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貂蝉:《三国演义》虚拟的“双面间谍”
美女貂蝉:《三国演义》虚拟的“双面间谍”
文:老张在路上
根据统计,《三国演义》全书有名有姓人物共有900多人(也有说1100多人),然而,在男权社会里,这众多人物中,女性形象却屈指可数。即便这些屈指可数的人物,她们的命运也几乎是和自己的丈夫或其他男性亲属连在一起,成为男性的附属物。
在《三国演义》女性中,凭自己的力量,在男人们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不动干戈,扭转危局,甚至对历史进程有重大作用的唯一人物,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所以有人说,把《三国演义》中除了貂蝉外所有的女性形象全部删去,也不影响全书的大布局。
01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说到貂蝉,人们最熟悉的是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即为“闭月”。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传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是以“间谍”形象出现的,从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一回开始,到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止。
要说貂蝉,就要先说说董卓和吕布。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董卓父亲董君雅在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别给他们取表字:仲颖、叔颖。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
董卓性格残忍,好用刑法立威。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佩剑,董卓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又指使人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杀害,甚至将车骑将军何苗的遗体从坟墓中挖出来肢解扔在园林之中。
董卓动用军队驱赶洛阳居民,导致大批百姓丧命。董卓则在洛阳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宅,趁机搜刮财物。又趁着何太后遗体下葬的时候,开启文陵(汉灵帝陵墓)时,指使吕布挖掘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获取珍宝。
董卓派军队袭击颍川郡阳城县,将正在举办“二月社”的百姓屠杀,对外宣称是剿灭叛贼得胜归来,把劫掠来的女人分给士兵。甚至董卓还在皇宫中奸淫公主、宫女。
司徒王允有心刺董,他说服了董卓的义子吕布。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疾呼:“吕布何在?!”这时候吕布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有诏讨贼臣!”吕布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
从上面董卓一生行状的简单叙述中,可以得知,杀死祸国殃民的董卓,没有吕布还真的无法实现。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出场时是丁原义子,因丁原反对董卓,吕布一时杀败董卓,但后来被李肃用赤兔马和财物收买而杀掉丁原投奔董卓,与董卓结为父子,也因此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吕布在虎牢关前大战刘备、关羽、张飞,而后败走。王允用貂蝉先后色诱董卓、吕布,施连环计使得吕布杀掉董卓。
吕布被李傕郭汜击败退走长安,与陈宫、张邈等趁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时攻占濮阳,被曹操击败后去依附徐州的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袭取了徐州,最终刘备与曹操联合攻打吕布,吕布遭部下叛变兵败被抓,向曹操求情,因刘备一句话使得曹操终于杀死吕布。
那么,美女貂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怎么和董卓、吕布这样的两个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牵扯上关系的呢?
02
在正史上,貂蝉只是一个“影子”似的人物。
陈寿《三国志▪吕布传》:“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诗曰:‘无拳无勇,职为乱阶。’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后汉书▪董卓列传》:“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有人书‘吕’字于布上,负而行于市,歌曰:‘布乎!’有告卓者,卓不悟。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乃陈兵夹道,自垒及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扞卫前后。王允乃与士孙瑞密表其事,使瑞自书诏以授布,令骑都尉李肃与布同心勇士十余人,伪着卫士服于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墯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
据这两处史料,和董卓、吕布能牵扯上关系的,一为“侍婢“,一为董卓“少妻”。没有说这两人是貂蝉,只是一个“影子”一样的人物。
