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又称侧耳、北风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平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

平菇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如果有完善的增温、降温等措施,选择不同温度类型的品种。一年四季,在室内,室外都可以栽培。但目前我国农村生产中,通常以秋冬和春季栽培为主,由于高温容易发生病虫害,夏季栽培较少。随着近年来我国的人工速生林的较快发展。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在我国的华北地区越来越多,树林下自然形成的潮湿、阴凉、通风、氧气充足的小环境气候,给平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而且在林地间作平菇,二者共生互利,相辅相促。平菇生产过程中,培养料转化分解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在白天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时被吸收,同时释放出供平菇呼吸所用的氧气。正常情况下45天左右第一茬菇成熟。以后15~20天就可以出一茬菇,栽培成功率高、反季节上市,市场售价相对比较高,不但经济效益比较好。而且可实现林地的长效经济和农民的近期收入相结合,是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成为近几年来,农民朋友致富的又一好项目。

今天我们以山东杨树速生林地平菇熟料袋栽为例,向大家介绍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技术

一、林地选择

林地栽培平菇首先要求树龄达5年以上、林地密郁度要在0.7以上。也就是林中地上树阴面积应占整个林地面积的70%以上。这是由于平菇的子实体发育阶段是在树林中进行,适度的散射光有利于平菇肉厚、柄短、菌盖丰满、色泽深而有光泽。其次林地要求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水方便。因为水分是平菇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出菇时菌棒含水量应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5—90%。因此充足的水源可保证平菇出菇时的正常需要。

二、菇棚搭建

1,建棚

在我国华北杨树速生林主要有等行距和大小行栽植两种模式,这也决定了菇棚必须根据不同的栽植方式设计搭建。

如在山东济阳,杨树速生林2米与8米大小行距栽培比较常见,菇棚一般都是直接在大行距内搭建。棚宽可根据树的行距设计,菇棚外沿距离树不能少于0.5米。棚高1.6米左右,棚长小于50米,棚体的拱架不论采用何种材料,都要坚固,确保能承受揭盖草苫。最好在通风口及门上设置纱网,以防虫、蝇进入。菇棚四周必须挖排水沟,以防积水灌入棚内;菇棚也可利用闲置的鸡舍改造。棚体内外必须清洁,棚体远离污染物。

2、菇棚消毒

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因为高温,林地的潮湿等原因为杂菌提供了滋生场所。所以菇棚使用前的处理较常规栽培更要彻底,而且非常重要,首先要清除杂物,平整地面,需要喷水的应当适量喷水,在进袋前20天对发菌场所用10%联苯菊酯乳油剂2000~3000倍液和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对菇棚地面,棚顶、支架等全面喷洒2-3次,在地面撒一薄层石灰粉。密闭棚体72小时,可达到彻底杀菌、灭虫的目的。

也可使用烟熏消毒,方法是密闭菇棚所有门窗及通风口,每立方米空间用3克有效成分66%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或者每立方米空间用4克有效成分50%异菌脲烟剂和每立方米2~3克10%异丙威烟剂,在棚内设置多个点,点火顺序是从棚里向棚口依次顺序点燃,将药剂点燃后迅速退到门外,密闭闷棚12小时以上,可达到彻底消毒、杀死幼虫及成虫的目的, 密闭闷棚12小时以后,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换气,最后在地面撒一薄层石灰粉。

如果是连续使用的菇棚,就需要连续消毒杀菌2次,2次之间间隔为3天,

三、栽培品种选择

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时期正逢高温,要获得平菇优质高产,选对品种很重要。应当选用出菇温度为15~32℃,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高温型耐运输、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菌种。如夏优1号,伏源1号。

四、栽培袋制作

1、时间安排

由于林地平菇采用的是反季节栽培,因此根据市场需求,一般在6~9月份出菇,于是制作栽培料袋时间需选择在5-7月。具体栽培的时间,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山东地区一般选择在每年的5月初~7月中下旬开始制作栽培袋,

2、栽培料配制

平菇的菌丝是接种在栽培料上的,因此生产前要进行栽培料的配制。棉籽壳营养丰富,质地疏松,透气性好,吸水性强且不板结,是适宜平菇夏季栽培的最理想原料。需要注意的是配料之前,选用无霉变的新鲜棉籽壳在烈日下曝晒1~2天,进行消毒处理。

