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二十大」记忆桓台民俗篇 •丧葬习俗(一)
丧
葬
习俗
桓台域内,丧葬的习俗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同一时期,不同阶层又有异同。纵观丧葬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20世纪70年代及实行火葬之后至今。这三个时期办理丧葬虽然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主要的环节仍大致一样,如报丧、穿寿衣、停灵、指路、落门、收殓、拜祭、出殡、落葬、谢客等。因此,我们介绍时仍以办理丧葬各事件的先后顺序予以简介,但这里所介绍的是大众层面上的丧葬,对于特殊的丧葬,如封建社会时期的大地主、大商家、大官员等人士的丧葬自然与众不同,老百姓称其为发“大丧”。
报丧
花枝春满等风来
一平一仄两个简洁而普通的音节,深深地镶嵌在中国辞海里,似乎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庚,我无从考证,山水,在中国已经驻足了多久?也许我是一个过于传统或民族化的人,我以为,山水之于中国,犹如血脉和生命般不可拆开。设想,我们广袤的古大陆上若没有山之巍巍,水之汤汤,那是何等的憾事?
向亲朋好友报丧
按习俗向各类亲戚报丧有严格的规定:首先是外祖父家,必须在确定好出殡时辰后,第一时间由亡者后代中的年长者身着孝服亲自前去。其他亲戚可酌情安排相应的人员去报信。但无论何人采用何种方式报丧,都要说清出殡的具体时间。
亡者若生前有供职单位,通常安排专人持家人写的讣告前去告知单位领导,对亡者的生前好友可酌情采用不同方式报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现在多以现代化的通信方式——电话报丧了。
出殡前事项
择定出殡日期时辰
择定出殡的日期时辰是丧事中最重要的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按民间习俗,有儿女的六十岁以上逝者一般第三天出殡;有孙子辈的七十岁以上逝者一般第5天出殡;有重孙辈或八十以上逝者一般第七天出殡;五世同堂逝者的丧事称为“喜丧”,一般为九天,有的还放鞭唱戏。但遇特殊情况,亦可不按上述期限。如家境贫寒的,可当日出殡;死者咽气时辰占了“凶”时的,可根据阴阳先生判定的破解时辰出殡。因据传说,死者咽气时若占了“凶”,家庭则必遭大灾难,例如死者诈尸;犯“双棺”(连死两人)等。所以,主办丧事的管事者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人找阴阳先生根据死者咽气时间,判定是否占了“凶”日“凶”时。若占了“凶”,怎么破解。破解的重要途径通常是在死者身上画“符”和择定合适的出殡落葬时间。民间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某穷人家的长辈死了,死的时间为“亥时”。因家境一贫如洗,想天明让老人入土为安。赶紧找到阴阳先生择定出殡时间,可阴阳先生反复查证,确定第二天不能落葬,最早要到第三天午时。这家的女主人得知阴阳先生判定的出殡时间后,瘫坐在了地上,冲着死者哭叫起来:“他爹啊,你怎么死在这个时候?今日埋不了,明日埋不得,等到后天让你入了土,咱那一亩地就没了。”可见,民间对出殡时间是看得多么重要,宁可卖掉赖以生存的土地,也不可违背“择定的出殡时间”。这实乃是封建迷信长期灌输于百姓的悲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推翻了剥削阶级,消除了发“大丧”,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实行火化之前,丧期一般是1-3天。意外死亡的年轻者一般当天发丧,实在忙不过来的就第二天发丧;亡者为高寿老人的,一般安排三天。
近几年,国家号召“厚养薄葬”,统一实行丧期1-2天。即能当天发丧的尽量当天发丧;实在忙不过来的,可安排在第二天发丧。并且村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专门负责丧事的安排。
整理遗容
