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农业局农村局病虫情报第十五期2021年9月2日
玉米田蜗牛的发生防治技术
蜗牛是危害玉米田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我县低洼潮湿玉米田蜗牛发生普遍,由于防治不及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受蜗牛危害的玉米田块,因此田间蜗牛虫源丰富。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我县7-9月份阴雨天气较多,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蜗牛的生长繁殖,常发地块、特别是低洼玉米田块蜗牛会发生较重。蜗牛危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均造成不良影响。一般年份减产15-25%,重发生年份减产40%以上。最近根据我们农业农村局植保站调查玉米田蜗牛已达0.83头/株,各镇(街)技术站要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发动,做好防控工作。
一、蜗牛习性及危害特点
蜗牛在我县一年发生1代,蜗牛一年中有2个活动危害盛期,6-7月份和9月份。8月份高温,蜗牛活动减弱。11月份开始越冬。
蜗牛寄主广泛,危害作物玉米、大豆及蔬菜类等。在玉米上蜗牛危害始期一般是在玉米拔节期,危害盛期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即大喇叭口期以后。主要危害玉米叶片、苞叶、花丝、籽粒等。造成叶片撕裂,授粉不良,造成雌穗秃尖。
二、蜗牛大发生原因
1、气候。在我县蜗牛发生期降水偏多、持续时间长,地面、田间湿度大,利于成贝取食、产卵,适于成贝发生繁衍。
2、生态环境。部分田块耕作粗放,田间及路边沟渠杂草得不到及时清除,为蜗牛提供了适宜生存繁衍的场所。
3、蜗牛繁殖力强,蔓延迅速。尽管农业部门每年宣传发动防治。但农民对蜗牛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农民不能抓住防治适期进行有效地控制。
4、天敌。蜗牛的主要天敌种类有步行虫、蜥蜴等。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及环境条件的日益恶化,这些种类的天敌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5、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加快了蜗牛的蔓延。蜗牛成贝、幼贝及卵附着在作物秸秆或残体上,通过长距离的运输而被广泛传播,加快了其蔓延速度。
三、防治方法
(一)物理防治。(1)人工捕杀。于早晨、傍晚或阴天蜗牛活动时,进行人工捕捉;或用树叶、杂草、菜叶等做诱集堆,每隔3~5米放置1堆,于天亮前集中捕捉。(2)撒生石灰:彻底清除田间杂草、玉米根际的麦秸麦糠等可供蜗牛栖息的场所,并撒上生石灰,减少蜗牛活动范围;或在沟边、地头或行间撒10厘米左右的生石灰带,亩用生石灰5~7.5公斤。(3)秋季耕翻,使部分越冬成贝、幼贝、卵暴露在地面冻死、晒死。
(二)化学防治。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等杀螺剂每亩250-500克,于傍晚成堆丢在畦面上;或用30%甲奈威•聚醛亩用200克对水喷雾。对蜗牛重发生田块,隔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往年发生严重的地块可连防三遍。
(三)注意事项。(1)施药的最佳时间早晨或傍晚。(2)喷雾防治时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及植株中下部。(3)常发地块要在玉米苗期至拔节期用药2-3遍。(4)防治玉米田蜗牛的同时,注意防治沟边地头田埂杂草上的蜗牛。(5)防治玉米田蜗牛,提倡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彻底清除蜗牛的栖息场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