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与夜市的遐想
●王生
从外地出差回广州,下午的秋日阳光从飞机舷窗洒进来,经过漫反射,阳光像钻出了被窝的长绒毛猫咪,像在发酵箱里苏醒了的酵母,惹得人心里痒痒的,催人想念起夜市的烟火气来。
黄昏是心灵沉思的时刻,传统诗词不乏宁静致远的意象。陆游《卜算子》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自感伤,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便是高朋满座,诗人心中却只有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寂寞得如同相思梦。
比起黄昏的心灵沉思,人们更熟悉的传统诗词中黄昏的意象是黄昏过后的“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毕竟月亮出来得快,人约黄昏后。有什么寂寞不是一场聚会可以扫除的呢?这是烟火气的味道。
岭南夜市的最大特色就是露天,无论是早已有之的大牌档,各地都有的小吃街,还是新近流行的后备厢集市,露天的夜市总是人头涌动。
这股烟火气是历史人文的,也是地理人文的。
假如住在山麓,不需要山很高,只要山体够大,太阳从山的另一侧躲藏下去了,就有颇长一段时间的昏暗时刻。中国传统诗词中,也不乏这一类的黄昏时刻描写,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在山上向大平原望去。我曾经在有“吴中第一盛景”之称的苏州虎丘,黄昏时刻乘船转悠一圈,一座小山四个方向竟有四种天色,像是简单的和弦奏出千变万化的旋律。这是肥沃的平原中的凸起的小丘陵特有的风光。
广东的黄昏时刻可不一样。岭南夕阳余晖特别长,一年中总有几个月,太阳落山后天都还是亮的,这就给夜市天然的光照。加上岭南的丘陵多,密集的水系也给夜市天然的底盘。搭乘飞机从北往南进入广东的时候,俯瞰南岭,像被揉皱的宣纸,过了南岭,在繁多的水系中间土地高低起伏。河边的堤岸,天然就是夜市的场所。
夜市是个很有度假气息的场景,往往是旅游地会有夜市的配置。然而岭南的夜市却因为历史人文和地理人文的因素,远远比度假日常得多。有时候街角一转角,意料之外的地方就有一处繁华夜市。前不久,一家人去南沙区的十八罗汉山郊游,下了山在小镇上散步,想不到就在河涌边就有一处人头涌动的夜市。下午5点才开张,5点一刻已经坐满了食客。想不到离开广州市中心几十公里的地方,烟火气那么足。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所在的大岗镇是全国百强镇,是广东的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基地。真是在夜市中感受到广东经济的脉动。
贴地气的说法形容夜市,是“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时髦的说法呢?一次偶然在一本世界银行编写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里,看到是这么说的,夜市可以是“公共交通友好型的非正规市场部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为正规的市场部门带来补充。”这个形容,让我想起汉朝流传下来的古诗十九首中的句子:“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依托公共交通方式就能轻易抵达的地方,哪怕秉烛也值得流连忘返的地方。
广东的月光不会让人等到“茫茫人生,好像荒野”(陈奕迅歌曲《单车》中的一句歌词)的时刻的,月亮与落霞几乎无缝对接,让夜市更容易发展出更多形态。融入青年文化、网红文化,今天的夜市形成了一套既贴近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又与城市化的生活相结合的模式。
此时,耳机中正在悠悠唱响的徐小凤的老歌《南屏晚钟》:“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它好像是敲呀敲在我心坎中,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催呀催醒我相思梦。”歌声中,我的眼前出现一幅画面:暖风中,远处的钟声传过来,灯光下,是烟火蒸腾的广式大牌档。
下了飞机,我迫不及待地打车来到南沙的蕉门河边,这里的后备厢集市就是这一年多自然生长出来的。借着夕阳的余晖,各式手打柠檬茶的招牌挂了出来,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档是独特的湾区烟火。
银匙钻进柠檬茶里,搅动起泛着淡淡的落日余晖。
这是秋的味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