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后世人不断去学习去研究,与其他正统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的是,在民间有许多谚语也被流传至今。虽然这些谚语的形成并非来源于正统文化,但是也蕴含了老祖宗千百年来的智慧在其中,所以许多谚语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同时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需要后人去注意。
就如“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流传至今,其中所暗含的深意,也是需要后世人去注意的。尤其是对于人肉凳一定要注意,如若出现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形象,还会有贬低他人的意味在其中。虽然许多人认为古代的谚语在现代并不适用,但是也有一部分至今也具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没有科学研究作为依据,却也不能因此而推翻。
再饿莫吃坟前供
祭祀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极为重要,不仅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更是表达了对先辈的尊敬,而古人祭祀的供品更是千挑万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先辈的怀念。当然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家族发展可以得到先辈的庇佑。
由于古代均选择土葬的方式,所以祭祀也会在野外进行,那时供奉先祖的吃食会被摆到坟墓前,尤其是祭祀时节,到处都可以看到用于祭祀的供品,举行完仪式后这些供品也不会带回,还会放在墓前供祖宗享用。
也正因此令许多食不果腹之人,想要通过吃供品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这种行为被古人视为极为晦气的举动。如若发现此类行为。普会遭到周围人的歧视,毕竟供品是各家用于供奉先祖的,偷吃供品等同于和鬼魂抢吃的,所以这种人会被称为饿鬼。所以古人即便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不会去吃供品,毕竟比起被饿死,被骂饿鬼更加地具有侮辱性,一般人不想要背上这样的骂名。
更重要的是,一般可以给祖先提供大量供品的家庭,都是在当地具有一定威望或是权势之人,毕竟普通人家自己都难以维持生计,自然没有多余的钱财去给祖先置办供品。所以偷吃供品之人,一定会因此而得罪一些名门望族,可想而知在等级观念如此之重的古代,得罪权势之家会有怎样的下场,轻则被痛打一顿,重则危及生命也是常有之事,所以在古代不会有人去动供品,没有必要因为一口吃的,让自己得罪贵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于食物安全的考虑,在古代的食物当中,是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所以供品的保存时间极短。如若是在天气极热的状态下,保存时间会更短,更何况周围环境也并不安全,会有各种野生动物经过,所以供品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卫生条件可言。
如若盲目的信用,很有可能会令食用者中毒,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久而久之在这些条件的影响下,就形成了民间谚语,再饿莫吃坟前供,古人对这句话是极为信奉的,而这句话的事半句,重要性也是相当高的,也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再累莫坐人肉凳
对于古人而言因为等级观念的存在,一些达官贵人会雇佣大量的贫民为自己工作,甚至他们在外出时,也会携带人肉凳子,就比如上马车时会有人自动跪下,供官级高之人踩着上马车。又或是外出时等级较高者感觉到累,会直接坐到他人的大腿或是后背上休息,不得不说这样的举动是具有极高贬低意味的。除去自家长辈甘愿给自己的孩子当作人肉凳,或许可以享受这种待遇的,就只有官宦阶级了,而充当人肉凳的自然也是劳苦大众。
而这些充当人肉凳之人,不仅要承受肉体上面的痛苦,更是要面临人格的侮辱,因为在这些高官大户的眼中,人肉凳是没有完整人格存在,甚至不会被当作人来对待。所以对于古代人而言,如若不是生活过于困苦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却高官大户家充当人肉凳,毕竟那样的状态下所要承受的痛苦,要远高于贫苦的生活。没有人愿意成为低人一等的存在,这也是为何后续高官大户没落时,会被贫苦大众痛恨的一大原因.
再累莫坐人肉凳还有一层深意在其中,那就是女性也不能随意地坐在男人的腿上,对于古代人而言,女性的贞洁是极为重要的。在外如若与男性有过多的肢体接触,就会被视为不洁,直接坐到男性的腿上更是极为放荡的行为。更何况古代还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存在,女性如若坐到男性腿上,不仅贞洁不保,甚至要面临外界的各种质疑,甚至被指有伤风化,即便是夫妻也不可以在外有此举动。
谚语对现代人的影响
虽然对于现代人而言,无论是祭祀文化还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均已经得到改善,但是一些固有的观念还是被遗留下来。虽然在大部分地区没有了土葬这种仪式,但是祭祀文化仍然存在,只是地点全部集中在公墓当中。即便如此公墓当中的祭祀物品,也不是可以随意吃的,如若被发现也会被视为一种不尊重的行为,也是要受到谴责的。
另外就是人肉凳的问题,现代男女关系相较以往要开放许多,在外界也会有一些亲密行为,但是女性在外直接坐到男性大腿上面,这样的举动也是颇为不雅的。更何况直接坐到他人的身体上面,也会给他人的骨骼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医学角度来讲也并不提倡,更何况现代化设施如此完善,到处都有公用长椅,何必要坐到他人的身上,既不雅还会给他人造成身体上面的负担,同时也要面临周围人的质疑眼光。
总结:
通过这句谚语就可以看出,虽然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古人留下的一些智慧谚语,即便是到了现如今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虽然不能保障字字珠玑,但是也值得后世人去学习,毕竟这些谚语是古人用上千年的经验积累得来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所以后世人要做的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这些谚语的精髓提取出来,然后去注意去理解,那么就可以令自己看起来更加具有教养,也可以令中国文化流传下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