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料的参考配方。棉籽壳99%、石膏粉1%、 拌料时应掌握先干拌后湿拌的原则,拌料前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将棉籽壳平摊在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加入辅料,淋水,栽培料是平菇生长发育的基质,是平菇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栽培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平菇生产的成败以及产量和质量的高低。栽培料的料水比1:1.4,含水量可控制在65%左右,即用手抓1小把拌好的培养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为度。 另外平菇菌丝生长发育要求微酸性的环境,培养料的pH值在3~7之间平菇都能生长,但pH值为5时最适宜生长。在生产中蒸气灭菌会使培养料的pH值下降0.3~0.5,菌丝生长中所产生的有机酸还会使栽培料的pH值下降1左右,所以栽培料pH应该在6~7之间。一般栽培料的酸碱度都会低于这个数值,可以用在栽培料中添加碳酸钙的方法进行调节。

培养料搅拌混合均匀,整成高0.8米的“山”形料堆,用木棒从料堆由上向下打洞,洞与洞之间的间距约40厘米,进行堆闷。不但可以利用发酵热使培养料熟化和软化;还可使料中水份吸收均匀,并将多余水份自然沥出,12-18小时后,栽培料就可装袋了,

3、装袋

夏季林地反季节平菇栽培,熟料菌袋制作工序较为复杂,搬动次数多,袋膜被损坏的可能性极大,还有培养料经高温熟化后极易染菌,所以,袋膜要有一定的厚度,通常选择厚度0.02毫米左右,宽20-22cm,长40cm的聚乙烯袋,能耐100℃左右温度的常压灭菌条件。夏季栽培平菇的料袋比其他季节的料袋稍小,这种稍小的料袋能使平菇菌丝在最短时间长满菌袋,有利于夏季栽培管理。装袋前先扎紧一边袋口,人工装料时一手提袋,一手装料,边装边压。装至离袋口8厘米左右时,将料面压实,清理袋口料物,排气后紧贴料面用绳子缠3~4圈,使用活扣扎紧扎牢袋口,防止进水、进气。装袋时要集中人力快装,另外在装袋过程中,发现有料袋破损的,应该使用胶带粘贴破损处,以免灭菌时漏气。

4、灭菌 

夏季林地间作平菇熟料栽培,装好的料袋要经过灭菌后才能接种。灭菌常采用蒸气锅炉充气的常压灭菌方法,蒸汽锅炉常压灭菌设备主要是由一个锅炉和一个蒸仓组成,锅炉通过管道与蒸仓相连,蒸仓一般用砖和水泥建造、长和宽为3.5m、高1.2—1.5m的方形。底部设置高6厘米左右的棚架,锅炉的出气管放在棚架下面,棚架上面铺一层透气性好的布片或者编织网袋,以防止棚架刺破料袋。

培养料装袋后及时运进蒸仓,一般要求从开始装袋到运进蒸仓灭菌的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料袋在蒸仓采用上下成排十字直叠式摆放。排与排之间要留有空隙,保障蒸汽畅通,温度均匀。料袋摆放完后首先覆盖一层塑料棚膜,接着在棚膜上面加盖一层编织网袋或者布片覆盖,蒸仓底边四周压紧,密封严。防止漏气,最后用绳子勒紧蒸仓上面的覆盖物,固定好后就可以升温了,

锅炉升温,开始的时候火要旺要猛,从生火到灭菌室内温度达到100℃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以避免栽培料发酵变臭,蒸仓内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开始计时,改用中火恒温保持8~12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停火后,不要立即开仓取袋,再利用余热闷闭8小时再出仓,当出仓的料袋温度降到28-30℃时,应及时将料袋移入棚内,准备接入菌种。

5、接种

平菇栽培料接种,可选择在已经严格消毒后的栽培棚中,采取简便而迅速的开放式接种方法,夏季高温季节平菇栽培提倡料袋两端套环接种的方法,因为两端接种,真菌更有利于吸收氧气,代谢活力强,有利于菌丝的生长繁殖。袋口两端套上套环,由于是定位出菇,菇型好,与常规割袋、划口出菇相比,裸露出菇面小,菌袋失水少。无效菇少,产量高,产量集中,生产周期缩短,病虫害感染率降低。

