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车载支架大乱斗,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怎么选!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再加上车载中控的低速发展,越来越多车主选择使用手机上的各类APP来解决行车问题,无论是导航,还是看比赛视频,或者在等红灯的时候和朋友发几条微信,智能手机都远远比车载中控方便的多。

然而,我们也知道,边开车边拿着手机操作显然是非常危险需要完全禁止的,所以车载支架的出现和畅销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面对市场上茫茫多的产品,几块钱到几百块的都有,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今天,我就选取了市面上颇具代表性的几款产品,价位横跨个位数到两位数,给大家做一个横评,看看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到底哪款车载支架才是您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比划比划同类产品,看看便宜和贵价产品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一分钱一分货的差距。

好了,废话不多说,let's rock!

一. 车载支架的分类&本次参赛选手

出风口式:

顾名思义,就是支架卡在/夹在出风口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般不档视线,并且高端和离驾驶人的距离也比较合适,是目前的主流方案。

本次的参赛选手大多也都是这个安装形式:

AutoBot出风口重力支架

▼ 这种三角形的支架结构还是挺稳当的

▼ 底部的设计比较到位,留了充电口的位置,并且用了防刮花的橡胶材料

▼ 侧面同样是橡胶防刮花设计,还有一定的防滑效果

▼ 最大的卖点是所谓重力式卡扣设计,一会儿我们实测看看

总体来说AutoBot这款出风口式支架的设计不错,做工OK,用料基本是塑料为主,质感一般不过也够用。

Bshtir出风口式支架

▼ 看完了50元价位的AutoBot,再来看看10元包邮价位的Bshtir。首先这个两点是固定看着有些不稳啊,不过一按就卡紧的设计倒是够方便。

▼ 卖家居然还送了个iPhone安卓二合一数据线

▼ 实测iPhone充电OK

▼ 不过关键还是支架本身啦,背面的固定方式和AutoBot一样是夹子式,这种固定方式很方便,但是牢度相对不如卡扣式

Bshtir整体的做工用料明显比AutoBot差了不少,毕竟价格摆在那儿。赠品倒是不少,有数据线和防滑垫,感觉已经收回成本了。主要令人担忧的还是两点式固定的牢度够不够,这个我们后面上车实测。

聚影出风口式支架

▼ 和Bshtir类似的设计,不过做工略有提升

▼ 侧面同样采用防刮花设计,不过两点式的固定方式同样让人不太放心

这款支架同样是2点固定的一放即合的设计,比Bshtir做工好一些,但没有赠品。

任意游出风口卡扣支架

▼ 这款是Neo我之前在用的支架,目前已经停产

▼ 背部和出风口的连接方式是卡扣式结构,非常稳当,但安装和拆卸相对麻烦

这款支架设计相对复杂,并且安装麻烦,本身的做工用料只能说尚可。目前的类似款可以参考下面这个链接。

吸盘式:

所谓吸盘式支架,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吸盘的方式把支架固定到车上。这么做的好处是不档出风口,但相对容易档视线,并且吸盘的牢度在不同款型之间也有些差距。

ROCK吸盘式车载支架

▼ 这款Rock是朋友在用的支架

▼ 整体的做工用料都不错,支架和支撑部分采用了万向球的连接件,方面各种旋转

▼ 支架的放开键在后面,而不是常见的侧面。这样设计可以让支架的正面观感更简洁,但副作用就是操作麻烦了一些。

Rock的这款吸盘支架的设计做工都还是不错的。并且有创意把支架放开键放到了背面,非常期待实测的使用效果哦~

锐舞吸盘式车载支架

▼ 终于到了我目前正在用的锐舞吸盘式支架,因为已经安装在车上,这里就不在重新介绍了,基本上除了支架放开按键在侧面,正面设计和Rock是一样的。

▼ 不过碳纤维的面板颇具特色,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点。

磁吸式:

所谓磁吸式支架,其实通过磁力而不是机械卡扣的方式来固定手机,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特别的。这里我们结合产品来看看具体的设计原理。

AutoBot磁力支架

▼ 这次参赛的选手是来自AutoBot的磁力支架

▼ 支架本身算得上是小巧可爱,做工用料也不错,金属质感的确比常见的塑料支架更好

▼ 接下来一步就是要在手机或者手机壳上贴上磁片,用来和支架连接,这里厂家已经预先贴好了3M胶,非常方便,开箱就可以完成安装的准备工作

总体来说AutoBot的这款磁力支架的做工用料相当不错,外形也的确小巧可爱。不过关键还是在车上的使用体验啦,我们稍后的大乱斗见!

防滑垫式:

最后一种则是防滑垫式支架了。这种形式相对比较少见,更多的还是在原本的平板防滑垫上增加一些固定手机的结构,从而达到支架的功能。

魅迪防滑垫车载支架

▼ 这次入选的防滑垫式支架是来自魅迪的产品,估计老板是个资深魅友

防滑垫本身可以聊的不多,支架的设计间距比较大,感觉放个iPad都没问题。当然啦, 这样也导致手机只能横着放了,使用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

综合式:

其实就是通过万能接头,做成出风口或者各种长度的吸盘式支架而已,所以这里就不特别赘述了。

好了,以上就是常见的车载支架形式和颇具代表性的白菜产品了。接下来我们在看看各款产品的车上表现!

