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销量创九年最低纪录,大家为什么不买台式机了?
继智能手机、电视遭遇订单缩减后,全球PC市场也迎来一轮新的寒潮。
据市场研究与顾问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的全球PC发货总量为7200万台,比2021年第二季度下降了12.6%,创9年来最大跌幅。其中,中国市场PC出货量下降了16%,在区域市场中下滑幅度仅仅略好于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18%。
PC销量坐上“疫情”过山车
事实上,在遭遇眼下的行业低谷之前,PC市场因为“疫情”的原因,出现过一段销量上涨的行业小高潮。近几年,不少企业出于疫情防控的原因,都开始推行居家远程办公,同时也有很多学校转至线上教学,而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全球PC市场出货量的迅速上涨。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用户需求减少,使得全球PC的销量也开始走下坡路线。
此外,疫情对产业端造成的影响,也通过供应链传导到消费市场。疫情期间,各大电脑厂商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生产能力直接影响了电脑产业的供应。
据Canalys的报告分析,受到疫情的影响,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昆山等地的工厂和港口运营所导致的一定程度的中断,大量知名电脑厂商的订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延迟。虽然,疫情在5月份就已经得到控制,各地的生产也已经逐渐恢复,但是大量积压的订单以及产能恢复的问题,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因此,最终导致了整个电脑产业链出现了一定的供应不足。
不仅如此,一些地区和国家通货膨胀问题严重,也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下降。如美国5月份的通胀率达到了近40年以来的最高值——8.6%,再加上疫情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当消费者面对更换电脑的一笔支出时,都会变得比往常更加谨慎。
移动办公风靡,整体市场需求遇冷
除了在客观上因为供应量下降导致的PC销量下降外,消费者主观上对于PC产品购买意愿的下降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近两年居家办公、远程授课需要购置新的电脑后,人们对于作为非快消类商品的电脑,很难会有在短期内产生再次换新的想法,因而市场需求出现了一定的饱和。并且电脑产业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近几年上市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已经出现性能过剩的趋势,电脑消费的周期性影响开始在各垂直品类市场蔓延。
另外,随着5G和移动互联网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当大部分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就能够完成一部分工作的时候,对于工作地点的要求就逐渐被弱化。特别是在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混合办公,相对于PC更便携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自然成为了更多办公人群的选择,原本主打办公定位的PC电脑自然就受到冷落。
值得注意的是,PC端销量的断崖式下降使得芯片也跟着遭殃。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在6月份表示,今年下半年的前景变得“非常混乱”,该公司将寻求调整支出和投资以适应这一现实。今年6月,英特尔暂时冻结了其个人电脑芯片部门的招聘,并采取了其他紧缩措施;同月底,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发布第四季度业绩指引远低于预期。
电子消费低迷,价格排队跳水
实际上不止PC市场遇冷,2022年以来,整个电子产品市场都进入低迷期。年初,国内手机市场连续四个月出货量同比下滑,数据一个月比一个月惨淡,平板、可穿戴设备,也一改以往的增长趋势出现了下滑的迹象。为了一改销量颓势,不少厂商开始排队降价缓解库存压力。
今年“618”,就连很少打折扣的苹果都加入了降价大军。京东平台上,iPhone 13领券直接降价1001元,而天猫平台上,iPhone 13(512GB)叠加多重满减优惠后,相较首发价最高优惠达1600元。
平板和PC电脑市场也是如此。在京东上,小米平板用券后价格可降370元,荣耀5月刚推出的新品笔记本电脑MagicBook 14,则享受限时至高优惠500元。可穿戴设备中,AirPods第三代耳机也从发售价1399元下降201元至1198元。
虽然“618”的大促活动对PC电脑乃至电子消费市场的整体销售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从整体情况看来,第三季度内的市场回暖并不乐观,“618大促”也仅仅是缓解前两个季度的库存压力,而第四季度的回暖情况可能会大一些。
以消费市场角度来看,当PC端到达下一个换季周期后,此前所累积的消费者需求会在下一轮释放出来,而且新的处理器和新的显卡都会在年底上市,尽管AMD、Intel以及显卡厂商都砍掉了自己的一些订单,但是相比上半年肯定会在市场上吸引一些人气,这会对持续下滑的PC市场带来一些活力。
但从长期角度来看,传统PC市场存在的产品创新不足、智能化程度低、生态价值延展“链”力弱等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手机、平板电脑等对PC产品的替代性越来越强,PC厂商更应该重新思考,如何从供应链、产品、品牌等角度结合自身优势,重新唤起消费者对于PC产品的兴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1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