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养鸡必备
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以发热、腹泻、颤抖和极度虚弱为主。本病主要具有发病率高、并呈现“一过性”特点,发病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死亡率达到高峰,之后死亡逐渐下降,耐过鸡获得免疫力。
本病是不仅引起感染鸡的直接死亡,还可以导致鸡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使疫苗接种无效或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强,给养殖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情况下仅鸡感染,不同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主要发生于3~5 周龄的鸡,3~6 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感染时一般呈隐性感染,但近年来11~19 周龄的鸡也有感染发病,一般比较温和,死亡率较低。
2 临床症状
幼龄鸡感染时多为急性,经过2~3d 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发病初期可见雏鸡啄自己的肛门,随后发生精神萎靡,不愿走动,食欲减退,畏寒喜暖,羽毛蓬乱,排白色水样稀便,粪便中混有白色的尿酸盐,后期病鸡脱水、极度衰弱而死亡。
3 病理剖检变化
病变为胸肌、腿部肌肉呈刷状出血,法氏囊在发病初期因为水肿、出血而明显肿大,可以达到正常的2~4 倍,严重病例法氏囊呈现黑色的球状,腔内有渗出液,在病的后期法氏囊萎缩。胸腺轻度肿胀,有出血点,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肝脏和肺脏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4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就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在日常饲养中,雏鸡在3~6 周龄时,鸡群突然出现大量鸡表现精神萎靡,翅膀低垂,排白色水样稀便,发病鸡数量大而且死亡率较高,一周后又很快缓解,结合病理解剖变化,基本可以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5 防制
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在发病初期,卵黄抗体和高免血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病重点在于预防,在育雏前,对育雏室、育雏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消除传染隐患。
其次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目前在我国常用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活疫苗有弱毒疫苗、中等毒力疫苗和中等偏强毒力疫苗,由于中等偏强毒力疫苗免疫后,雏鸡排出的病毒会在环境中长期存活,污染环境,容易感染下一批雏鸡,所以,在非疫区不主张使用中等偏强毒力疫苗。
实际饲养管理中,主要应用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进行免疫。
首免应在母体抗原水平较低时进行,一般在雏鸡10 日龄左右,经过2 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种鸡群还需要在18~20 周龄期间用灭活疫苗进行一到二次的加强免疫。做好日常的环境消毒工作,杜绝与育雏无关人员进入育雏室。确保无外源性传染源进入育雏室。
如有其他关于养殖的问题想与小编交流,可添加关注小编的微信公众号(珍诸堂),欢迎随时订阅小编头条号。
精彩回顾:鸡场干货,鸡支原体病由支原体与鸡大肠杆菌病混感的治疗方案
犹如囚笼般的 猪场限位栏 都给猪带来了哪些伤痛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