二. 八款车载支架实测大乱斗

先来一张全景图,这里除了AutoBot磁力式支架需要用3M胶黏到车上,其他各款的拆装都是非常方便的。

1. AutoBot出风口式支架

▼ AutoBot这款支架的安装还是比较方便的,直接插入出风口卡主就好

▼ 在开启状态,这个支架稍微有点挡视线

▼ 不过放手机的过程确实方便,通过重力自动卡紧,稳稳的

▼ 并且拿起来的时候,也是直接取,非常轻松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AutoBot这款支架并非万向球设计,而是平面360°可调,再加上要靠重力,就无法横屏了,所以使用场景有一定的限制。

牢固度:3分

易用度:4分

推荐指数:3.5分

2. Bshtir出风口式支架

▼ Bshtir这款支架的安装方式和AutoBot完全一样,也很方便

▼ 当上手机后,同样可以自动卡紧,不过因为要靠两点固定,弹簧比较紧,卡紧的过程略微吓人

▼ 侧面可以看到卡扣还是挺厚实的,尽力增加摩擦力

▼ 万向球连接保证屏幕朝向有不错的可调性

另外这款支架的夹子做工用料似乎不如AutoBot,卡紧的程度有些打折扣。总体来说,考虑到价格和赠品,还有值得入手随便用用。

牢固度:2分

易用度:3分

推荐指数:2.5分

3. 聚影出风口式支架

▼ 同样的安装方式,很简单

▼ 也是弹簧设计,放上手机就卡紧

▼ 横屏也算轻松,但是不稳

▼ 另外卡扣也比较小,作为两点式设计,这样省料还是满致命的

使用上的体验来说只能说能用,完全算不上好,不太推荐。

牢固度:1.5分

易用度:3分

推荐指数:2分

4. 任意游出风口式支架

▼ 卡扣设计,安装还算方便,牢固度确实没的说

▼ 卡紧之后也是比较稳的,同样的平面360度设计,理论上可以横屏,但是由于重心的关系,目前大部分手机(5.5寸)左右,横屏之后很不稳,容易掉出来。

▼ 另外侧面不可调,可视范围很有限

虽然很牢,但是使用体验不佳,可能只适合不太用手机,但需要有个很牢的支架竖屏放置的情况。

牢固度:5分

易用度:1.5分

推荐指数:1.5分

5. ROCK吸盘式支架

▼ 吸盘式安装总体也还是挺简单的

▼ 因为是万向球连接,横屏无压力,不过转动多了之后需要手动拧紧背面的螺丝加固一下

总体来说是一款中规中矩的支架,没有太多惊喜,但也不错的完成了使命。值得一提的是,吸盘式由于没有出风口形状的限制,兼容性更好,转动到各个角度也更方便,使用体验的确更佳。

牢固度:3.5

易用度:4

推荐指数:4

6. 锐舞吸盘式支架

▼ 在Rock的基础上设计的更加复杂,让锐舞这款支架的可调性和稳定性有了进一步提升

▼ 不过背后比较多的旋钮、螺丝,让用户也有了一定的学习成本

▼ 横屏之后,同样有重心偏的问题,感觉5.5寸的手机已经是极限了

牢固度:4

易用度:4

推荐指数:4

7. AutoBot磁力式支架

▼ 非常有个性的磁力支架,安装需要用3M胶贴住,不过强度倒是有了保障

▼ 手机放上之后,出人意料的牢,不会输于夹子卡在出风口上的牢度

▼ 不过因为接触面是平面,可调范围同样有限制,并且因为要装在中控上,视角也偏低,这两点稍显尴尬

▼ 连接件同样是万向球,只不过距离离中控很近,无法做到真正的万向

牢固度:3

易用度:4

推荐指数:3.5

8. 魅迪防滑垫式支架

▼ 无需安装,仪表台擦干净放上去就行,比较意外是防滑垫的防滑效果很一般

▼ 手机角度也不可调,限制太多

如果不需要防滑垫的话,不知道购入。

牢固度:1.5

易用度:2

推荐指数:1

综合打分如下:

三. 总结

以上就是这次车载支架大乱斗的结果了,不难看出,其实选车载支架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接着再根据预算选择对应做工用料的具体产品,比较目前百元内各款支架的结构和材料本身已经非常成熟,大家可以说都是抄来抄去,谁也不可能在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比别人强出一头。

简单的采购建议如下:

需要一个全功能支架:锐舞

需要一个快放快拿:AutoBot出风口

需要一个偶尔用不碍眼不占地方的:AutoBot磁力

具体来说:

追求功能、高兼容性的支架重度用户:吸盘式。拥有非常不错的可调性,并且兼容所有车型,锐舞和Rock的产品都不错,其他品牌也有类似款,大家可以按需选择。

追求极简,不希望支架不用的时候碍眼:磁力式。的确是本身最好看和小巧的支架,不过副作用就是手机上得贴磁片,这是一部分朋友无法接受的。

追求极致牢固:卡扣出风口式。绝对的牢,坏处就是可调性弱,可视角度被限制,另外支架本身看上去比较累赘。

追求随便一放就走:出风口式重力支架。确实方便没话说,就是没法横屏,除了这次参赛的AutoBot,其他厂家也有类似款,大家可以比价后入手。

追求能用就行:普通两点固定出风口式。基本都是10元左右还包邮,有的还送赠品,随意用用也没问题,还要啥自行车?

所以,想必大家看到这里,都对自己准备入手那款车载支架有了大概的目标,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值友@沈少Neo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