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种质资源库⑤|省农科院食用菌种质资源库:解菌源之困 掌菇种之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 李若凡
“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若要身体瘦,多吃菌子少吃肉。”
立秋之后,健康养生饮食,各类菌菇必不可少。然而,这些司空见惯的菌菇背后,却隐藏着很多人不知道的大文章。
欧美垄断了双孢菇菌种,日韩则垄断了金针菇、香菇、蟹味菇等木腐菌菌种,只对外出售栽培种,品种选育及菌种制作工艺则是商业秘密。
这种“卡脖子”的滋味,让奥吉特公司董事长李政伟很无奈:“因为疫情,订不到美国的双孢菇菌种,制备好的培养料只能白白扔掉。”
我省是食用菌产业大省,2003年以来,产业规模连年居全国首位,但菌种却长期受制于人。“从根本上破解育种技术滞后、菌种受制于人的难题,让河南食用菌产业用上自己的品种。”这是省农科院资环所所长张玉亭和他的团队一直奋斗的目标。
种质资源不易采
2008年之后,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开始承担国家、省级食用菌研发项目时,却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没有足够的种质资源。
“我们就像《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儿歌里唱的那样,走到哪儿就采到哪儿,甚至到外省参观时,看到好的品种,也采朵蘑菇回来分离、编号、试种、保藏。”8月13日,回忆起那些“采蘑菇”的岁月,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孔维丽感慨万分,“如果较起真来,那样做现在叫‘偷’,但当时没有品种保护的意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积攒了一些宝贵资源。”
在2012年省农科院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成前,最初收集的种质资源主要来自于栽培种。后来,从栽培品种到野生不可栽培品种,从菌丝到孢子,从单核菌丝到双核菌丝,从省内区试到国家区试品种,从引进到交换,从菌种单独培养到与栽培共同发酵型细菌,甚至到食用菌的病原,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开始“疯狂”全面收集保存种质资源。
伏牛山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别山上刻上了他们的身影,太行山区挥洒了他们的汗水,近千份野生资源被收入囊中。如今,资源库的保藏容量已有近万份。
保藏技术不一般
食用菌是大型真菌,如何保藏令人好奇。
“温度越低保藏时间越长。”孔维丽稍显神秘地说,“我们有可以长期保藏的‘秘密武器’。”
记者在种质资源库现场看到,用于短期保藏的要么是冰箱,要么是冷库,温度在0-5℃,保藏时间为3至6个月,主要以保藏菌丝体为主。
一些“独特”的试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做中期保藏用的容器,以木屑为介质,接种母种菌丝,菌丝满管后用石蜡封口,低温或者常温保藏,可以保藏2至3年。”保藏员崔筱告诉记者。
那么,长期保藏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原来是液氮(-196℃)超低温保藏方法,其核心是“缓冻速解”。省农科院资环所研究员康源春介绍,这种保藏方法采用1.5毫升的冷冻管,每个管内放5块菌丝体,加1毫升冷冻保护剂,放入程序降温仪,降至-40℃时,再放入液氮罐保存,使用时取出1管放入30℃水中就能快速解冻。
“一般我们每个品种保存5个管,用这种方法很多菌株已经保存超过4年。”孔维丽说。
品种选育路犹长
这么多种质资源如何物尽其用?
2010年,我省建设了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收集、保藏、驯化以及创新利用有了稳定支持。对此,作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的张玉亭感到欣慰。
“以平菇为例,首先通过栽培开展大规模的资源评价,我们确定了40多个平菇品种的身份特点,包括菇盖颜色、菌柄长短粗细软硬等,相当于每个品种都有了‘身份证’,为品种选育打好基础。”张玉亭说。
发酵培养料固体混合接种、菌袋限温培养技术的发明,实现了从种到收一个周期最快35天完成。在省农科院200平方米的平菇菇房,一次可以完成100多个品种的表型鉴定,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
蘑菇成熟后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种子,称为“孢子”。科研人员先在显微镜下对孢子进行检查比对,选出少数的优良单孢,分别和野生蘑菇“种子”配对杂交,然后从数百个杂交后代中挑选“长势”较好的菌株,再通过无数次筛选,最后只剩下一个优势菌株。
“这个并不能算是品种,经过生产比较试验加上2个周期的测试试验,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后,才能命名为一个新品种。”孔维丽说。
基于自身的先进技术,3年来,省农科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利用种质资源库保藏的资源创造了多个河南第一:野生驯化出第一个平菇品种、第一个香菇品种、第一个猴头菇品种、第一个毛木耳品种......
“我省食用菌品种选育起步较晚。”张玉亭坦言,“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依然在探索中,后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彭长香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