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副3-4千价位入耳式耳塞对比横评:IE80S、IQ Pro、K3003、SE535
作者小白
起因是我今年以来写过两篇入耳式耳塞的评文,一篇是德国极致IQ Pro,一篇是森海塞尔的新品IE80S。
然后就有网友问我和价位相近的老戏骨SE535、K3003等耳塞相比如何?这几个耳塞说起来都是“大牌”,不是那些小众耳塞牌子,价格也相差不太远,都在3千不到-3千多的范围,我花了点时间对比了一下,在这里提供一点个人意见。对比时的音源,用自己的iPhone 6S(包括加持Naos小解码),自己常用的美国Echobox Explorer小酒壶播放器,还有最新到手的最终版Hifiman R2R2000“太子”。
四副“大牌耳塞”的基本情况:
1、德国极致IQ Pro。圈铁结构耳塞。注意这是德国极致最好的耳塞了,我问过德国人是否近期有推出更高级耳塞的计划,回答是没有。可能极致还是更关注头戴耳机。同时注意IQ Pro还有个民用版的兄弟产品IQ(没有Pro后缀),价格更贵、外表更精美漂亮。这里只谈专业版IQ Pro。
2、德国森海塞尔IE80S。这是新品,最近刚上市,取代之前行销多年的IE80。是森海中价位的主力入耳式耳塞,动圈结构。
3、奥地利AKG K3003。最早的著名圈铁耳塞之一。上市价格高达万元,奥地利手工制作,后来价格不断下探,特别是Made in China之后,价格下探到3千多元,为上市价格的1/3。对了,AKG这个牌子现在和奥地利真的没什么关系了,其在奥地利的产品研发中心不久前也被关闭了。自从被美国哈曼集团收购之后,这个牌子就在从专业老牌走向“消费品品牌”,我觉得未来可以归入美国消费级品牌了。
4、美国SHURE SE535,经典老牌的三单元动铁耳塞。其实,多单元动铁耳塞,真的是从SHURE开始兴起的,它是这个圈子的真正元老,记得当年两单元动铁设计的SCL5,卖价3千多,绝对是十几年前高大上的耳塞高档货。后来的SE530开创三单元动铁结构(最早型号是叫E500),再到后继者SE535,一直做到现在,虽然从当年的领先者变成“古典级产品”,但老戏骨这个称谓,没得跑。
因此这四款耳塞里,涵盖了纯动圈、圈铁、三单元动铁这么三种形式。耳塞也就这三种形式了。
试听耳塞加入了顶级随身音源Hifiman R2R2000“太子”。这不是工程版了,已经是最终定型。这部体型小巧、R2R解码音质一流的机器,耳机增益分为高低两档,我设置为低增益,驱动耳塞足够。低增益以较低的放大倍数换来极低的底噪和更细腻的声音,驱动耳塞时推荐使用。
怎么开始写这四副耳塞呢?我想先从灵敏度的这个问题写起。我们知道耳塞的灵敏度都是普遍较高的,但细分起来还是差别不小的。这四副耳塞虽然都标着很高的灵敏度,但实际聆听下来,灵敏度最高的是K3003和SE535,而IE80S灵敏度不算耳塞里很高的,大致中等;IQ Pro则是相对灵敏度最低的。
耳塞灵敏度太高会带来一个问题:变成“底噪探测器”,很容易听到播放器、耳放的底噪。举例来说,K3003和SE535这两个耳塞,直接插手机还OK,如果加持Naos,就有可闻底噪了。是Naos有问题?不是,它搭配IE80S和IQ Pro就很安静。“太子”的情况同样,插SE535和K3003就有一点可闻的底噪出现,有些人对底噪比较敏感,那么聆听时可能觉得有一些干扰。IE80S和IQ Pro则由于灵敏度低些,基本没有底噪干扰,无论是手机+Naos还是太子播放器。
耳塞的灵敏度高带来什么好处呢?显而易见就是容易推。其实,所谓“容易推”,精确地说,是“容易推响”。比如SE535和K3003确实都非常容易推到足够响度,插在我的iPhone 6S上,音量还无须开到一半,已经很响了。稍微再开大声,就开始吵耳了。在手机上,推这两个高灵敏度耳塞,我都不建议加持Naos,因为第一,上去后有可闻底噪了,第二,上去后声音更冲、更跳了,不耐听。音量开了一点点就已经很响亮,根本没法开到一半。有一种用大功率放大器推高灵敏度喇叭的感觉。
灵敏度很高的耳塞,就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它很容易推到很响,插在手机上就轻易很响,但是,手机能提供很好“音质”吗?并不能。实质上它们在手机直推时声音往往是太“跳”而不够沉稳与耐听的。如果插耳放,那么控制力会提高,但容易有底噪;而且这类耳塞很忌讳推力/增益太大的耳放,随时会“过推”。
我个人觉得这类灵敏度超高的耳塞,是有点“ZUO”(难搞)的。其实我觉得从手机直推升级为“小酒壶”或“太子”直推,声音上得益最多、音质提升最多的,是K3003,它需要那种细节表现力很好、声音很细腻的播放器,但是,偏偏在很多播放器上都出现底噪了。所以我说比较难搞。
IE80S和IQ Pro灵敏度相对较低,所以无论是手机、Naos、播放器,都能表现得很安静,反而是容易相处的。
