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套洋农机顶国产4套?这事我有不同看法

 

最近在自媒上出现了很多类似《“国产农机不好用,农场八成农机依赖进口”——山东一农业综合体的困惑,折射国产农机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困境》《1套外国农机顶国产4套?我国农机装备短板该如何补齐?》的文章。

不用看也知道这些文章又在批判国产农机了。无非是说国产农机品质不好、效率低下等。看多了此类文章,国产农机似乎成了“过街老鼠”。然而,笔者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大家都知道营销学最基本的原理是需求决定供给,而决定需求的是需求意愿和购买能力两种因素。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购买一件商品同时还有钱,这种需求才是有效的需求。如果有强烈的购买意愿,但是囊中羞涩,这种需求就是无效需求;更进一步,有效需求又分为主流需求和小众需求。

如果大家能看懂以上说的这一大段话的话,我们就要说到“1套洋农机顶国产4套”的问题了。

《1套外国农机顶国产4套?我国农机装备短板该如何补齐?》一文中说,一台进口打包机价格为125万元左右,配套拖拉机补贴后花费约85万元,一套下来210万元左右。完成同样作业量需4套国产设备,每套价格约160万元。

我很怀疑这道算术题的计算过程和结论。这套进口设备显然是麦赛福格森MF2170或MF2270大方捆打捆机,及麦赛福格森MF2204或维美德T2104大马力拖拉机。要达到同样的作业效率,用国产大圆捆机和国产二线品牌拖拉机,应该是四套加起来160万元,而不是一套160万元。

回到供给与需求上。前文说过,需求分为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以及主流需求和小众需求。有效需求就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主流需求是大多数用户有购买能力的需求。那么,什么样的农机能满足有效且是主流的需求呢?

笔者认为,答案是某些人看不起的“国产4套”农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真实的购买力水平。

210万元一套的进口农机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所以,昂贵的进口农机在国内只是小众需求,而不是主流需求。

而国产农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其质量和价格水平与当前国内农机用户的购买力能完美的匹配。也就是说,很多人看不起的国产品牌才是老百姓真正能买得起、用得起的机器。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性价比的农机才是中国农机的良心,而昂贵的进口农机不知道赚了多少不该挣的钱,这笔账相信写文章的人从来没有算过,如果想算也可以查一下海关数据。

当然,国内农机企业并不是不能造出高品质的农机。国外进口高端农机,其变速箱、车桥、液压件、轴承等也是由专业的工厂提供的,国内主机企业采购同样部件也能组装出高端的农机。

另一方面,进口农机的传动轴、齿轮等很多也是从中国江苏、浙江的一些零部件工厂采购的,国产零部件能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配套体系,说明中国农机企业也能生产出高端的部件。国产高端部件组装到一起质量不会比进口产品差多少,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价格高昂,用户无法接受,所以并不可行。

笔者建议写文章的人要看到中国农机的进步的一面。比如,国产农机技术含量、工艺水平、品质都在快速提高,国产植保无人机处于全球垄断地位,国产智能农机发展速度领先全球等。

总结

需求决定供给,国产农机企业不是做不出好农机,国产农机只是在做国内用户能消费得起的农机。假以时日,相信当国内大量用户能消费得起高端农机时,国内企业一定会完成对高端进口农机的国产替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