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小清新的黄花梨卡子花栏杆式矮架格,实为炕上家具,嘉木堂旧藏

 

明式家具中鲜有的矮架格

看到这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卡子花栏杆式矮架,很难想起有和它类似的红木家具。

齐腰高的架子凭窗而立,简洁、素雅的外表为方方正正的轮廓增添了几分柔婉的感觉。

《明式家具研究》中曾经提到过这种两层低矮的“矬书架”,一般靠窗或靠墙摆放,上层放置瓶花、文玩等观赏物,架上空间则悬挂字画、肖像等。

书中并未给出实例,仅以一副手绘图示人,可见这种矮架格存世不多,即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寻找到这样的实物也非易事。

后来随着明式家具复兴,在民间进行地毯式搜索,这样的传世明清家具才被逐渐发掘出来。

从矮架的造法工艺,以及结构装饰等,都能看到典型的明式元素,然而这样的整体形式毕竟少见,自然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观赏、置物伸手可及,究其功能实为炕上家具

当大多数明式家具爱好者都以为黄花梨卡子花二层小架格为明式“矬书架”时,65厘米的高度似乎又太矮,不太符合落地式矮架格适宜的使用高度。

我们知道再精美的传世家具在古代都是实用器,其结构特点和功能尺寸无不与使用环境息息相关,这样不高不矮的器型究竟为何而设,还得从细节中去找答案。

架子顶层格肩榫攒边打槽,平镶一宽一窄黄花梨两拼板,在灯光的照射下交相辉映,将明清老黄花梨材质的纹理、莹光、棕眼等细节,反映得一览无余。

顶板边抹冰盘沿,线脚从上向下微收,奢侈的上下尺寸使顶层显得出奇的厚实。

同时,四根粗壮的方材立柱为腿足,看面造混面,上端以长短榫与顶面连接,下设两层格板,以横、顺枨打槽的方式镶嵌。

两层格板也用黄花梨造,此矮架为标准的通体黄花梨材质。

在许多展品简介或拍卖介绍中,家具材质标注为黄花梨,一般指主要用料,并不意味着所有构件都是黄花梨。

在几百年明清家具制作过程中,黄花梨配铁力木、老花梨等不同木料的成器不在少数,研究传世黄花梨家具时,弄清每一构件的材料是有必要的。

原来这不是一件常规的矬书架,而是一只炕上使用的小架格。

端坐炕头,顶层摆置的玩物和栏杆上的装饰,都正好处于眼睛便于观察的位置。

突出装饰变化是此架格的特点

架格背面及两侧安三面围栏,着重装饰,栏杆细圆横、竖材攒成长方框。

先看上层中间夹榫连接如意头卡子花,卡子花,两侧各一、后框两枚,组成左右及背面的三围式栏杆。

及至下层,攒接栏杆结构和工艺保持不变,唯将卡子花从如意头换成双套环。

卡子花外形个个饱满、流畅,上下的改动使素静的形态变得活泼起来。

作为陈设书籍、杂件的中、下两层,三面栏杆围挡的同时,也将格板上玩物的参差不齐遮掩起来,栏杆中间的卡子花成了吸睛的焦点。

从细节图上可以看出如意云头的别致、精美和古代匠师的不凡工手。

格板下设穿带两根,即起支撑作用又防止板面变形。

穿带与抹头同宽,制作规范,并未因位置隐蔽而偷工减料。

底部一改牙头牙板的常规,安罗锅枨形牙条,与横、顺枨相抵。

牙条粗硕,几乎与边抹立面相近,这样不仅可承放重物,还增加了架格稳固结实的厚重感。

过去大户人家的炕上精品,现代家居陈设中的雅物,无论是摆在电视机前还是靠墙单放,独一无二的器型都会带来清新变化的感觉。

明或清前期 黄花梨卡子花栏杆小架格

尺寸:宽75.2cm、厚37.7cm、高64.7cm

年代:明或清前期

拍卖:1,610,000人民币

著录:出版:【嘉木堂】25周年纪念图录《选中之选 明式家具集珍》香港,2011。A Choice Collection Chinese Ming Furniture, Hong Kong, 2011, 页110-113。

小格架造型空灵雅致,比例匀称,置于炕上,陈放书籍或文玩,高低适度,伸手可及,设计体贴周到。

静中求动,稳中求变,小格架上的几个卡子花,生动得好似会飘起来,文人才气,可见一斑。

此精美架格是炕上用的家具,用来陈放书籍或摆设。炕桌是广为人知的种类,但其他炕上家具传世品较为罕见。

架格顶为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面心板,下装二根穿带。四根方材立柱向外立面混面造,以双榫与架格顶边框接合。架格之两层屉板皆用黄花梨木做,下装二根穿带出梢支承。两层屉板后方与两侧设栏杆,用细圆横竖材接合成外框栽入卡子花,上层如意头形,下层双套环。底层屉板下装罗锅枨牙条。此架格通体为黄花梨木做。——《选中之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