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杯」龙泉青瓷“高山流水”茶具
《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是最早关于《高山流水》的记载,无论伯牙作霖雨之操,亦或造崩山之音,钟子期都能心领神会,是为伯牙知音。
钟子期死后,伯牙在坟前抚琴而哭,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这样的诗篇被后人广为流传,只是寻寻觅觅了几千年,人们似乎都很难再找到那个能懂你弦外之音的人。知音难求,一时从伯牙子期之殇,成为现代人无法宣之于口的悲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茶壶外观造型参考中国园林建筑——月洞门,似露还隐,将自然山水的微妙变化融入意识,让人产生一种美梦般的幻想,引出朦胧的诗意绵绵。
设计师秦志磊将《高山流水》中的泰山江河绘制在茶壶正面,龙泉青瓷类冰似玉的釉色为底色,即为青天,亦为碧水。构图借鉴中国山水画远近、虚实、聚散、藏露等构图手法,将高山流水的万千气象凝聚在方寸之间。
远可见倦鸟归林,近可听渔舟唱晚;上有高山仰止,下有碧水长东。
龙泉青瓷的釉色有千峰翠色万物生长之感,亦有秋水澄碧静默如初之妙,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
委婉、恬淡、超脱、含而不露,是为“无为”之美,也是人与自然物我共融、天人合一的理想表达,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出水流畅,手感温润如玉,便于操作,在极富设计美感的同时,兼顾人体使用功能。2018年获得丽水市农家乐民宿伴手礼银奖,成为丽水旅游面向世界的文化佳品。
徐朝兴 张显荣
出生于浙江省龙泉市瓷之乡“宝溪”。自小酷爱瓷器。其父张照友原龙泉瓷器一厂厂长,爷爷张高其于1920年在龙泉市宝溪乡坑口自然村长期,从事龙泉青瓷胎釉配方及烧制技术。从爷爷到张显荣、张则华兄弟这一代已是相传三代。
1957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回复龙泉青瓷烧制工艺起,龙泉民间陶瓷艺人被国营瓷厂招集录用。张照友与当代国家级大师徐朝兴,毛正聪,夏候文,毛松林等大师共同研发龙泉青瓷,长期从事龙泉青瓷胎釉配方,造成设计及烧制工艺的实践和研究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瓷器烧制技术领头人。
张显荣于1985年1989年被当时的龙泉国营瓷器一厂录用从事青瓷烧制技术研究工作。1997年龙泉国营瓷厂解散后,在得到前辈指导和同辈们的支持下开始自己设立青瓷作坊继续从事烧制青瓷。
澳大利亚陶艺家Janet De Boos
自2008年起从事日用瓷烧制研发,十年时间开发出一百余款的不同规格不同外型的青瓷茶具、餐具产品,并取得了30余项设计专利证书,产品销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及欧美市场,深受市场认可与喜爱。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