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方言“电子辞典”出炉 北大学霸宅家开发方言翻译神器
疫情下的“超长假期”,宅在家里的你除了“发霉”还干了点啥?是刷抖音、逛朋友圈,还是学厨艺、追电视剧?就读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金融专业的高材生陈熙元干的事儿跟大家都不一样,他利用这个“超长假期”开发出了一个海宁方言辞典小程序。
这个小程序简单来说就是电子版的“海宁方言辞典”,输入汉字就可以查询相应的海宁方言读音,还有音频教你怎么发音。同时,在词汇查询部分还能做到普通话和海宁方言互查,可以说是学习了解海宁方言的“神器”,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一下。
方言是家乡情怀 在外读书就想讲方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对于长期在外的人来说,乡音就是刻在一个人身上最长久、最难忘的标志了吧。
“面对全球化、多元化的大潮,包容性至为关键。包容,不妨从家乡的语言开始。”对于常年在外求学的陈熙元来说,家乡就是他生活的原点,而乡音则是刻入骨子里的情怀。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念本科的那几年,他给家人打电话,特意用方言交流,因为在北京,交流都是用普通话,没有说家乡话的语言环境。
不过要说起对海宁方言的痴迷,还要追溯到陈熙元初中的时候。那一年,《海宁方言志》刚出版不久,陈熙元在图书馆翻了一下,“感觉特别神奇,好像突然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从此,他对海宁方言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高中毕业后,他还特意去买了一本《海宁方言志》仔细品读研究。越研究越沉迷,陈熙元开始上网查询海宁方言的相关知识,从而关注了不少微博、微信上的吴语爱好群。
在其中一个吴语爱好群里,大家想要做一个吴语电子辞典,这样在网上就能查询吴语区各地方言的发音。在这个吴语爱好群里,海宁人只有三人,陈熙元算是队长,但他不满足于这样大范围的交流,于是又另开了一个群,将海宁的方言爱好者聚集起来,取名“潮人语”。
群里以90后为主,有讲硖石方言的,也有讲海宁其他镇(街道)方言的,群员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搜集各镇(街道)方言的资料。
15人耗时4年,收录7000多方言字词
海宁方言资料的收集是从2016年开始的,这期间,一共有15位群员参与,查阅了大量资料。
在陈熙元看来,和其他地区相比,专门研究海宁方言的著作和资料并不多,比较系统的就《海宁方言志》《浙江省语言志》等少数专著,其他的都比较零散。“我们一边收集一边启动海宁方言资料的电子化录入,经过4年断断续续的整理、校对,一共整理收集了7000多条方言字音和词汇。”
今年寒假遇上了疫情,陈熙元有了一个“超长假期”,就开始着手开发海宁方言辞典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就像一个电子版的“海宁方言辞典”。
“因为海宁方言各镇街道的发音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目前只上线了硖石和盐官两处方言点。”陈熙元说,硖石部分除了提供字词查询,单字的真人发音也上线了,“硖石方言的音节共有1000多个,其中400多个是从《海宁方言语音档案》中截取的,600多个是我录制的。”
辞典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进入程序页面后,输入一到多个汉字(繁简皆可)可以查询方言读音,如输入“语文”,查询结果就会以国际音标IPA和吴语拼音注音,点击参考一栏按钮就可以收听真人发音。也可以通过读音反查汉字,输入吴语拼音,查询结果将显示各方言点以发音为输入内容的汉字。此外,还可通过词条或释义查询词汇,不过目前词汇查询以硖石方言为主,注音也仅提供硖石一处方言。
创作方言歌曲在网易云音乐上宣传
开发海宁方言辞典,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传承海宁本土文化。
如今,各地方言都面临一个难题,使用面正在逐渐收窄,使用人数也在慢慢减少,海宁也不例外。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的小孩一出生就被普通话包围,学习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有时候就不免会担心,他们以后还会不会说方言,还能不能听得懂。
还有很多老一辈经常使用方言词汇现在基本上不用了,“像我外婆以前使用的一些词汇现在也基本都不使用了,这样下去很多方言词汇就会逐渐消失了。”陈熙元说,“潮人语”团队的建立,就是为了交流、传承、开发海宁方言。
团队目前已经创作了8首海宁方言歌曲,网易云音乐等各大平台都可收听下载,其中《乘风凉》《小辰光》等歌曲还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收听的人数也很多。“很多对方言的研究限于学术,不能有效地感染到老百姓,所以我们选择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记忆。让他们看到,方言也能唱歌、也能做节目,慢慢转变对本土语言的负面看法。”
为拓展海宁方言的社会应用空间,2018年,团队还策划了为杭海城际铁路三语报站项目,采用普通话、英语、吴语三种语言设计城铁语音报站,希望未来海宁人在城际铁路上也能听到亲切的家乡话。
不过现在团队也面临一个难题,就是人手不够,像海宁方言辞典需要大量的资料需要收集,大量的录音人员,“目前海宁方言辞典还只是初级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长安、许村、袁花、斜桥等其他街镇的方言也还在收集整理中,盐官方言点的资料也需要完善。”陈熙元介绍,传统的方言调查需要严格训练,对发音人的要求也很苛刻,但我们不是专业研究,只想通过日常录音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在烟火气息中记录字音和词汇,“比如大家可以用录音设备将日常用本地方言交流的话语记录下来,也可以通过听录音的方式将字音和方言词汇记录下来,然后发给我们,大家一起,将海宁方言传承下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