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交流不畅?只因是“道理”的复读机而不是“情感”的穿衣镜
朋友华姐这几天极其恼火,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跟孩子之间已经不喊不会说话了。通常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你在干什么?”“没干什么。”“你要去哪?”“不去哪。”“你到底怎么了?”“你烦不烦啊?”
华姐说每次她都提醒自己不要发火,不要发火,可最后还是以忍无可忍,火冒三丈为结局。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几年前还听话懂事的小宝贝,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无法沟通的小人鱼。
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难道是孩子不需要我们,不爱我们了吗?当然不是,只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的内心世界会越来越复杂,不是他不想和我们沟通,而是家长普遍缺乏对这一时期儿童心理的正确认识,导致交流的错位。
在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经典教子书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作者提出父母和孩子交流时,常常会陷入三个误区:
一、不理解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我们通常觉得孩子的问题很简单,很直白,甚至有些没有必要问。可事实上是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其实背后都可能有着另一层深意。
我儿子三岁时,第一次去幼儿园。我和他妈妈陪着他,都很不放心。当他看到走廊墙上挂着的那些小朋友的绘画作品时。他问妈妈,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啊?我跟他妈妈都感到很尴尬,觉得冒犯了身边的老师。他妈妈赶紧对他说:“这些都是幼儿园小朋友画的画,不应该说他们画的不好。”
陪同我们的老师却并没有介意,相反还笑着对他说:“在这里,不用一定要画出漂亮的画,只要你想画,画成什么样都可以。”
儿子听完,脸上露出了放松的表情。他得到了自己隐藏问题的答案,这里是安全的,画成什么样都不会受到责罚。
你看,孩子的问题虽然简单,其实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内心真实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也并不一定是他故意要隐瞒。孩子毕竟是孩子,他还做不到全面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通过一些朦胧的提问去感知。
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仔细去体会孩子问题中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弦外之意,只有做到这一点,交流才能够真正赢得孩子的喜爱。
二、不能体会孩子面临的困境
大人往往对一些事情司空见惯,却不知道这些事情对孩子来说非常困难。
在儿子要升小学的时候,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打算为即将到来的学业先打下一个基础。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他们班的小朋友经常会突然就再也不来幼儿园了。
有一天,儿子闷闷不乐的对他妈妈说:“侯帅以后不来了,我再也见不到我的好朋友了。”
妈妈:“没关系,以后你还会认识其他朋友的。”
儿子:“那我现在没有好朋友了。”
妈妈:“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要学会适应。”
儿子:“哦。”(不高兴,要哭)
妈妈:“你都要上学了,还动不动就要哭?”(提高了音量)
儿子扭过身去,跑开了。
对于大人来说,,从一生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的朋友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朋友,没有必要这么重视。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分离却是他不常见的情况。这种对事物的不同重视程度会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三、交流时过于说教和批评。
大多数父母在试图说服孩子时,总想让孩子理解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其实,这种做法是没用的,这样做只会导致你们之间出现争论和最后的愤怒。
相对于去去纠正他们的行为,家长最先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理顺自己的感受,平复他们的情绪。很多时候,当孩子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时,他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去做正确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无意在公交车上听到了一对母子的对话,孩子正在兴奋地说着他和小朋友的事情。
妈妈:“你说话小点声。”
孩子:“我已经很小了。”
妈妈:“这是公共场所,难道你不知道不该打扰别人吗?”
孩子:……
你看在这个场景下,孩子并不是不知道公交车上不应该大声说话,而是他确实很兴奋,急着想跟你分享他的高兴。如果这时能够恰如其分的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高兴,但是现在是在车上,一会下去我们再说这个话题好不好?我想用不着你提醒,他就会安静的改变喧哗的行为。
知道了上面三个交流中的误区,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去改善不良的沟通状况呢?
一、沟通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要针对事件暗示的联系。
要尽量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在你们相互提问时,要多想想,问题背后是否还涉及其他的想法。把单一的问题融入到现场的情景当中,正如对幼儿园图画的评价这个例子。和孩子的交流,家长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事件的探讨上,还应该尽量深入事件的互相关联中,发现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
二、不急于反驳他的想法,而是理解他的感受。
当孩子处于消极的情绪中时,他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不论是有建设性的意见,还是严厉的批评,都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行为不当,或者是想法过于消极,那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在对话中表达出对他们情绪和感受的理解,而不是一遍遍重复正确的道理。
不幸的是,不论我们大人还是孩子,其实都没有敞开心扉的习惯。说得更极端一点,有时我们也想敞开心扉,却做不到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为家长,我们一方面要练习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练习帮助孩子说出他内心感受的能力。
比如孩子放学后对你说,同学们都说我真笨,什么题都做不好。这时你该怎么回答他呢?
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不会这样说:“是的,你确实挺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不就是应该这样这样嘛!”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直接训斥除了只会降低他的自信外,没有什么好处。可是,如果你去驳斥他,或者给他说一点肤浅的意见,比如说,“不是这样的”,或者说“别怕,如果你再多用一点功,就会变聪明一点的”。你觉得这样有用吗?
其实也没有什么用。这种好意只会伤害他的自尊。他的内心应该会这么想,“爸爸,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但是我还没笨到把你的话当真这个程度。”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情感上理解他的感受,并且把这种感受清楚的说出来。让你的孩子体会到你的共情,就是这么一小点感受就能给他改变的力量。
比如可以说,“这些题目确实很难解答”,“哎,你考试时一定特别难熬”,“你一定担心不及格,担心我们会对你失望吧”等等。
通过这些话,如果能够让他们继续敞开心扉跟你聊一聊,你总会找到鼓励他们的时机,告诉他们在你眼里他是多么的优秀,只是他还没有认识到而已。
想想我们自己在考砸了后,最想听到哪些安慰的话,你都可以对孩子说。可能这种对话一时还改变不了孩子的想法,不过肯定已经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也可能是他仍然会觉得自己不聪明,但是,他会觉得有这样的爸爸真是幸运。相对于那些理性批评和建议,这些他自己产生的想法对于战胜困难,更有价值和帮助。
三、不害怕被否认,让孩子明白人的感受本来就是矛盾多样的。
孩子爱我们,同时也恨我们。这听上去有些矛盾,但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对于父母、老师以及任何可以管教他们的人,孩子都会产生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人性本就如此,有爱就会有恨,有尊重就会有嫉妒,有成功就会有担忧。所以家长不要害怕孩子表现出对你的不友好,相反还要告诉孩子,这种矛盾的情感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的,是可以被理解的。
感受不会受到批评,只有现实的行为才会受到谴责。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孩子混乱的情绪能够被理解,那么他们就能很友好的表达这些情绪。
事实上,这种复杂的、矛盾的情感,正是困扰孩子和我们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让孩子明白,忠于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当他感到害怕时,不要对他说你是男孩,没什么好怕的。当他感到痛苦时,不要让他微笑面对。对孩子来说,明白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才不会陷入一团糟的现实状况中。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都感受过困惑、批评、挫折和伤害。没有人希望别人再对我们指手画脚,喋喋不休。孩子也是一样,不要总像复读机一样在他耳边重复道理和评价,而要像穿衣镜一样,通过自己不断反馈出他的情感状态,给他本人提供机会自发地去修饰和改变。
用关心替代说教和意见,用理解重新定义交流的基调。一旦父母传达出了我想尽量去理解你的感受时,这其实已经向孩子说明,我相信你自己有能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沟通氛围。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