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机场1号航站楼“变形记”
3月24日凌晨0时15分,距石家庄机场保障第一个经停分流国际航班还有5小时35分。
航站楼管理部副总经理安辉、郝志峰与工作人员一起将最后一排长条椅安置在旅客候机区。
500张椅子井井有条,14台自动售卖机、10台饮水机有序分布,早早布置好的自助餐区,以及手机充电站、电视等设施设备……
10天不分昼夜的忙碌,9个专用区域一一“诞生”,一座专门用于经停分流国际航班保障的航站楼被他们加速度成功改造。
看着精心准备好的候机区,他们长出了一口气,最后一批撤出了石家庄机场1号航站楼。
但是,他们绝不会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航站楼内建模拟客舱
3月25日9点,带着保障完首个分流经停国际航班的疲惫,带着一长串的问题,河北机场集团副总经理罗晓广带领航站楼管理部、运行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进入1号航站楼。24日的首班航班保障用时13小时24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缩短经停时间,这个任务摆在眼前,他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1号航站楼。
“在航站楼内开辟一个区域做模拟客舱的想法是一步一步完善的。从扩大流调旅客待检区的想法,到借鉴上海机场的经验,优化流程,把待检区升级成了模拟客舱。”安辉说。
旅客待检区的模拟客舱根据不同机型,重新规划了座椅的摆放,设置座位号,旅客在这里完全按机上客舱位置就坐。搭建模拟客舱,将原本需要在密闭的客舱内完成的旅客检疫分类工作平移至候机楼内,大大提高了旅客下机效率,最大限度改善了旅客入境通关期间的候检环境。
一个区域的启用,并非只是打开一扇门、划定一块地方那么简单。水电的改造,卫生间、照明灯光修缮,100组屏风、400张座椅按照飞机座舱重新摆放……除了新启用的旅客待检区,密接旅客转运区需要增加登记柜台,避免人员聚集;海关采样区需要增加10组工作台并配备相关设施设备;流程再优化,需要重新安排候机楼内的标志标识,重新规划隔离带……时间却只剩下60多个小时。
航站楼管理部“逆行”而上,进入航站楼连夜施工,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退缩。“如果我们把工作做好了,保障时间就能减少,参加保障的同事们就不用10多个小时穿着隔离服不吃不喝,旅客也可以早点离开机场休息。”航站楼管理部设备分部经理薛惠平说。
每天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的衣物都需要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由于心里着急,郝志峰的眼睛在第一天施工结束后不小心被紫外线灯灼伤,眼睛红肿刺痛,整夜流泪不停,他一宿没睡觉。但是,第二天,他红肿着眼睛又出现在施工现场。
“郝经理今年已经57岁了,但在现场他一直和我们一起干。”薛惠平说。新启用的旅客待检区需要拆除两面近20平米的玻璃,郝志峰二话不说和其他人一起将300多公斤的玻璃搬运到了仓库里。
28日12时12分, 石家庄机场保障的第二个经停分流国际航班CA910航班顺利起飞前往北京,保障时间减少了9个小时,小小的模拟客舱发挥了大作用。得知这个消息,安辉和他的同事们才真正舒了一口气。
1号航站楼大“变身”
3月15日下午,航站楼管理部接到保障经停分流国际航班的任务:对1号航站楼进行改造,设置海关的流调排查区,摆设桌椅、搭建帐篷。
“原以为这个区域设置完成,改造任务就结束了。”安辉回忆说,“事实证明,我们太‘天真’了。这只是1号航站楼”变身“的小‘前奏’。”
从一个流调排查区到流调区、采样区、医学排查室、密接旅客等候区和旅客待检区、临时等候区等10个独立区域,伴随着一次次流程优化,他们的任务在成倍增加。
一座航站楼专门用于保障经停分流国际航班,实现与国内航班保障的物理隔离,有利于疫情防控安全。但安辉和她的同事们知道,这背后是的巨大工作量和夜以继日的辛劳。
用于保障经停分流国际航班前,1号航站楼除部分区域用于国际航班保障外,其他区域均暂时关闭等待流程改造。因此每一个区域的重启,都是一次“大改造”。
航站楼管理部运控分部经理尚玉杰带领的工作人员是第一批“开荒者”--进行水电改造。
根据服务保障需求对区域重新布线,计算各个电器的功率选择适合的线路,组装插座、设置接线板……“电线用了400多米,线槽用了200多米,插座组装了100多个……”尚玉杰回忆说。此外,他们还维修更换了原有的插座、电灯,更换灯管200多根、灯泡200多个。
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卫生间改造是重点。将下水道全部重新疏通,23个水龙头全部更换为红外感应型,更换20个小便感应器……“一个卫生间全部疏通需要2天,考虑粪便传播风险,我们前期必须要尽善尽美,确保运行正常。”尚玉杰说。
洗手池的水路改造,身形瘦小的边玉勋成为“主力”,洗手池下空间非常狭小,边玉勋需要垫着毯子躺在水池下面进行管路更换,他在冰凉的地板上一躺就是一整天。
