调味品。你的手机壳写着“一夜暴富”,我的手机壳印着“呵呵”,掏出手机的刹那,相视一笑,仿佛对上了某种暗号。可能连保护套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会从“土味”重回“新潮”。

而今,从书皮到袖套,从手机壳到“脸基尼”,想要给物件加保护套的人们,有了愈发丰富的选择。当然,直接使用裸机,也并不会受到他人的侧目。选择的参差多态,归因于更加包容的心态;理解“特立独行”的行为,映照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每个保护套背后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诉说,构成了当下社会图景的一部分。当世界不舍昼夜地朝前飞奔,保护套的衍生与流行终将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印记,到那时,再次回望,或许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阐释。

这正是,曾经手制多辛劳,如今百态显时髦。万物皆用保护套,个性选择何必嘲?

大家晚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