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肺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这个检测必须做,关系到治疗效果
本文专家
吴红波,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介入科主任、河南省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的规范化治疗及气道内恶性肿瘤的呼吸介入治疗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据国家癌症中心最近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超过77.4万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85%①,大部分患者发现即中晚期。
为什么很多肺癌
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多数肺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像咳嗽、胸闷、发热、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平时经常会遇到,一般人不会联想到肺癌。
其次,肺部本身是个特殊的器官,肺部肿瘤要长到一定体积,才会压迫到其他器官,出现类似胸闷、气短、疼痛、咳血等症状,有这些症状再去医院检查,往往已经是肺癌中晚期了。再有就是很多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其实做次低剂量螺旋CT就能很好地筛查出早期肺癌
4类肺癌高危人群
要早做筛查
只要年龄大于40岁,具备这4个条件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那么就能在早期发现肺癌。
1、严重抽烟,每天抽一包已经连续抽了20年,或者每天两包已经抽了10年,重度吸烟,年龄又比较大,发生肺癌的风险比别人高很多;
2、特殊职业的人,比如说在石棉矿,在这些有污染的矿里面工作过的人,环境的因素对人的致癌作用,也是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
3、肺部发生过疾病的人,比如以前得过结核、哮喘、老慢支等等肺部疾病,导致肺环境本底不好,也容易发生肺癌;
4、家族里面、直系亲属里面,有人得过肿瘤或者就得过肺癌,这种叫做家族聚集性。
发现肺癌
第一步先做基因检测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在靶向治疗前,只有化疗和局部放疗,患者平均总生存期在8-10个月。靶向治疗的出现让很多晚期患者活过3年、5年甚至是10年,目前靶向治疗也是晚期肺癌的一线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在做靶向治疗前一定要做“基因检测”,否则将可能是无效治疗。
1. 基因检测是靶向治疗的第一步
靶向药物只对携带特殊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有效,这就像一把钥匙(靶向药物)对应一把锁(基因突变),只有先知道是什么锁,才能选择匹配的钥匙。基因检测就像是GPS导航,准确找到基因突变点后,确定自身肿瘤的“靶标”,才能对“靶”用药。
举个例子,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对于小细胞肺癌,目前并没有需要基因检测指导使用的靶向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ALK是比较常见的基因突变靶点,ROS1、MET、HER2等属于少见或罕见驱动基因靶点。根据最新版《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显示,包括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等共有10大“必检基因” ②,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来判断能否使用和使用哪一种靶向药治疗。
2. 检测不能只做一次应贯穿全病程
基因检测并不是做一次就可以,而是要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因为不仅要确定突变类型来针对性用药,在治疗中需要多次监测耐药突变,比如用了一代药物后,下一步又出现了哪些突变,基因检测的结果会帮助医生评判后续是否更换药物,进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目前,针对EGFR突变的一、二、三代靶向药均已应用于临床,很多肺癌患者认为应按照一、二、三代的顺序来用药,其实是要根据个体差异和基因检测结果来判断的。
在接受一、二代EGFR靶向药一线治疗的患者中约2/3因T790M突变发生耐药③,但他们通过第三代EGFR靶向药的二线治疗进一步降低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同时,临床研究及大量真实世界研究表明,第三代EGFR靶向药用于一线治疗相比一线使用一、二代靶向药显著延长了耐药时间,能给患者带来显著的总生存(OS)等切实的生存获益④。
3. 没做基因检测的靶向治疗不规范
不管什么类型的医疗机构或医生,如果没有先进行基因检测就给患者进行靶向治疗,都可算是滥用行为或是治疗不规范。
因为,靶向治疗虽然是中晚期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但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如果没有相应的基因突变,原本不适合服用靶向药的患者,盲目碰运气或是看其他病友用靶向治疗效果好,就执意要求医生也给自己使用,甚至中途停止化疗而改吃靶向药物,反而会导致病情恶化。
基因检测最好可以尽可能地广泛覆盖所有位点,如果患者经济等条件不允许,至少要检测EGFR和ALK这两个最常见的突变。医生每次检测都拿到肿瘤组织不太可能,可以通过液体活检在治疗过程中跟踪做检测,进而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治疗计划。同时,随着新药研发不断增加,多基因检测也会成为趋势,不仅是晚期肺癌患者,将有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精准靶向治疗。
参考资料:
①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
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③赵天宇, 尹震宇. 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后出现间质性肺病1例报道[J]. 实用老年医学 2021年35卷2期, 211-214页, ISTIC CA, 2021.
④S.S. Ramalingam et al., N Engl J Med 2020;382:41-50. DOI:10.1056/NEJMoa1913662
来源: 健康时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