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作方式和品类中,看康雍乾时期宫廷漆饰家具,究竟有什么特点
前言
长久以来,对于我国家具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所谓的“明式家具”这一艺术性概念,而漆饰家具很少有人问津。
而从文物学研究的角度而言,与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硬木家具相比,漆饰家具有着工艺更加复杂、纹饰变化的幅度更大、纹饰更新速度更快等特点,更具有断代的准确性。
一、康雍乾时期宫廷漆饰家具的制作
有清一代,宫廷家具大多由内务府负责制作和采买,少量由地方官员进贡或承办。而这些家具制作过程或贡御细则都有详细的记录。如今这些记录大多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明代为服务宫廷日常生活专门设立“十二监”来管理皇室内务,其中宫廷漆饰家具多由“御用监”和司礼监下设的“御前作”来制作采买。
入清以后,皇帝设立内务府来代替“十二监”以管理宫廷一切日常事务。其管辖内容涵盖皇室日常起居、财务收支、工程缮修、器物制造、租赋房税、祭祀牺牡、典礼司仪等诸多方面。其中,直接与宫廷器物制作相关的机构便是内务府下设的造办处负责的。
除去造办处各作日常为宫廷制作器物之外,清代还承袭明制,在江南的江宁、苏州、杭州三处设置织造局,为皇室在江南织造各类御用丝织绸缎,兼以制作、采买宫廷所需其他物品。
地方官员的贡礼也是宫廷家具不可忽视的一大来源。这种进贡机制意在拉近皇帝与臣下的距离,同时也是臣子表明忠心的契机。康熙时期,皇帝对地方官员的进贡有着明显的限制。
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对进贡人员的限制,多为宗室亲贵或封疆要员,也涉及各地钞关监督,但整体人数很少。
对进贡物品的限制,常见的多为粮食瓜果及地方特产,其余物品并不多。且康熙皇帝并不会照单全收,一般挑选几件留下,其余驳回并嘱咐“以后勿再寻觅。”因此这种进贡中漆饰家具还相对较少。多为三大织造所贡。
家具制作流程属于皇帝传命所做,被称之为“命活”。而在日常皇帝非传命之时,造办处也不会停工,由内务府管理人员酌量制作活计。
其中就有为重大节日或庆祝、纪念活动如万寿节、年节、端阳节时制作应景的“节活”进献。
单色漆又名一色漆,是指家具表面髹饰单一的漆色,是我国传承最久的一类漆饰工艺。
1978年浙江余杭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距今约七千年的朱漆木碗便是用此工艺制成。及至明清,宫廷家具所髹饰的单色漆主要涵盖黑漆、朱漆、绿漆、紫漆、金漆家具等。
只不过造办档案提及的“黑漆”“朱漆”等应指所制器物地子的髹漆漆色,绝大多数都与其他漆饰工艺连用,而非一般单色漆家具。
描绘类漆饰技法包括描金、描漆、描油类。即是以髹饰后黑漆和朱漆的器物为地,用不同材质勾勒描绘出各式图案纹饰。描金用得是泥金,描漆用的是不同颜色的彩漆,描油用的是以不同颜色的桐油。
清宫宫廷描绘类家具中描金最为常见,描漆、描油多见于家具的局部装饰。
填嵌类最常见的便是填漆,即是趁髹漆还未完全瞭干之际,用竹刀在平滑的漆面剔出各式图案纹饰。这类剔刻出的花纹不同于剔红,多为既浅且平的阴纹,再在阴纹之内填入颜色不同的彩漆。最后晾干之后打磨推光使得二者融为一体。
如果在阴纹之内填以赤金,则被称之为戗金。单纯的戗金工艺根据漆面黑红底色的不同称之为“黑漆理戗金”和“红漆理戗金”。
与填漆连用的戗金工艺则被称之为“填漆戗金”。此外,菠萝漆、犀皮漆也属于填嵌类。
雕漆类是指在家具表面均匀地刷上若干层漆。使其表面堆起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的厚薄取决于所剔刻花纹层次的多少。
趁漆面还未干透之间,用竹刀剔刻出深浅不一的花纹图案,使其呈现出一种立体的浮雕效果。根据髹漆漆色的不同还可分为剔红、剔黑、剔犀、剔黄、剔彩等等。
清代宫廷镶嵌类家具初期主要以嵌螺钿和百宝嵌为主。二者皆是在以黑漆或朱漆为底,镶嵌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各式图案。
二、康雍乾宫廷漆饰家具的品类
谈起明清家具的分类,大部分都是指所谓明式或清式家具的分类,它们大多按照木材材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诸如紫檀家具、黄花梨家具、红木家具等等,抑或是按照风格和产地的不同分为广作家具、苏作家具、京作家具、晋作家具等等。
而宫廷的漆饰家具由于木材材质由于上漆后不易辨明,且主要是由宫廷造办处承做,因而以上两类分类方式并不适合。