正史上,吕布也是有妻妾的。而《后汉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兵都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阁外,同声大呼,布不知反为难,直牵妇,科头,袒衣,将相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
又载:“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曹操)粮道,布妻谓‘‘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
可见吕布临阵,确有妻妾相随,此为貂蝉形象之影子。
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所收集史料,后来辑成《小说旧闻钞》出版。关于《三国演义》中的貂蝉,鲁迅收集到一些资料如下:
《升庵外集》:世传吕布妻貂蝉,史传不载。唐李长吉《吕将军歌》: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似有其人也。元人有《关公斩貂蝉》剧,事尤悠缪。然《羽传》注称羽欲娶布妻,启曹公;公疑布妻有殊色,因自留之,则亦非全无所自。按原文,关所欲娶乃秦氏妇,难借为貂蝉证。
《浪迹续谈》六: 《三国志演义》言王允献貂蝉于董卓,作连环计。正史中实无貂蝉之名;惟《董卓传》云,卓尝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云云。李长吉作《吕将军歌》云: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盖即指貂蝉事,而小说从而演之也。黄右原告余曰:《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考,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汉书通志》今亦不传,无以断之。
《归田琐记》七 :《关西故事》载蒲州解梁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可检束,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启窗越出,闻墙东有女子啼哭甚悲,有老人相向而哭。怪而排墙询之,老者诉云:我女已受聘,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妾,我诉之尹,反受叱骂,以此相泣。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尹并其舅而逃。至潼关,闻关门图形捕之甚急,伏于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颜色变苍赤,不复认识,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口指关为姓,后遂不易。东行至涿州,张翼德在州卖肉,其卖止于午,午后即将所存肉下悬井中,举五百斤大石掩其上,曰:能举此石者与之肉。公适至,举石轻如弹丸,携肉而行。张追及,与之角力,相敌莫能解,而刘玄德卖草履亦至,从而御止。三人共谈,意气相投,遂结桃园之盟云云。语多荒诞不经,殆演义所由出欤?按今演义所载周仓事隐据《鲁肃传》,貂蝉事隐据《吕布传》,虽其名不见正史,而其事未必全虚,余近作《三国志旁证》,皆附著之。
鲁迅收集的这些资料,说明貂蝉此人,恐非子虚乌有,和正史对照,那个“侍婢”或“少妻”抑或即为貂蝉,也未可知,只好暂时存疑。
元代杂剧《连环计》,是较早记叙貂蝉故事的文学作品。杂剧第二折:
(旦儿扮貂蝉领梅香上,云)妾身貂蝉是也。自从与吕布失散,不想流落于此,幸遇司徒老爷看待如亲女一般。只是这桩心事,难以剖露。如今月明人静,不免领着梅香,后花园中烧香走一遭去。
(旦儿云)梅香,将香来者。(梅香云)姐姐,请上香咱。(旦儿云)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鹣鹣比翼难成就,一炷清香祷告天。妾身貂蝉,本吕布之妻,自从临洮府与夫主失散,妾身流落司徒府中,幸得老爷将我如亲女相待。争奈夫主吕布,不知下落。我如今在后花园中烧一炷夜香,对天祷告,愿俺夫妻每早早的完聚咱。
貂蝉又对王允自述身世:
(正末云)貂蝉,我听的你说“则愿夫妻每早早团圆”。那一个是你丈夫?从实的说来,若一字不实,我打死你这小贱人,决无干罢。(貂蝉跪,云)望老爷停嗔息怒,暂罢虎狼之威,听您孩儿慢慢的说来。您孩儿不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灵帝将您孩儿赐与丁建阳,当日吕布为丁建阳养子,丁建阳却将您孩儿配与吕布为妻。后来黄巾贼作乱,俺夫妻二人阵上失散,不知吕布去向。您孩儿幸得落在老爷府中,如亲女一般看待,真个重生再养之恩,无能图报。昨日与奶奶在看街楼上,见一行步从摆着头踏过来,那赤兔马上可正是吕布。您孩儿因此上烧香祷告,要得夫妇团圆,不期被老爷听见,罪当万死。
还有就是元代《三国志平话》,其中有貂蝉自述:
“贼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丈夫)是吕布,自临洮府相失,至今不曾见面。”
元杂剧《夺戟》云:“貂蝉小字红昌,原为布配,以离乱入宫,掌貂蝉冠,故名;后作为王司徒义女。”
在民间,还有貂蝉身世陕西米脂一说,康熙二十年《米脂县志·舆地第一·古迹》中截:“貂蝉洞,在(米脂)城西艾蒿湾(今艾好湾),亦俗传也。”
传说貂蝉仍米脂人,吕布为绥德人。
03
无论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貂蝉,到了《三国演义》作者笔下,貂蝉被赋于救国于难之大义。
对于司徒王允而言,则仅只是出自于政治的需要,使用了历史上常使用的阴谋手段,即以所谓“粉脂作甲胃”。即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听从大夫范蠡之计,在为勾践所败后,卧薪偿胆的同时,献美人西施,令其色令智昏,并离间了夫差与其肱股大臣伍子胥的关系,从而使越国反败为胜,导致吴国灭亡的旧事。亦即“美人计”。
《三国演义》第八回中中有关对貂蝉身世的介绍:“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的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
貂蝉的自我介绍是:“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