为死者理发,刮脸,净面,净身,剪手脚指甲,有的还为死者简单化妆。在千百年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些事情是由家人亲自来做。现在,殡仪馆实行“一条龙”服务,这些事情都有专业人员负责了。
穿寿衣
一般确认人死亡后,家人要趁躯体尚未僵硬为其穿上寿衣。穿寿衣的一般讲究:先烧纸钱,并告知亡者要为其穿寿衣了。接着为亡者穿寿衣,亡者为男性长辈的由长子为其穿;死者为女性长辈的由长儿媳或女儿为其穿;死者是年轻夭折的一般由父母为其穿衣。亡者是长辈且高寿而故的,一般子女们早就提前为其准备好寿衣了,其寿衣一般要凑足“四季装”;若亡者是年轻人意外死亡的,一般临时购置。自做的寿衣,做寿衣时还有缝线不打结的规矩,意思是让亡者释怀,从容上路,不与阳间结疙瘩(仇怨)。
停灵
停灵就是给亡者穿好寿衣之后,将其移到灵床上,由亲人守护,供亲朋好友前来吊唁拜祭。在封建社会亡者的家境不同用的灵床不同。有钱有势的大家主租赁专门的灵床,美观大方;一般百姓通常是用两条凳子搁上一扇门,门上面铺上一床褥子。给亡者穿好寿衣后,先拿一根秫秸从亡者身上横向扫过,接着,从屋梁上扔过去,然后用刀割断,放到灵床底下。意思是从此亡者与人间阴阳两断了。接着,将亡者移到灵床上,让其仰面,口中含一硬币,用黄表纸盖上脸,两脚用一白线拢合。有彩衣的盖上彩衣。在灵床前放一小桌,桌上放一碗米饭(倒头饭),碗用黄表纸包了,插上一双筷子;点一长明灯;放一香炉,插三炷燃香。灵床前放些柴草,供亡者后代守灵期间席地休息。
指路前的准备和贴殃条
把亡者移上灵床后,由助忙的人们迅速帮助烙打狗饼子、福锅饼(祭祀食品)、备好指路用的纸马、纸糊牵马童子、长钱两串、写好殃条。殃条内容为:殃出吉时,吉时出殃,殃出西南一丈八尺高原化为清气腾空而去。殃条写好后贴在灵室迎面右边的门框上。
指路
一般将亡者移到灵床上后,就举行指路仪式。所谓指路就是指引亡者从阳间去往阴间。
在亡者停灵的屋门外,放一张方桌,由亡者的长子(特殊情况下由亡者的财产继承人)站在方桌上,手举一头绑着燃香的扁担,朝西南方向高喊着对亡者的称呼:“××啊,上西方路吧!”每喊一声,用扁担在桌上撞击一下,喊三遍撞击三次后,孝家跪地放声痛哭,并有助忙者在院门外的路上将事先准备好的“倒头马”(纸马)和纸糊的牵马童烧掉。
落门
如果亡者是家中的顶层长辈,指路之后,就安排帮忙的乡邻,帮助“落门”。所谓“落门”就是在院门、院内正房和各屋门以及亡者直系后代的这些门上贴上大约宽5厘米、长30厘米的白纸条,以告知众人家中亡长辈了。若亡者虽为长辈,但家中顶层长辈还健在,就不能“落门”。因按习俗“一朝白纸落门,三年不贴春联”。
穿孝服
人亡故后,其子孙后代及妻子儿女都要穿孝服。男的穿白色长袍,白色裤子,用麻绳扎腰,扎裤脚,鞋上用白布裱前半截,头上戴白布码子,码子上还要缀上三绺带棉籽的棉花。女的也是全身穿白布衣服,头上披一长条白布,鞋子全部用白布裱了。孝服发丧后脱下,二日圆坟和上五七坟时再穿上。鞋子上裱的白布直到破落下来为止。
拿恩杖
恩杖又叫哭丧棒。是用四根约半米长的高粱秸绑成,再把长条白纸一面剪成梳齿样,然后,一圈一圈地缠在绑好的高粱秸上。男孝子每人一根,哭丧和请送拜祭的客人,要两手拿两头,高举过头,然后,跪地嚎哭。亡者落葬后,在坟前烧掉。忌讳的是丧葬期间,不能用恩杖碰击别人。
男孝子孝孙理发
按民间风俗,长辈去世后直系后代要于当日剃头,并在之后的一百天内不能剃头。因此,这次都把头发全部剃掉,否则就视为不孝。记得20世纪70年代,笔者在初中上学时,班里购买了理发工具,理发小组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免费为同学们理发。有一次,一位父亲去世还不到100天的同学,理发小组的同学与其又不是同村,情况不了解,看到其头发很长了,便给其理发,可刚理了一半,被其本村的同学看到了,惊讶地喊:“他爹死了还不到100天呢!”正在理发的同学恍然大悟了,马上停了下来。接下来,那同学只好戴上帽子等到了其父亲死后的100天,才把那理了一半的头理完。
搭灵棚
