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雨伞
雨伞(散文)
王贵文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仍旧租住在县城小张家村,儿子到第二实验学校上学,需要横穿两次马路,那时的马路路面并不宽敞,因为是县城的主街,所以平日里这两条街道车水马龙异常热闹,一到上下学时间,更是人声鼎沸拥堵不堪。我上班的学校和儿子上学的学校相邻,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也接送儿子上下学,如果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有课,我就没有办法接他了,只能让他自己回家。
这一天,我正在一楼的教室里上着第四节课,这口教室窗子朝阳,正对着大马路。平时明亮的教室里,突然间灰暗起来,外面的天空,乌云密布,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眼看会有一场大雨袭来,我心里顿时有些紧张:儿子放学遇上大雨怎么办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马山子镇中学上班、儿子在其中心小学读二年级的两次遇雨的情境,第一次是下班回场部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临时没处躲藏避雨,一直骑车到付山子村,找了路边一户人家避雨,他家的小孩和我家儿子,在学前班和一年级时是同学,孩子妈妈拿了条干毛巾,我给儿子擦干了头发和脸颊,俩小孩写起了作业。待雨停了,我们才回的家。
第二次,是去上学的时间,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提议请假,儿子不干,要去上学,雨太大,没法骑车,我和他穿上雨衣,步行去站点坐班车,结果等了半个多小时,车没来,我们才返回家中。
哗哗的大雨把我拉回到了现实中,马路上已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他们有的骑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步行,那时候私家车还很少,接孩子的轿车不多。骑车的、步行的人们穿着各色雨衣,打着各色雨伞,形色匆匆,拥挤在马路上,拥挤在雨幕中,我只在心里期盼,到儿子放学时雨停了就好了。
我收回游走的心神继续上课,人到了没办法的时候,只能顺其自然,盼望奇迹出现。我也希望儿子经历过两次淋雨之后有所经验,有所成长,能保护好自己。
讲起课来,时间过的也快,转眼间,下课铃声响起,我和同学们告别后,匆匆向教室门口走去,想尽快回家去看看儿子。推开教室门,我一下子愣住了,只见我的儿子,手里拿着两把雨伞,在教室外等我下课,接我回家!我激动地蹲下身子,抱住他,亲了又亲,小脸冰凉,头发还湿漉漉的,我的眼睛里顿时蓄满泪水,愧疚又倍感欣慰,心里暖融融的,一下子觉得我的孩子长大了。我牵起他的小手回家。外面的雨小多了,淅淅沥沥,正是吃饭的点,路上的行人少了很多,我们各自撑起雨伞,儿子的雨伞在前方晃动着,此时的儿子肯定很自豪,他做了一件妈妈经常做的事。此时的我也很自豪,享受了一次儿子给我的温暖。举着手里的雨伞,它给我遮着风又挡着雨,我仿佛看见长大后的儿子,撑着一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之伞在雨中前行。
回到家,我做饭,儿子给我讲接我的经历:“老师把我们班带出来的时候,雨还很大,没有雨具,我也知道你不能来接我,正犯愁呢,看见了房东阿姨来接姐姐,我就跟她们一起回来了。我想着不能让我的妈妈淋雨着凉啊,就带着雨伞去接你了。”孩子说地眉飞色舞。我说:“今天幸亏你阿姨了,不然你就淋透了。儿子,你长大了,知道想办法不被雨淋,懂得保护妈妈了!而且,你能打着伞安全地过马路,说明你注意安全的意识提高了。”儿子很开心地说:“那是,你儿子可不是小孩子了。”
是啊,对孩子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放手才算适当。平时,我们做父母的包揽的太多,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限制了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放手,在被外力束缚的时候才放手。我们应及早寻找机会,在保证孩子安全地情况下,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的长大,才能羽翼丰满,才能扛起身上的责任,才能真正撑得起对家庭对社会的那把雨伞。
Christian Tagalog/Photographer
作者简介
王贵文,英语教师。自幼喜欢读书,喜欢在书上写心得,对于重要的书籍喜欢写笔记。喜欢把生活中的情感寄托于笔端。愿余生读书不止,笔耕不辍。
壹点号一点写作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