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猹?大材小用,十八般兵器之一的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的著作《故乡》中,少年闰土用来守瓜田,对付猹的武器就是乡间随处可见的钢叉。叉最开始是一种生产工具,多为人们狩猎捕鱼和农耕所用,后来渐渐演变为军用武器,更名列十八般武器之中。如今,在众多小说、影视作品中皆有登场。
▲叉是中国古代长器械的一种,顶端有多股,属于刺击兵器。图为明清出土的铁叉样式。
古代兵器中不少是由农具演变而来的,原因在于农民是古代军队的主要兵源之一,是古代军队最大的组成力量。当出现武器、军资缺乏的情况时,民兵自然而然就会使用熟悉的农具来充当武器。也是因此,历经了多次的战场搏杀,那些农具的外形慢慢开始有了变化,变得更加完善,朝着战场武器的方向发展。于是之后,能在战场上得以使用的农具类兵器,开始大量投入军队使用,正式从农具演变为军备武器,典型的有铲、叉、耙等,其中演变最为成功的就是叉。
▲作为农具出现的叉,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人们用它捕鱼、农耕,以此养家糊口。
叉是古代长刺武器之一,是农具类兵器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也许是因为其原型有渔叉的缘故,作为武器的叉,最初多用于舟战,在陆地交战中少见记载。因是异形武器,所以叉的用法独特,刺击时要转动叉柄让叉头旋转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对手难以格挡,又能增强杀伤力。为便于持握旋转,叉柄的剖面和长枪一样是圆的,不像戟和钩镰枪等有侧枝的兵器是八棱形或是椭圆形的。且为了保证顺手,叉都会在尾端加一个瓜锤,不然由于钢铁叉头的沉重,整体会头重而尾轻,导致挥舞吃力,难以使用。而且也不能双手握住前端使用,因为叉比起长矛一类的兵器来说要短,如果双手持握的话会让攻击距离再一步缩减,就会失去原本的长柄优势。有的钢叉尾部也会装和瓜锤类似作用的尾鐓,可以调节重心,还可以在独自面对众多敌人时有优势作用。在架住一人武器后可以顺势调转叉头用尾鐓作为武器击打其他对手。
▲清代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中,他们军队中常用的武器是农具类武器,叉就是其中之一。
叉种类颇多,按形状可分为二股叉的“牛角叉”,和三股叉的为“三头叉”,还有“笔架叉”和“飞鱼叉”等。两股叉原型为用于叉草或秸秆的农具类叉,又叫牛角叉或龙须叉。这种叉不但可以用于近战,用来投掷的话也具有可观的杀伤力。
▲双股龙须叉形制。
三股叉。叉头呈山字形,叉枝多为四棱形、圆形或三角形,叉头虽无锋刃,但十分尖锐,刺击威力极大。由于其三股的设计,可以均衡受力,不易损坏,而且就算其中有一股损坏变形了对正常使用影响不大。
▲叉中的三股叉,俗称虎叉。
前端有五股的飞鱼叉又称为五齿飞鱼叉。为了增加杀伤性,五股上装有倒刺,叉到敌人身上后让人难以摆脱。还有的会在倒钩上加点料,如毒药或是金水等,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被这样的叉勾到一下,其伤害可想而知。
▲五股飞鱼叉,据说是由渔叉演变而来。
虽说作为军用武器,叉出现的时间比其他各种武器迟,在兵器圈中是名副其实的晚辈,在宋元时期,战场上几乎看不见叉的身影,全被枪矛等前辈所占据。但宋代时,叉虽然使用不多,却出现了一种飞叉法,相传是宗泽的偏将,张纯所创。张纯是花县人,力如猛虎,飞叉技艺过人,百发百中,从无例外,可在二十步外飞叉伤人,使得当时宋军的士兵都争相学习,《水浒传》中擅使飞枪的花项虎龚旺,其原型也许就是从张纯身上得到的灵感。
▲张纯所创立的飞叉法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武术,从宋代开始一直流传于世。上图为现代飞叉表演。
后来在明清时期,叉的名声一下子就大了起来,特别是在倭寇频发的明代,叉可谓是战场主角。抗倭名将戚继光为对付倭寇威力巨大的长倭刀,以叉为原型之一,发明出用以克制长倭刀的镗钯,一度成为抗击倭寇的主力武器。
▲镗钯是戚家军中的主力兵器,也是戚继光发明鸳鸯阵的基础兵器,号为“军中最利者。”
镗钯使用灵活,又加之前端有多股,在对抗刀剑类短兵器时不但具有长度优势,还可以架挡刀剑,封锁刀剑使用者的行动,可以说是刀剑天生的克星,是戚继光军中的常用武器。戚继光在研发出镗钯后,倭寇屡战屡败,原因之一就是难以用倭刀对伐戚继光军中的叉钯类武器,以至于在战场上大大失利。《纪效新书》中有言“凡试叉钯,先令自使,手其身手步法合一,复单人以长枪,短刀对较。能架隔长枪,刀,棍,出杀人者为熟。”其中提到的叉钯,就是马叉和镗钯。马叉也是抗倭时期的主要武器,矛头两旁附双刃,四角生钩,形似镗。运用时,兼具棍、钩之利,除持握的一边外,剩下的三边都可以当作武器攻击敌人,在山东一带的沿海地区甚是风行。明代兵书《武备志》中载其“上可叉人,下可叉马”。
▲图中的三是镗钯,五就是马叉,七是狼筅,皆是戚继光抗倭时期常用的兵刃。
因着戚继光抗倭,明清时期,叉类武器不仅在战场上使用频繁,就连在各类小说中也屡屡登场。如《西游记》中的蝎子精和黄风怪及众多小妖,隋唐评书中的尤俊达,《水浒传》里用以打虎的解珍,解宝两兄弟,打渔的阮氏三兄弟,都是用叉的高手,叉也因此得列十八般兵器之一,作为武术器械一直流传至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