水电改造结束后,还要对每个区域进行“开荒保洁”,“很多区域已经5年多没有使用过了,地面就要先打磨、吸尘再用水清洁3-4次,才能达到标准。”工作人员介绍说。地面、墙面、吊顶的设施设备的擦拭和清洁,10天内他们清洁面积近2万平米。
伴随流程不断的优化调整,每一次区域的变化都意味着区域布置的推倒从来。“仅帐篷我们就拆装了26次,变的‘熟能生巧’。”薛惠平回忆说,第一次安装用于咽拭子取样的帐篷,搭建看着一堆零散的配件和设计图无从下手,2个小时才装完一个,后来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成功安装好帐篷并将内部线路全部假设完毕。“大家开玩笑说,今年比武大赛增加一个装卸帐篷的科目,我们一定可以夺冠。”除了帐篷外,200多张连排座椅从1楼搬到2楼,再从2楼调整到一楼;甚至由于区域功能变化,线路需要重新的布设。大家都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流程的优化意味着保障工作更加顺利,旅客体验也更加舒适。
设想成为现实。
一座流程完善、区域独立、候机体验舒适的1号航站楼呈现在大家面前。旅客待检区、流调区、采样区、医学排查室、密接旅客等候区和临时等候区等10个独立区域,基本实现物理隔离,筑起了一道道“外防输入”的严密防线。200张长桌、240个折叠椅、140个屏风在海关流调区和采样区规划组合成了80个流调采样的工位,可同时对50名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保障30位旅客进行采样。
忙碌中“工匠精神”在闪光
工期紧张,工作量大,却丝毫没有改变航站楼管理部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执著追求,对细节的一一关注,处处体现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60多个用大头针别在屏风上的号码牌,最后的针头都会被埋在泡沫板的牌子里。
--每个帐篷里的20多个绳结不仅无一遗漏,且每个都打成了活扣。
--每条布线都横平竖直,架设结束,都会进行测试,严格检查每一个漏电开关,每一个接线板都进行精密计算,确保用电容量的匹配。
--每台饮水机和卫生间厕位拉手旁都粘贴了抽纸,降低旅客使用时交叉感染风险。
每次保障都需要根据机型对模拟客舱的座椅进行调整,粘贴新的号码牌。穿着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很难操作,大家集思广益、反复试验,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将每个号码提前插入一个小塑料条,即使带着手套也可以轻易接下背膜,手持塑料条再粘贴号码不会出现手套被粘住的情况。大家把所有号码牌提前分类,插上了塑料条,还贴心的为工作人员拍摄了讲解视频,工作人员反馈说80个号码牌粘贴只用了1个小时,速度大大提升。
从第一个航班保障起,航站楼管理部就把梳理经停分流国际航班保障的关键节点,作为重点工作跟进。他们制定工作岗位清单,工作检查单,建立起航站楼运行控制中心(TOC)。对保障期间工作耗时、关键节点分析完善,通过可视化的保障模型,可以清楚了解每个岗位员工工作的细节和保障时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研究,把这个模型运用到正常航班保障和航站楼管理中,对航站楼保障工作实现全流程监控和管理。”
“精益求精”的背后,是航站楼管理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乐观态度和敬业奉献精神。
56岁的薛惠平和小伙子们一起搬运座椅,没有因为年纪大了要求特殊待遇。尚玉杰患有颈椎病,却常常埋头布线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常常工作结束脖子就已经无法动弹。
1号航站楼紧张施工的日子里,航站楼管理部的工作人员总是第一批进入最后一批离开,每天工作到凌晨是家常便饭。“我们每天中午都会打两份饭,放在冰箱里一份,由于下午经常顾不上吃饭,晚上如果饿了就拿出来热热,当做夜宵吃。”薛惠平说。
安辉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在连夜布置完模拟客舱后,大家坐在“头等舱”区域和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了一个大合影,对着镜头绽放出笑颜,“看,我们坐上‘国际航班的头等舱’了”。
“每一天,大家都感动着我。时间短、任务重,我虽倍感压力,但是看到在航站楼里认真工作,顾不上休息的大家,所有的压力都化成了动力。过程虽然辛苦,但是这段难忘的经历将会长时间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我们更加有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安辉说。(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