貂蝉的整个故事是在东汉末年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黄巾起义爆发。
在各路诸侯争相寻找刘辩和刘协的过程中,原屯兵凉州的董卓因救驾有功随即掌控朝中大权,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残暴的董卓倒行逆施,引发多方愤然。曹操假借圣旨之名,召集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迫使其挟汉献帝至长安。
《三国演义》第六回,描写了董卓的倒行逆施:
李傕、郭汜驱赶洛阳的老百姓共数百万人口前往长安。几千老百姓编作一队,中间用军队隔开,互相拖押,年老体弱扑倒在沟壑里的不计其数。董卓又纵容军士大肆奸淫妇女,抢夺粮食,四下里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果有行进迟缓的,背后有三千军士手执快刀催逼,随手喝令杀人。
董卓临行之时,教军士在四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一把大火烧毁了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成焦土。又命令吕布领人挖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尽取其金宝,军士也乘机挖掘官民坟墓。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持了天子和后妃等,奔长安方向仓皇逃窜。
董卓在长安,闻孙坚已死,乃曰:“吾除却一心腹之患也!”问:“其子年几岁矣?”或答曰十七岁,卓遂不以为意。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侄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家属都住在内。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卓常设帐于路,与公卿聚饮。
董卓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妄为,全凭义子吕布的神勇。王允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把貂蝉当作密秘武器,拿了出来,展开取绝地反击。
王允最后得以成功,董卓死于吕布之手。这个故事已是三国历史故事里的经典故事,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笔者要说的是,身为王允家的家伎歌女,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周旋于董卓和吕布这两大匪人之间,一个小小的歌女,却表现得像个身经百战的“双面间谍”,那样机智沉着、冷静自然、随机应变,连多谋善策的李儒也无法可施。正如《三国演义》中所咏诗篇那样说:“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小小一介女子,作用大于虎牢关前的“三英”刘、关、张,这岂不是极大讽刺?
蔡东藩在《后汉演义》 中说:“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也有人评价说,《三国演义》对于貂蝉形象的塑造,是作者满脑袋封建正统思想下的一股清流,是作者民主性精华的反思:儒家思想里和小人并题的女子,也可以参与政治斗争,而且不输于男人。
在我看来,《三国演义》作者着力塑造的貂蝉形象,恰恰说明作者世界观里的腐朽消极和落后。
在《三国演义》作者心目中,大概女人是没有自己独立人格的,她们只不过是男性的附属物,是政治斗争的天然工具。需要的时候拿过来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手抛弃。
《三国演义》里的女性形象都是如此,比如孙尚香、宓妃、小乔等人,包括貂蝉也是这样。
当需要用貂蝉对付董卓,她可以无师自通充当“双面间谍”,毫不生涩。一个本来只是司徒家的歌舞美人,年方十八,却是那样机警老道,无论是“曲意阿从” 董卓,还是凤仪亭挑逗吕布,简直就是训练有素的红颜祸水。她怎么做得如此有声有色、得心应手?还是鲁迅所批评的那样:“状诸葛之智而近于妖”的同一类。
貂蝉使命完成后,“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
貂蝉最后一次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是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攻打吕布,吕布欲依阵宫之计,欲骑出于屯外。吕布将往,在告知其妻严氏后,其听了后哭泣,说:“将军若出,陈宫高顺安能守城池?”布闻言愁闷不决,入告貂蝉,貂蝉曰:“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布曰:“汝无忧虑,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仍出谓陈宫曰“‘操军粮至者,诈也。操多诡计,吾未敢动。”宫出,叹曰:“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布于是终日不出,只同严氏、貂蝉饮酒解闷。
在连环计中机智沉着,深明大义的貂蝉忽然成了毫无见识的普通小妾,哪有一点“连环计”中的风采?故而从人物形象塑造上说,《三国演义》里的前后不一的貂蝉也是一处败笔。
吕布死后,《三国演义》作者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这里只说妻,没有说妾,貂蝉同样反对陈宫之意见,这首诗所斥责的吕布“不纳”、“恋妻”当然也就包括貂蝉。凤仪亭中的“义烈”貂蝉,如今又成了“祸水”,作者的世界观、妇女观和道德观,岂不是前后矛盾?
下邳被攻破,吕布一命呜呼。曹操“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这里虽然没有提到貂蝉的名字,但她的结局可想而知。
她是城破自杀,还是归于喜欢收集寡妇的曹操,还是被曹操当成礼物送给别人?总之,貂蝉故事到此结束。
貂蝉诛杀董卓使命完成,作者不再需要她,也就随意把她抛在一旁了。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