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买了几张富贵凳,从此开挂一发不可收拾
常有人疑问:红木家具为何这么贵?不过是使用年限长一些,即便是古董家具也几乎是被使用过的旧家具,有什么资本魔力呢?是艺术?是传承?是工艺?今天,让我们随着玩物养志的脚步来探索。
在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明清红木家具的存在就是一个普通的存在。
80年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包括人们受西方家居装饰风格审美的影响,纷纷把家里的旧桌椅换成了沙发、组合柜等新式家具。在当时,大量的硬木家具被低价贱卖,或者拆掉做了秤杆、乐器等。

70年代末,古董红木家具收藏最丰的北京硬木家具厂因为开支困难,对外推销该厂30年来收藏的古典家具珍品,却无人问津。曾一对只能卖到10块钱的黄花梨圈椅,现值百万元。
在近20年间,中国古典红木家具里,以明式家具为最,其精湛的工艺和文化底蕴,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巨大关注,竟一下跃居成中国艺术品翘首之一。

“此凳形制特小,用材粗硕,在淳朴的格调之外又增添了几分玩稚的气息,弥觉可爱。它原非厅堂中器物,乃居室中的日常用具。”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这样写到,可见王老对这可爱的小方凳也甚是喜爱。

《明式家居研究》P23
四平八稳、圆润饱满,凳腿圆柱形、粗硕,给人一种圆融通达之感。其学名为“无束腰直足直枨小方凳”,而民间却更爱叫它“富贵凳”,具体原因也无从考究。
在此大胆猜测一下这个叫法的由来:可能是此凳娇憨可爱,有富贵之气;可能是因为它“够日常”,正所谓“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极简的线条、小巧的形制,可入家家户户。

富贵凳的日常与百搭是现在都可以得到验证的,不管家中是什么风格的,古朴的中式、宁静的田园风、奢华的美式、现代极简风格等等,放上这个小凳子都不会突兀。
当玄关狭小时,它可以当换鞋凳,有庭院时,它可以轻松移至园中小憩,或是在房间、厅堂小方凳都是大有用处的,聚会人数多时,用小方凳来招待客人也不会不合适,反倒更有亲切之感。

和古时的富贵凳相比,现在的小方凳还多了一个实用功能——家庭的中式积木时光,保留榫卯结构,可自行拼接,和孩子一起感受中国积木的魅力和智慧,小方凳的组装也是比较简单的,非常适合小朋友。
凳子虽小,选料与工艺却一点也不含糊,凳面平镶,面下有牙板,四足间装直枨管脚枨,配合天然木纹,自有一番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气象,简约而不简单,颇具神韵,十分耐看。

总是提到的“神韵”则需要大家用心去品味体会,感受和家具的相处,朝夕相处间总能感受和家具的连结,比如富贵凳的娇憨可爱,憨厚、朴实地出现在各种需要它的地方。
惊人的升值速度
1985年,明清古典红木家具收藏急剧升温。不久,王世襄老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出版,并在港台发行,这部堪称经典的巨作对明清家具市场的崛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古典家具的大型图书,让世界真正认识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投资收藏与艺术价值。

后随着国内外收藏家的介入,从而导致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市场价格极具上升。
90年代初,极具中国民俗风味的民间家具开始走向海内外的国际拍卖行,其精品的拍卖价格动辄几十万美金。
1996年9月,纽约举行了一场中国古董红木家具拍卖会。拍卖会上展示了107件中国明清古董家具全部成交,其中第一件超百万美元的古典是一件明代黄花梨大座屏。

因着中国古典红木家具被热烈追捧,大大刺激着国内收藏市场,以之掀起一股明清古典红木家具收藏热。市价升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藏品极为普遍。
近年,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在国际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持续走强,尤其以明式红木家具,以其简洁明快、典雅实用的风格,成为古典红木家具收藏的“宠儿”。
升值原因何在

明清红木家具在收藏的各种门类中可谓独占鳌头。
从数量上看:这些古典红木家具均制作于百年之前,能完整保存下来并被发现的本已不多。加上“文革”时期破“四旧”等运动的影响,其存世量极其有限。
从使用质料看:明清红木家具大量使用紫檀、黄花梨、酸枝木等名贵木料,此类木材资源日益枯竭,制作工艺也大都已经失传,这些都是不可逆的升值趋势。
古典红木家具的年代

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但明代之前的家具虽尚有孑遗,却是凤毛麟角。
清初的红木家具在形式上仍然继承了明式的风格,在结构上没有多大差别,因此统称为“明式家具”。
而清式家具则是指清乾隆以后制作的家具。

明清两代在红木家具制作风格、造型结构、装饰手法、所用材质上都不尽相同,这都是判定家具时代的重要标准。
明代作为中国家具史上的巅峰时期,明式家具大体上保留了中国家具传统的装饰风格及制作手法,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颠峰时期,大体上造型质朴简洁,刀法疏朗明快。
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

进入清乾隆年以后,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浸透影响,家具为了体现盛世景象,在造型做工上刻意崇尚精雕细作及繁复的装饰手法。
乾隆时期的宫廷红木家具,材质优、工艺精,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制作工料虽精,却是过于追求雕饰繁琐和装饰华美,失去了原有的古朴典雅之艺术风格。
在国内收藏界而言,清式家具的艺术价值在总体上稍逊于明式家具。
古典红木家具的用材
明清两代家具多选用南方出产的优质名贵木材,如紫檀、黄花梨、红木、鸂鶒木等,这类红木家具木质坚硬质密、纹理美观。

