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角凳”法则,带你走出育儿误区,做优雅的父母
独立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聚力量。
—蒙台梭利
小时候,妈妈问女儿:“你长大了要当什么啊?”
“我要当收银员”,女儿天真的回答。
“怎么那么没出息啊,当收银员,要当会计师。”妈妈说。
“你不要以为你不写作业我会揍你!”
孩子长大后,想去美国读博士,妈妈对孩子说:“你出国留学,怎么能读中文系啊,你爸妈的脸都要被你丢光了。”
孩子考出了好成绩,妈妈说是因为她盯的紧。孩子看课外书,妈妈认为她耽误了学习,大骂之后撕掉了她的书。她是为了父母的目标而活的,她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她从十几层的高楼上跳了下去。
悲痛欲绝的妈妈说:“她不是自杀的,是我害死了她。”
这是刚刚在育儿群看到的一则视频,很多父母看了之后都非常难受。
打骂造成的悲剧已经很普遍了,很多父母不是认识不到,而是不知道怎么解决。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中的“三角凳”理论,可以很好的解决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的问题。首先父母要问自己,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其次父母需要思考,孩子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我需要从哪些方面给与孩子帮助?
如果视频中的妈妈,能够及早的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能够及时调整对孩子的要求,悲剧就不会发生。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是伊丽莎白·克拉里40年育儿经验的集大成作品。她是《奥普拉脱口秀》育儿话题嘉宾、实战派育儿专家,“不打骂、不溺爱”的优雅教养法,在美国、日本大受欢迎,也得到广大中国父母的欢迎和认可。
打骂和溺爱是教育孩子的两个极端,虽然很多的父母,并不是单一打骂或溺爱,但是游走两者之间,生生把一个个优雅的父母,变成了雄狮和母老虎。
其实,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会按我们设定的标准成长。他们更不是机器人,可以按我们的输入的程序运行。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看一本书、听一次讲座、看一期节目,就能速成。但是“三角凳”的育儿理论,却可以让我们看清育儿真相。
儿童教育就好像一把三角凳。凳子要立稳,需要有三条腿支撑,儿童教育的“三条腿”包括:对自身价值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对自我需求的尊重。若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条腿支撑,三角凳都无法立稳。
虽然这本书的主旨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0-6岁的孩子,养成生活学习好习惯。如果我们的孩子已经过了6岁,对照理论,仍然可以反思坏习惯的来源,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孩子适度纠正。让我们一起来借助“三角凳”理论,让我们在育儿路上越走越轻松。
一、焦虑来自认知的偏差
“三角凳”理论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相辅相成,我们放到一起来看。
生孩子之前,每个妈妈都有很多美妙天才的设想。希望孩子成为歌唱家、成为舞蹈家、成为设计师或者工程师,这些设想很多都是为了弥补自己年少时的缺憾。
可当我们十月怀胎,经过无数次的孕检,各种指数时不时来给我们一些惊吓,我们的目标马上变成了“希望有一个四肢健全、智力水平正常的宝宝。”
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800万的新生儿带有出生缺陷。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我们定这样一个目标是科学合理的,这个愿望也很容易达成。要知道,根据国家卫健委等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者高达5000万,还有这么庞大的人群,连怀孕都无法实现。
但是,当孩子呱呱坠地,一天天成长起来,我们开始变得不满足了。我们的目标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隔壁的孩子都会笑了,你们的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啊”“七坐八爬,我们家的孩子怎么九个月了还坐不稳呀”,这些担忧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的耳熟?
“我孩子三岁就会说英语了”“我们家现在会背100多首唐诗呢”“天啦,我的孩子除了吃饭、睡觉、玩,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啊”,这种感觉你是不是似曾相识?
