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山东:敢叫板章丘铁锅,你见过这么结实的马扎吗?
齐鲁网济宁金乡3月20日讯 马扎,大家都不陌生,它作为一种简单易携带的坐具,时刻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马扎大都造型单一、材质普通,有的甚至坐几个月就出现裂缝,甚至坏掉。而济宁金乡县兴隆镇的马大爷,把和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马扎赋予了新生命。马大爷从20岁开始,就跟着师傅学习木工活,后来他专心研究马扎制作,一做就是50多年。
从“私人定制”到研发新产品 马扎手艺备受青睐
“不仅美观,最重要的是更结实更耐用!”马大爷自豪地告诉记者,由于他手艺好,从刚开始做马扎,他就走的“私人定制”路线。即使从不去街上吆喝,他做的马扎也能供不应求。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马大爷开始钻研新的产品。而这些新产品便宜的能卖到50元一个,精细的能卖到100多元 甚至1000多元。
从基本款马扎,到刻有花纹的精致款马扎,再到改良以后的座椅式马扎,马大爷这里,应有尽有。这些马扎都是马大爷一遍遍校对,再进行反复修正才做出来的成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大爷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与时俱进,研究出更多款式的马扎。从外观上看,这些马扎更加精美,也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但是外观的改变始终离不开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结实耐用!
马大爷自豪的告诉记者:“有的马扎坐着没有多长时间,这个榫就拔出来了。我的马扎,不管做多长时间,就是做烂了,这个榫不会拔出来。”
建生产车间 马扎手工升级为机器批量生产
做马扎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榫和卯的连接处,榫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而这最关键的技术往往才是最考验手艺人的。对此,马龙祥老人告诉记者:“像这个榫。尤其这个榫。这个表面上手工做的不如机器做的。但是榫机器做的不如手工做的。现在我是用的什么?我是用的传统手工的那种技术,用机器去给他代替的。主要就是榫的那个地方。表面上的话,手工真的没有机器做出来光滑平整。”
2015年,马大爷建立了自己的生产车间,他进了几台设备,根据自己的手工活经验,对机器进行反复调试,将老技艺糅合进机器中,批量生产马扎。以前一天只能做两个,而现在一个人一天就能做出三四十个马扎。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机器和手工取长补短,互相借力,生产出更结实更美观的马扎。从选材到制作,每一步都非常讲究。
小马扎插上电商翅膀 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在兴隆镇小楼村一位村民的家里,几名妇女正在忙碌着。一个月两千多元的收入既能挣到钱,又能就近照顾家人,对于这些家庭主妇们来说,实现了她们的最大价值。马大爷的马扎生产车间建立起来以后,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
现在,马大爷已经把手艺传给了他的儿子马磊。马磊和他的媳妇郝美丽完全负责马扎的生产研发和销售,2015年,郝美丽在兴隆镇电商创业服务平台的帮助扶持下,开设了一家网店,专门销售自己家里生产的马扎。通过电商平台,她的马扎销往了全国各地。
2017年10月份,一星期之内他们通过电商平台就卖掉了4000个马扎。谈及下一步,马家希望将自己的马扎做大做强,并创立自己的品牌。郝美丽说,“商标注册正在进行,把咱的产品做成很正规化的那种。咱的工人发扬工匠精神。把咱的产品做得更好,更结实耐用,更美观大方。 ”
编后:小小的马扎也能创造出财富,将自己的老手艺和机器生产相结合,既能保留住传统手工艺,又能批量生产!老马致富不忘乡亲们,带动乡亲们就业,共同致富,我们也要为这种精神点赞!
闪电新闻记者 戴威 林溪 济宁金乡报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