接种用的栽培菌种可从科研单位定制购买,在灭菌后的料袋和各种用具放入菇棚后,接种人员用高锰酸钾或者2%~3%的来苏水洗手消毒,才可以进行接种,

在接种前要将栽培菌种两端外层的菌皮剥掉,否则会影响发菌。然后取一干净容器,将栽培菌种掰成小的块状,解开料袋一端的绳子,拉直料袋,把菌种均匀撒在料袋口,一定要将料袋口的培养料完全覆盖,使菌丝能尽快生长铺满料面,减少杂菌侵染。收拢料袋,套上套环,盖上纸,用软胶圈把纸和料袋一起扎在套环圈上进行封口,一端接完种后,继续在另一端接种。夏季高温、栽培平菇除选好优质菌种外,还需要加大接种量。常规接种量一般为栽培干料的10%。高温季节栽培平菇接种量可增至15%,

接种时动作要快速、准确。全部灭菌的菌袋最好在48 小时内接种完毕,就可以进行发菌了。

六、发菌管理:

发菌管理是指从接完种到平菇菌丝长满料袋,达到生理成熟这段时间内的管理,时间为15天左右。

发菌是夏季栽培平菇成败的关键阶段,由于棚内温度比较高,菌袋最好贴地单层排放,排与排之间留有不小于50厘米的走道。袋和袋的间距不小于5厘米,以利于通风散热,

1、温湿度

平菇菌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旺盛,产生大量的呼吸热,导致温度逐渐上升,菇棚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为宜。菌袋内栽培料的温度不能超过32℃。否则很容易引起烧菌现象,如料温升高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翻袋降温。往空中或者地面喷洒凉水降温,一般不要向菌袋上喷洒凉水,因为还没有长满菌丝的栽培料袋,突遇凉水,容易导致杂菌污染,平菇菌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保持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

2、通风

菌丝开始生长时尽量少通风,随着菌丝的生长增多。需要逐渐加大通风量,通风时在早晚和夜间敞开菇棚通风口进行通风,以避免白天通风时光线太强。

3、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光照对菌丝生长不利,保持发菌场地环境要暗,光照强度在40勒克斯以下,以看清楚报纸上大号字为宜。除检查用光外,棚内不要开灯,

在生产中,判断袋载平菇发菌是否结束、准备现蕾的方法是菌袋内栽培料全部变成白色,无杂色,料袋紧实, 表明菌袋发菌结束。

七、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指的是发菌管理后,一直到平菇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一般为25-30天。这一阶段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管理过程中应调节好温度、湿度、空气及光照。

1、原基期

1)、码堆:菌袋发菌结束,就可码堆,在码堆前,地面最好铺一层塑料薄膜或编织袋片,以防止菇体带泥,有利于洁净管理。

菌墙最好码三层,袋与袋之间不能紧靠在一起,应预留3~5厘米的空隙,层与层之间用两根竹竿或竹片隔开,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散热。

2)、取掉包裹纸:一般在菌袋码堆后,就可取掉套环上的包裹纸,保留套环,这样既能保证菌丝通气良好,又能使菇体集中在套环内长出,养分集中,菇多,大而肥厚,产量高。

3)、温差催蕾:平菇菇蕾形成时,人为拉大温差,造成较大的温差刺激,可以使菇蕾发生整齐,后期产量高。夏季林地间作平菇子实体生育阶段,正值夏初,气候特征为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较低,湿度低,干燥。白天温度高时,密闭菇棚,升高菇棚温度,晚上温度低时,敞开大棚两头及两边薄膜,让冷空气直接吹击菌袋,2~3小时后盖好薄膜。这样可加大料面5~10摄氏度温差,同时菇棚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26摄氏度。促使子实体形成。

催蕾时对湿度要求最高,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需要保持在85%~90%,调节菇棚湿度可每天少量,多次向空间,地面喷雾状水,在喷水的同时,卷起菇棚草帘,不能有直射阳光。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刺激。平菇子实体生长时期,光照强度在200-1000勒克斯之间,通常以能看清楚报纸小号字的光线为好。因为黑暗的环境或光线太弱,子实体难于形成,即使形成,子实体的生长也常常不正常,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温差刺激催蕾,平菇一般经过7~10天左右,以后每潮菇都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催蕾。

1、桑葚期

通过催蕾,菌丝表面开始出现许多小颗粒,即进入桑椹期,这时不能把水喷在菇蕾上,以免引起菇蕾死亡。可向空间喷雾保持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温度控制在20-26摄氏度,每天晚上打开棚膜通风1小时。3天左右“桑葚”上的菌柄延伸,顶部参差不齐,并有原始菌盖形成,形似珊瑚状,即进入珊瑚期管理。