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我们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在普遍孩子都可以做到而我们的孩子还不能做到时,我们以为孩子出了什么,或者是发育迟缓,于是我们变得焦虑,变得烦躁。
那么如果让我们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一个理性认识呢?《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参照系。书中将孩子掌握某项技能的时间,用方框和阴影在时间轴上进行标注。方框从人数达到25%开始到90%结束,阴影部分从人数达到50%开始到75%结束。比如说,“在没有父母照看下自己穿衣服”这项技能,25%的人数开始掌握,到90%完全掌握,是2岁半到5岁。而50%到75%的大部分掌握是3岁半到4岁。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跨度,家长可以在这个期间对孩子某项技能加以引导和指导,如果孩子没有在时间区间内掌握也不用着急,只要孩子发育正常,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就好了。
孩子的成长都有个体差异,说话早的孩子可能走路晚,早学会穿衣服也许好花很久也学不会骑自行车。父母不要因为自己的不了解而忧虑,更不要为了自己的虚荣冤枉孩子。
首先,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父母都必须知道自己真正看重的是什么。如果父母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就会莫名的感到失望。其次,无论父母期望(看重)什么,都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如果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极有可能 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法实现的事情上,而且父母和孩子在这一过程中都会备感受挫。
因此,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0-6岁,或者6-12岁,甚至是12-18岁,你都可以从这两个原则中看到自我认知和科学制定目标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还年幼,那么和爱人一起坐下来,认真分析孩子的现状,共同制定成长目标。如果孩子在6岁以上,建议让孩子参加家庭会议,让他表达自己的期望,然后看看孩子的目标和父母愿望之间的异同,然后制定可行的成长计划。
二、习惯培养的科学方法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洛克
当父母具备合理的自我认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有了科学的认识,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好习惯的培养。也许这个工作在最初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强调,甚至会出现反弹。但是一旦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今后的学习生活,父母都会变得轻松和愉悦。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大部分父母把孩子成名成家当做孩子学习的唯一目的,直接剥夺了孩子除学习之外的其他乐趣。殊不知,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不但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切断了孩子从日常生活中习得好习惯的途径。
如果在日常生活养成孩子按要求收纳、合理安排时间、分轻重缓急完成任务等好习惯,那么孩子会把这些习惯可以带到学习中,完全不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陪伴。
行为习得理论,也叫行为修正,对改变幼儿和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是非常有效的。习得理论有 4 个概念涉及纠正少儿的行为,即正强化、强化频率、忽视和负强化。
爱丽丝,2岁半,偶尔会(一周一次)把换下的脏衣服丢进脏衣篮里。爸爸希望爱丽丝养成习惯,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脏衣篮就放在爱丽丝房中方便她使用。她爸爸决定以表扬的方式正强化“她把脏衣服放进脏衣篮里”的行为。
只要爱丽丝把脏衣服放进脏衣篮,爸爸就立刻鼓励。如果爱丽丝忘记了,爸爸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地把脏衣服放进脏衣篮。而接下来的几天,爱丽丝都记得,她每做到一次,爸爸就表扬一次、强化一次。
从长远来看,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通常比减少其不良行为,更有成效。当然,对于更大的孩子,正强化可能有点“小儿科”,孩子不愿意接受,那么忽视法、替代法和调整环境法,就能直接地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
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可以在幼儿时期,强化孩子的好习惯,也能在孩子少年时期,纠正一些不良行为。
三、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周国平
“三角凳”理论的第三点是对自我需求的尊重。父母自我感觉良好时,做事才有效率。这要求父母学会自我激励和享受生活,当人们自身感到快乐、幸福时,才更容易让别人轻松、愉快。
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是把自我实现的愿望,强加到了孩子身上。说是世界上有三种鸟,第一种是笨鸟先飞,是勤奋;第二种是嫌累不飞,是懒惰;第三种最可怕,它自己不飞,在窝里下个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大家都不希望自己成为“第三种鸟”,却以爱孩子的名义,把自己变成了“第三种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关注度过高,对孩子的成绩、成就特别敏感,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得不到宣泄,往往可能走极端。
想要日子过得愉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我们源源不断地把时间、注意力及支持给予他人时,我们就会开始空虚,也渐渐丧失耐心和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再做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来恢复和充实自身的内心世界。
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要注重经营夫妻关系。永远要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与爱人相互理解支持。培养一些共同的爱好,比如运动、郊游、看电影等,让夫妻在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
如果觉得做家务特别累,可以商量着请个钟点工,夫妻轮换看孩子,另一个人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周末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两人来一次约会,一起喝个咖啡,或者逛逛街,重新找回恋爱的感觉。
育儿路上艰辛,很多父母都深有体会。一路打怪升级,一路累的气喘吁吁。其实我们不单单是要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矛盾,更要不断修正不合适的目标,不断摒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不断的解放自己,也解放孩子。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三角凳稳稳当当,你快乐地生活,你的孩子也轻松地实现了他自己的目标。而这,也是你最希望看到的。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够从“三角凳”理论中吸取营养,做轻松优雅的父母。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