在世人还能看到的传世黄花梨木家具中,明式家具占据了绝大多数,黄花梨是明及清前期制作考究的家具常常选用的木材。
紫檀也是我国古代做工考究的红木家具经常使用的木材,紫檀木家具主要流行于明及清中期。清中期以后,由于紫檀木已不易得到,故很少再采用紫檀大料制作家具。
这时的红木家具主要采用硬木包镶的方法制作,即家具内芯以杂木做骨架,外层表皮则贴上一层硬木薄板。

清代中叶以后,由于优质木材的来源日益匮乏,红木(老红木)开始出现(南洋地区进口的新的木材品种)
古典红木家具的风格
明清时期各地都有红木家具生产,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精制的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
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红木家具最为著名,“苏做”、“广做”和“京做”并称为明清家具三大名作。

“苏做”:指的是苏州工艺。荟萃90%的工艺美术技术,表特点是素雅空灵,文气十足。

“广做”:即广东做的家具,因得地利之便(海港城市),用料大都硕大饱满。

“京做”:以北京为代表,“京做”有宫廷家具与民间器物之别,以宫廷家具更有代表性。
众所周知,宫廷家具的制作凝聚着优秀人才的思想设计,宫廷家具又往往是多种工艺的结合体,比如景泰蓝包角、镶玉和贝壳以及牙雕,代表着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和最高的审美情趣。
古典红木家具的升值潜力
年 代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也就表示着有迥异的艺术价值。“年代”是古典家具最主要的价值标准,物以稀为贵一向是事物增值潜力的重要原因。
制作年代越久远古典家具,存世量越少,价格自然也就越昂贵。
材 质

收藏界对古典红木家具的材质通常简称为:“一黄”、“二黑”、“三红”、“四白”。
黄即黄花梨,黑即紫檀木,红即老红木等,白即榉木等其他材质的木材。前三种家具均为硬木家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富户大室才使用得起的家具。
后一种家具大多为其他材质制成,在普通百姓家里常能看到。
明清红木家具常选材质有紫檀、黄花梨、老红木、乌木、鸂鶒木和铁力木,用这类材料制成的家具历来被公认为古典红木家具收藏的上品。
工 艺

工艺分两方面:结构与造型和装饰工艺,例如雕刻、镶嵌、打磨等。
王世襄老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院”》中,提出家具造型的“品”和“病”(p358)。
统计得“十六品”:简练、淳朴、厚拙、凝厚、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八病”是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
这是收藏界公认的品评标准。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的水平主要可从结构的合理性、榫卯的精密程度、雕刻的功夫等方面考察。
功 能

收藏界一般将家具分为厅堂家具、书斋家具与卧房家具。
中国人讲究面子功夫,所以艺术价值最高的当属厅堂家具。书斋家具因有读书人的参与,使它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艺术价值也更高。卧室家具则以实用性居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闺房家具”,如“贵妃榻”、“香几”、“琴桌”等,此类家具是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用家具,亦有很多价值。
完整性

经历朝代的风雨更迭,家具难免有所残损,因此大量家具是经过修复后的实物。
古典红木家具修复的标准,应是“按原样修复”和“修旧如旧”。一般只要不是主体结构的破坏,局部细部修补得好,一样具有收藏价值。
鉴定古典家具的修复质量,首先可看原结构和原部件的恢复情况。
当然在修复过程中“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和做工粗糙,依靠上色、嵌缝的家具,价值会受损。
影响古典红木家具价值的要素还有:如竹钉、竹销、硬木销、动物胶等,是否被铁钉、化学粘合剂等现代材料所取代,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
最具升值潜力的家具

从目前的古典红木家具收藏市场来看,最具升值潜力的家具只有两类:
一类是明代和清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质一般都是黄花梨;
另一类清代宫廷家具,木质一般是紫檀。
据悉,这两类家具目前的存世总量估计不会超过一万件。
古典红木家具的价值不仅局限于购买时的标价,还包括收藏之后它带来的增值回报。
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只要是真品,保存状态完好,这两类家具仍是最具有升值空间的。
相对来说,高档明清红木家具要比低档明清红木家具增值潜力大;文人家具要比乡村家具增值潜力大;屏风、多宝阁要比方桌、椅子增值潜力大。
收藏古典红木家具的途径
古典红木家具可从四个方面获得:

一是到古旧家具市场。全国各大城市都有相当规模的古旧家具市场,但市场上也有经过修复、翻新的旧家具,更有完全采用新料仿制的,也有一些手法做旧做伪的。
二是到拍卖行竞拍。拍卖行是一个好的去处,但需要有足够的预算和资本实力。
三是直接从收藏家手中购买。
红木家具收藏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古典明清红木家具的存世量极其有限,市场的稀有程度和天价,也让人一度望而却步。
但也有收藏家估算古典红木家具的年升值率约为20%左右,是很有前景的保值投资行为。但我们依然提醒:初次或涉足红木家具领域不久的朋友需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在下海摸鱼更保值。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