传统的宫廷漆饰家具主要采用两种分类方式,第一类是按照漆饰工艺的不同分为素漆家具、雕漆家具、描金漆家具、罩金漆家具。填漆家具等等。
第二类是按照家具功用的不同分为椅発类、床榻类、桌案类、柜橱类、其他类。前者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同一工艺的家具进行归纳,便于找出工艺特征,后者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同一功用的家具梳理可以看到发展的轨迹。
坐具在宫廷家具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类,大多为椅凳而宫廷的坐具常常会根据不同地位、不同场合会在形制上有所区别。大体而言,椅类较凳类使用的场合更为正式,同一场合使用椅类的等级较凳类高。
明清时期的桌案类不仅包括桌类和案类,还包括广义上可以作为承具的台、几、和坑桌等等。
桌类一般是指上有平面,四角有立柱形腿足支撑的承具。形状不一,可以呈方形,也可以是长条形,亦或是圆形。
案类为长条形,四角也有腿足支撑,不过腿足一般都在案的两头缩进一些的位置。
圆桌是室内常见的陈设家具,属于活动性家具,用于临时宴客。半圆桌又称“月牙桌”,一般成对摆放。既可拼合为一个圆桌使用,也可以分开作为陈设桌具使用。
炕桌是古人床榻或席地时常用的矮型承具。造型既可以模仿桌案,也可以师法几凳。
柜橱类泛指可以作为存贮功用的家具,常见的以柜橱为代表。所谓“柜橱“即是用门开关的长方形结体的大型家具。
亮格柜这类柜具起源于明朝后期,一直盛行到乾隆时期。并不是用于贮藏衣物,而是陈设在书房、厅堂用于摆放书籍或古董珍玩所用。
屏风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用于内部隔断或挡风所用的家具,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是作为一种象征身份和等级的器具。
三、康雍乾时期宫廷漆饰家具的分期
宫廷漆饰家具经过有明一代的发展,逐步形成属于自身的一套制作流程和发展轨迹。入清之后,一方面,宫廷漆饰家具继承了宋明以来颜色纹饰以及制作工艺,另一方面也开创出独特的风格面貌。尤其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盛。
不仅漆饰家具的制作规模和涵盖内容超越明代,而且还出现一些新的融合品种和技艺。
清顺治至康熙中期的家具制作工匠还是天启、崇祯朝的匠人,其风貌当于明代晚期相去不远。而进入康熙朝,便开始出现了带有确切年款或有时代信息的家具。
乾隆中后期至嘉庆早期,随着硬木家具成为宫廷家具的主流,漆饰家具的制作开始大量减少。同时,宫廷漆饰家具的制作中心也发生转移。乾隆二十年以后,造办处逐渐以硬木家具为主要制作方向,根据档案记载除去雕漆和填漆之外,基本不见其他漆饰工艺独立制作的大型家具。
造办处油漆作主要任务为制作小件盛放珍玩的箱匣和修理前代所遗的漆饰家具。而苏州织造处主要承接填漆类家具和小型的雕漆家具,而扬州则承接以玉周铸、嵌珐琅、雕漆等为主的大型家具。
至嘉庆初年,苏扬二地不再继续为宫廷制作各式漆饰家具。这一期则于简练之中注重变化,用色也更加协调雅致,并且增强了装饰意味。器物造型一方面在原有型基础上,在牙板、牙头、桌面和腿足间的高束腰和托腮处、器座、底足都加入大量雕刻,另一方面又涌现出像帽架、穿衣镜、靠背等新种类的家具。
纹饰图案种类也较上期有了明显发展,除了云龙纹、山水风景和花鸟之外,人物故事、神话典故和各式新颖别致的锦地、锦边开始出现在漆饰家具上。
这一时期整体风格秀丽典雅。以漆饰工艺而言,这一时期主要涵盖描金、金漆、填漆、嵌螺钿、雕漆、湘妃竹与漆艺的结合、紫檀木与漆艺的结合等等。
日本漆器进入中国,并不是在清朝,而是在明代,只不过明代并不称它“洋漆”,而是叫它“倭漆”。这种漆器的最大特点是在漆身装饰有描金图案,在日本称之为“莳绘”。
这种技法并不是日本独创的,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描金漆器的制作技法。但这种技法一直不是我国漆器制作的主流,几近失传。
两宋时期我国同周边国家海上贸易日益发达,这类日本漆器作为两国通好的贡品和交流贸易的商品,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和喜爱。
总结
从先秦至明清,漆饰家具一直是我国传统家具的主流。宫廷漆饰家具则代表着漆饰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康雍乾时期作为漆饰家具发展史最后一个高峰,其对我国家具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