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农村老家才有提水灌溉工具,你到底见过多少?
桔槔,用一根长杆,取中点横悬在立杆上,一头挂水桶,另一头绑或挂重石,取水时把挂水桶的一头向下握,使水桶垂于井中,这时悬石的一头高高翘起,桶中装满水后,轻轻一提,悬石的一头坠下,水桶即提出水面。
戽斗,用柳斗(俗称水斗)或水桶,两侧各系长绳二条,二人立两侧协调拉绳使水斗或水桶左右摆荡,于摆荡中向低处取水扬上高处田中,其作业名为戽水。
辘轳,是一种古老的井上提水工具,辘轳的结构,一般以三根棍作辘轳腿,镶插于一段圆木做的“辘轳身子”上,组成辘轳架子,再于“辘轳身子”上横插一轴,称作“辘轳芯子”,辘轳芯子上穿圆木制成“辘轳头”,辘轳头外端置一弯木摇把,俗即称为辘轳把。将麻制或钢丝制辘轳绳绕在辘轳头上,里端固定,外端备铁环拴水斗(水斗有铁皮与条编两种),放水斗于井中,摇把提水,用以灌田。操作熟练者,放水斗下井时,可不控制摇把,只以手轻按辘轳头,任其哗哗急速转动,水斗下井底极快,水斗出井口,并不弯腰用手提拉,趁水斗摇摆不定之时,顺势用脚一拨,踩准了水斗里沿,就翻转倾水于水槽(俗称井池子)之中,再一拨,水斗又随哗哗的辘轳声响再次坠入井底。
水车,20世纪30年代渐流行的畜拉(或人推)的提水工具,由水井架子与水车盒子或水车桶子组成。拉盒的一种较早,用桶子的一种较晚。桶子下至井中,用水车链子穿胶皮圆块,从“桶子”内拉水出井。到六七十年代还常见。
水泵,有潜水泵等,规格不一,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后,很多农民购置机器和水泵,用于提水浇地。一般每小时提水60方左右。本文节选于孙志强编撰的《房寺文化志》,原创首发百度百家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