2、珊瑚期

珊瑚期一般5~7天,菇棚内温度控制在20-26摄氏度,每日应根据气候情况,在早、晚对室内喷4~5次雾状水,但不能让菌盖上积水造成卷曲。如遇干燥天气,出菇部位也可喷雾,这对防止小菇干枯和促进菌盖、菌柄分化非常必要。并且可用水淋灌菇棚地面,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5%左右。

珊瑚期要揭开棚两边通风口形成对流,以补充新鲜空气,通风换气不仅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同时可减少杂菌的污染。通风换气量的确定,要多观察菇形,菇柄偏长,或菇盖偏小说明二氧化碳过多,应适当增加通风。通风时必须缓慢进行,以免菇体失水过快,边缘卷曲而外翻,一般来说,尽量在清晨和夜间多通风,

套环出菇一般不需要疏蕾管理,因出菇集中,可自然形成大菇,如果套环直径过大或管理时湿度过大,套环内原基成活个数会明显增多,甚至成堆出现,这时就要进行疏蕾处理,以获得大朵型、大叶片的平菇。

3、成形期

珊瑚期一般5~7天,平菇的菌盖变大,菌盖与菌柄区别明显。并逐渐增大,菌褶形成,进入成形期,

这时菇棚温度控制在22-27摄氏度,随着菇体的发育长大,对水份和氧气的要求也增多,当幼菇菌盖直径长到1cm以上时,喷水量要由小到大,次数也要增加,并可直接向菇盖上喷水,喷水时间为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1次。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菇棚风口可全部揭开,日夜通风。如果菇棚比较长,可打开排风扇,加快空气流动。7天左右。当平菇菌盖直径达到3厘米左右时,就进入成熟期。

4)、成熟期

成熟期菇棚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风口可全部揭开,日夜通风。一般成熟期6天左右就可采收,

八、采收

平菇的采收时间是以菇体发育成熟程度为主要依据,平菇成熟初期,菌盖深灰色、中部隆起、边缘向下。平菇成熟中期,菌盖浅灰色,中间下凹、边缘平展。平菇成熟后期,菌盖浅白或黄灰色,边缘呈现出起波浪状、大量散发孢[bāo]子。

一般以鲜食为主的平菇,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在菇体发育成熟的初期和中期采收较好,这时菌盖边缘韧性好,破损率低,菌肉肥厚肥嫩,菌柄中实柔软,产品外观好,宜贮藏,商品价值高。采收过早,产旦低;采收过迟,菌盖反卷开裂,菇柄硬化,菌肉老化,鲜味诚退,大量孢子弹射,降低了产量,从而影响平菇的商品价值。因此,合理地适时采收十分重要。

每天的采菇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采收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一手捏住菇柄轻轻扭下,平菇采收后会从菇根处重新长出新菇来,

采下的菇,要轻拿轻放,防止挤压和损伤外观,最好放在清洁的筐内,尽快送到销售地点。平菇以鲜食为宜,为确保鲜菇能尽快出售,采收、销售需要有计划地进行。

九,平菇转潮期管理

第一潮菇收完后,首先要清理料面,清除袋口残留菇根,因为老菇根腐烂死亡后,会诱发病虫危害,尤其是高温季节更容易诱发病虫害。使菌袋停水4~5天,然后再循环喷湿菌袋进行补湿,以后每天喷水1—2次,并正常进行通风换气,使袋口料面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再经7—10天管理,第二潮菇便会陆续发生,

如果管理得当,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可以出4~5潮菇,以后的每次转潮期的管理基本和第一潮菇一样,不同之处是以后每潮菇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补水,补充营养,补水及营养液配方可请教相关专家。

十、病虫害防治

夏季林地间作栽培平菇,因高温高湿,如果生产中不严格按照科学方法配料,接种,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病虫害;虫害和杂菌易使平菇失去商品价值,会严重影响平菇产量,有时造成绝收。所以在平菇栽培中,除选择优良和高抗性,高温型菌种外,一定加强科学管理,创造有利于平菇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条件,防患于未然。

夏季最常见的虫害有菇蚊,病害有黄枯病,绿霉病等,

对于病虫害,以防为主,一定要做好消毒和预防工作,发现杂菌感染菌袋,要挑出单独排放,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防治,如菌袋感染严重,要立即掩埋或烧掉。

夏季林地间作平菇栽培,不但能林菌相互促进, 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能获得很好效益,想要发展夏季林地间作平菇的农民朋友,只要选好品种,科学管理,林地间作栽培平菇就能够获得高产、高效,获得可观的收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0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