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世界杯首轮概述:小灵快、抢逼围,原来国足战术曾接轨世界

 

世界杯首轮比赛顺利结束,32强球队悉数亮相,我们有过荷兰2:0塞内加尔的昏昏欲睡、也有过沙特逆风翻盘2:1阿根廷的激情,常常听说今年的世界杯可能会非常无聊,其实世界杯早已经开始非常无聊,无数的球队开始抛弃了鲜明的特点,用着不同的方式踢着相同的足球。

今年的世界杯完全是颠覆式的,有人说今年的世界杯强队不强、弱队不弱,其实这种论调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只不过是今年特别明显罢了。看完今年世界杯首轮32强的比赛,大部分球队的特点概述起来,或许用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词汇可以概括:小灵快、抢逼围,这是来自金志扬、徐根宝曾经在甲A联赛的战术,原来中国足球真的曾经接轨世界。

工业足球下的战术趋同性

如果你在街头随便找到一个老球迷,问问他荷兰的特点是什么?相信你一定能够听到“全攻全守”的名字,欧洲的无冕之王曾经以疯狂的进攻闻名于世,如今荷兰甲级联赛的球队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传统,阿贾克斯的战术一定是建立在433的基础上,但是荷兰国家队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在荷兰2:0击败塞内加尔的比赛中,范加尔放出了一套接近343的阵型,这一套大圈战术立足于防守,而不是进攻。

仅仅是荷兰么?德国输给了沙特令人惋惜,因为问题出现在德国身上,他们开始痴迷于传控,而不是当年的重炮远射、高空球轰炸,但凡德国的特点保留下来一些,德国拿下这场比赛不成问题。至于输给了日本的阿根廷呢?他们曾经拥有风之子卡吉尼亚,边路的速度、强力的中锋向来是阿根廷的特色,他们喜欢跟对手对攻至死。

就算击败阿根廷的日本,你的印象是什么呢?师从巴西、归化巴西球员的日本,一直在尝试传控足球体系,可是近些年来日本开始学会了回缩、反击、打身后,他们两个边路的速度和对抗,在技术的加持下升华。

所以,如今的足球已经逐渐丧失了各自国家的特点,他们开始逐渐开始了统一的战术模式:传控、逼抢、身后球反击。

中国足球丢失的特点:包容性下的全盘否定

回想1994年开始的甲A联赛,那时候的中国足球水平被称为亚洲一流,当时中国足球的教练并不落后,执教北京国安的金志扬指导以“小灵快”闻名,另一种说法叫做“抢快活”,什么意思呢?小范围的逼抢、快速的转移球、灵活的跑动和补位。

从字面意思理解,是不是跟目前主流的高位逼抢战术、传控足球是不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无独有偶是的,徐根宝指导在上海申花也打造了一套“抢逼围”战术,同样是以跑动、逼抢为基础的战术体系。

如果你看过老甲A的比赛,或许你能从老甲A的战术体系中找到一丝的当年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的足球影子。当然,当年的水准跟现在的水准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至少当年甲A时期我们已经提出的概念,并且正在尝试了不是么?

我们是怎么丢掉这个传统的呢?曾经的四川全兴铁血死战、广州太阳神细腻推进、辽宁边路快马,我们的足球版图太大了,每个区域都能孕育出完全不同的战术特点,可是在国家队怎么兼容呢?谁应该占据话语权呢?谁是中国足球的话事人呢?这就吵起来了,这就放弃了所有的特点,我们把标准统一在可以量化的身高、体重、对抗、体能,我们亲手扼杀了自己的全部特点。

工业足球,中国足球该何去何从?

如今,交通、信息的流通让战术更容易互通,那么国家队的战术体系越来越趋同、特点越来越趋同是值得理解的,这背后的逻辑是俱乐部的足球风格开始逐渐大于国家队的战术风格,俱乐部的青训培养,逐渐在于国家队的青训培养。

这里又延伸出一个逻辑,我们的青训培养出什么样的风格?日本的青训在保留传控的技术上,增加了边路的速度和对抗;英格兰在保留对抗的技术上,增加了边路的传控技术;保留传统增加技能的球队都在世界杯发挥的不错,放弃了传统的球队,似乎都输了。

所以,国足的青训能不能找回自己的特点呢?当然,前提是我们还有青训。我们连当年的抢逼围、小灵快都扔掉了,还有什么不能扔的?

#2022世界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