从声音的性格上讲,圈铁耳塞里的经典作品K3003是特别有意思的一款。它体现出一种现代派的、高清风格的、年轻化的声音,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是完全可以解释的。其实,K3003的声音并不符合很多老烧的口味。记得甚至在刚上市的时候,就有老烧在我面前批评它的声音:太薄、太亮、衔接有问题。我听了听,表示认同这些说法,但是,我也相信很多年轻人、数码党是会喜欢它的。它的声音简单说就是低音猛节奏感好、高音透彻高解析,高低衔接虽然有点问题但是高音的音色够婉转、有特色、不直楞,在某些人听来会觉得有一种“贵气”(特殊的音色质地)。
按照我的口味,K3003在手机直推时是不好听的,声音太hi-fi化,高低夸张明显,是一种偏流行、偏高清的、不够安定耐听的调声。但我承认如果我年轻20岁,可能被这种一耳朵惊艳的声音所吸引。然而历经这些年的阅历后,我很快就能“看透”这种声音。长时间听,K3003是不够耐听的,声底确实有些薄,频段衔接上也肯定是存在一定脱节,类似于那种把EQ调成元宝型的后果。
如我前述,K3003在“小酒壶”和“太子”能随身播放器上,比起手机,声音品质提升显著——主要是更细致和耐听——但可惜的就是存在底噪了。这是它太高的灵敏度带来的问题。
在我的耳朵听来,美国SHURE的老戏骨SE535虽然价格比K3003便宜很多——无论是上市价格还是现在的价格——但调声上都要符合我口味。它的声音三段更为平衡,高频虽然比K3003黯淡很多,不象K3003那么突出高频段的细节(图像加锐的效果),但沉稳耐听很多。当然我绝不是说SE535的高频有多好——毕竟只是这个价位的耳塞——但它至少在声音的基本平衡度上做得很好。
SE535也存在灵敏度过高的问题,手机直推非常容易响亮但又发挥不好,上Naos或播放器就伴随一点底噪。除此外,它的主要特色是中低频很不错,包括人声方面有独到的表现,音色带一点SHURE式的染色——有些人会形容为“音色略油”——低频下潜不是很深,也不是非常结实,但有种松软感。
森海塞尔的IE80S,这是一个老戏骨系列产品的2018年新款,我特地写过一篇介绍。比起前代的IE80来,它确实声音变得更为“现代感”和“年轻化”了,同时,与其他几副耳塞相比,声音仍是富有个性的。
IE80S总算是没有K3003和SE535身上的灵敏度过高产生底噪的问题了。手机可以加持Naos,或者放心地用“太子”直推,没有什么底噪。它声音的突出个性,是一种小资化的清新优雅软调声音。其实很容易发现IE80S声音方面的薄弱环节——放钢琴就说明问题了——它的声音偏软,钢琴的音粒不够结实和饱满,呈现一些软和缩。但是人声和小提琴就音色带一种油润感,很小资化地优雅,有些人可能还会觉得“甜美”。在素质化的钢琴和韵味化的小提琴这两者之间,IE80S明显地偏向后者,我觉得可以把它归入一种“韵味塞”。
IE80S的低频是可以靠耳塞上的一个微型拨盘去微调的。喜欢强调低频的爱好者也许会去增强一些低频,觉得默认状态下低频“不多”,但我觉得很多烧友就是默认不强化低频聆听的。强化出来的低频只是增加了量感,并不会提升低频的素质和分析力。
极致的IQ Pro这个耳塞是颇令我觉得反常和讶异的。我在写文章介绍它的时候就提到了——在耳塞里继承了AKG经典监听耳机声音的,绝不是AKG K3003那种时尚化流行化调音的耳塞,而恰恰是这副出自似应擅长流行音乐耳机的Ultrasone。其实准确说,很多老极致耳机是调音偏流行、金属的,而近年的新极致声音渐趋杂食。
无论如何,IQ Pro在我听来有着类似经典老AKG监听耳机的中性无染、结实安定。虽然它是四副耳塞里灵敏度相对最低的一副,手机直插需要开到超过一半的音量刻度,但好处是声音非常安定稳重,加持Naos简直是天作之合,毫无底噪,凝聚力和力度提升明显。它的声音在钢琴和小提琴之间作到了不偏不倚、非常中正和持重。整体平衡度很好,结像的凝聚性和厚度很好,虽然高频和SE535类似有些偏暗,但低频的结实、下潜和一致性可说是几副耳塞里最好的,没有松软、膨胀、或加重感。
简单说,如果倒回去20年,也许我会一下子被K3003所惊艳和吸引,但在这些年的听音阅历之后,我觉得IQ Pro的声音是整体听起来最舒服耐听和中正的。它没有IE80s的韵味,没有各种好听染色,但适合作为伴侣长期聆听,也确实可以作为Pro监听用途,Pro这个名字没有叫错。
IQ Pro为主听、IE80S小资韵味塞为“甜食”,是我的选择和建议。如果是在手机上聆听,推荐Naos“西装搭配”。IE80S同样会得益于Naos的驱动。音乐类型上说,这两副耳塞也都是很杂食的。K3003明显偏向流行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4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