灵棚不是家中死了人都要搭建,一般是家中亡了长辈才搭建灵棚,尤其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对于一贫如洗的人家,即使长辈死了,也不会搭建灵棚,因为没有钱搞那份摆设。灵棚一般设在丧主院的正房门的左边,坐北朝南。过去一般用木头支架苇席盖顶,包两侧和北面。灵棚正面悬挂亡者遗像,灵棚内安放方桌一张,桌上安放亡者牌位,牌位前放四盘干菜;摆燃香炉,燃香炉中插三炷燃香;桌旁放一烧纸的火盆,以定时为亡者送纸钱。桌前铺一张苇席,供吊唁或祭拜者跪拜叩头。苇席的两侧铺些柴草,有人前来吊唁或祭拜时,孝家跪于其上痛哭,并致谢。这是一般的灵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有钱有势的人家,或社会地位很高的人逝世了,都要搭建庄严肃穆的大灵堂。灵堂内除了悬挂遗像,摆放供品、香炉外,还设有悬挂挽幛的位置,并就近设有接待处,负责接待前来吊唁的来宾,代为来宾撰写、悬挂挽幛。如索镇著名工商实业家、慈善家苗杏村逝世后,不仅搭建了庄严肃穆的灵堂,而且从灵堂到墓地沿途全部用青布搭建成了数千米的长廊。
守灵
守灵就是亡者停灵期间,白天,女孝家在灵床前守灵,男孝家在院内灵棚守灵。夜间,一般由男孝家轮流在灵床前守灵。守灵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
其一,表达对亡者的孝敬。
其二,关注香炉里燃香,每燃烧到还有一寸长时予以更换,若不注意,燃香燃尽了才更换,那是犯大忌的——叫“断了香火”,即预示后辈无人。所以,守灵者不论多少,总要安排专人负责更换燃香。
其三,来吊唁拜祭的人,一般男的到灵棚向遗像敬拜,敬拜完毕,孝家陪痛哭,并表谢意。女的直接哭喊着到灵床前祭拜,此时,由女孝家陪同哭拜,并表谢意。
其四,防止意外。民间传说,亡者停灵期间,若狗从灵床下钻了,猫从亡者身上跳了,亡者就会诈尸。传说,早年有一个开马车店的老板,无儿无女,平时身体挺好。这天突然死了,而且是傍晚死的,店里还住满了客人。伙计怕惊了客人,没有声张,摘下一扇屋门,搭了个简易灵床,把他抬上,点上长明灯,认为已经是无后的人了,也没有点燃香。然后去照顾客人去了。刚给客人们关好门,让其入睡,又来了三个人要住宿,一看还是老客。便实情实说:“客房都住满了,这不掌柜的不知怎的傍黑天时,一下倒在地上死了。我们怕惊了客人,也没敢声张。把他停在了他待客的外间,现在只有他平时睡觉的里间空着。你们还是去下一家店吧!”三人听了,干脆地说:“我们与你们掌柜也是老熟人了。他走了,我们明天要送他一程。今晚我们仨就在他平时住的里间里凑合一宿吧。”伙计一听,也无话可说了。那里间是间很窄的房子,一盘仅能睡下两个人的炕。三人只好两人头朝门口方向躺下,一人夹到两人之间,头在里面躺下。伙计安排好这仨人后,又到院子里的马棚里去给客人的骡马加草料去了。再说这仨人,头朝门口的那俩人累得躺下就鼾声如雷了,可头在里面的那人平时胆小,遇上这事,他根本睡不着。用被子把头蒙上,直留着一条小缝喘气和观看外面的动静。正在他吓得浑身发抖时,忽然看见停在灵床上的掌柜进来了,趴在靠门口的那个同伴脸上吹了两口,那个同伴鼾声停了,他用手使劲拧了一下他的腿,也没有反应。他意识到坏事了——掌柜诈尸了!他正要起身跑,那掌柜又进来了,又冲着他的那个同伴吹了两口,那同伴的鼾声也随即停了。那掌柜又回外间了,他乘机腾地蹿出房门,径直跑去,可哪知那停在灵床上的掌柜也腾地起来追了出去。那人急中生智,见路边一树林赶紧钻入树林,那诈尸的“掌柜”一急转紧紧地抱住一棵大树停在了那里。给骡马加草料的伙计,听到院子里有如飞的脚步声。加完草料,回到掌柜停灵的屋里一看,傻眼了。死了的掌柜不见了,里间里仨客人少了一人,躺着的两个怎么喊叫也不应声,用手一摸,已经死了。机灵的伙计知道坏事了——掌柜诈尸了。赶紧喊叫起所有客人,说明情况让其赶快逃命。无巧不成书,客人中竟有一人自称能捉鬼降妖,要与伙计捉拿诈尸的掌柜,让其速速入土。伙计一听,深感真是雪中送炭,立即弯腰鞠躬表示重谢。那人令伙计找来扁担一条,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包朱红色的药粉,用一支笔蘸着药粉在扁担上画了个图案。然后,收起笔和药粉,手持扁担,让伙计跟在其后,沿路寻去。当发现诈尸的掌柜时,只见其十指插入了树身足有一寸,两眼珠垂落于腮上。捉鬼降妖者便口诵降妖语,举起扁担朝诈尸的掌柜击去。随扁担落下,那诈尸的掌柜躺在了地上,垂出的眼珠也收了回去。那捉鬼降妖师又拿出药和笔,在躺在地上的掌柜胸前画上了像山一样的图案,并告诉伙计:“午时入土,不会再出事!”说罢,那高人扬长而去。
今天看来,这纯属虚幻,但在科学落后的漫长时期,却代代相传,凡家庭遇到丧事,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守灵之事,从不马虎。而且停灵期间,门口总将指路的扁担竖立在停灵的门口,预防不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