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竞争已在指纹识别之外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个热点技术,以指纹识别来说,在古代断案画押,就已经采用按指纹画押代替签字认可,可见古代就已经初步了解指纹是个人独特身份印记的特征。在近代的刑侦破案最早的记录是1892年阿根廷的一个名为内科惬阿的小镇谋杀案,警官凭借现场留在门上的一个血指纹印找到真凶。作为生物识别的技术一种,指纹识别技术发展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指纹作为门禁或登录识别,以电子模块的方式,也被广泛地使用到电脑登录和门禁系统上,早在1998年的时候,西门子就曾推出过第一款指纹手机,后来FUJISTU、NTT以及国内的一些手机厂商宇龙和波导都曾推出过指纹手机,而现在,这项技术被韩国的泛泰、SAMSUNG、LG应用得非常热闹,由此不难看出指纹识别手机所预示出地前进方向。
指纹识别缺货噩梦不会再出现
被苹果手机iPhone 5s开始,指纹识别手机才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体验:消费者感觉到指纹识别远比输入密码认证更安全、快捷与方便,众多家芯片公司将指纹识别芯片作为一个新的市场机遇,快速地开发出可以用于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模块,并期待可以在平板、可穿戴市场,有更广泛的使用场景与目标。
图1:茂丞科技营销副总王士铭
目前指纹识别芯片主流的有苹果AuthenTec、Synaptics、FPC,他们占据了最早的市场。国内芯片厂商汇顶、敦泰、思立微、迈瑞微、比亚迪,也纷纷推出了新的产品,以瞄准安卓智能手机市场。台湾地区的神盾(EgisTec)、茂丞科技(J-Metrics),模组厂家光宝、致伸等,也将推出指纹识别的模块,加入到指纹识别市场的竞争。
茂丞科技营销副总王士铭透露,目前茂丞科技提供以半导体电容式的指纹传感器及独立指纹模块。指纹传感器包括滑动式及按压式,采集指纹影像的分辨率可达 508 DPI(Dots Per Inch)。计今年到第四季可达每月50万片100万片的产能。
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日前发布了适用于手机正面的指纹识别芯片BF6611A和BF6621A。这两款指纹识别芯片是比亚迪专门针对Android需求而设计的,其芯片面积为目前国内最小尺寸3.8mm*8.8mm,相比其他厂商要小33.6%,而芯片有效指纹检测面积相比其他却要大到29.2%,这使得模组尺寸更小,模组最小厚度仅1.0mm,更加适用于窄下边界(高屏占比)手机的应用。而其集成菜单键和返回键的功能特点,更是简化了模组的加工复杂性。两款芯片的区别主要是:BF6611A采用的是“晶圆级封装+盖板”的模组方案,而BF6621A采取的是“塑封+涂层”的模组方案。
图2:比亚迪指纹识别芯片实物图
“适用于手机背面的指纹识别芯片BF6631A,芯片面积小,为10.4mm*10.4mm,模组尺寸小,模组最小厚度为1.25mm,但芯片有效指纹检测面积足够大,特别适用于盲触的应用环境,其拒识率<1/100,误识率<1/200,000,更是远远优于行业水平。”比亚迪微电子事业部总经理陈刚表示。目前比亚迪微电子的指纹识别芯片的备货更是高达到每月5KK。
预计今年内一直困扰智能手机指纹模块的良率与产能问题,即使是在目前多款新安卓手机还会采用指纹识别模块的情况下,也会有望很快解决。
对于智能手机上指纹识别的市场前景,茂丞科技王士铭预测到2018年,除苹果手机外外会有一半以上的智能机搭载指纹功能,在全球的市场规模可达8亿支左右,对中国市场而言,至少可达5亿支的市场规模。最终指纹将会成为大部分智能机的标准功能。
“人脸识别”抢先虹膜识别一步
在门禁与登陆之外,生物识别在支付方面也在今年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微信已经授权华为手机Mate7用户可以用指纹识别,代替密码输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ATM机通过验收,这也是全球首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ATM机。它将与银行、公安等系统联网,持卡人只能从自己的银行 卡中取款,他人银行 卡,即使知道密码也不能取钱。人脸识别如此快速地应用到ATM金融支付上,其速度之快,反而让业界担心。毕竟人脸相双指纹来说,会随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是整容化妆后,连亲人甚至亲妈都不认识的情况。据《电子工程专辑》记者了解,已经有不少业界专家,都在微博上公开表示了对“刷脸支付”安全性的担忧。
但是,人眼的虹膜识别技术,相比刷脸的人脸识别技术,理论上更加科学可靠。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区域,在近红外光下呈现出丰富的纹理,如斑点、条纹、细丝、冠状、隐窝等。
虹膜识别技术通过对比虹膜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人们的身份,其核心步骤是使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方法对人眼睛的虹膜特征进行描述、匹配和分类,从而实现自动的人员身份认证。虹膜识别技术可以划分为虹膜图像获取、虹膜图像预处理和虹膜图像特征提取和比对等三大步骤。
中科红霸总经理马力认为,虹膜识别技术较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具有误识率低,生物特征不易损伤,难伪造、复制。目前中科红霸产品应用于门禁控制、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系统人员身份认证。公司可以提供SDK,方便用户二次开发。
图3:虹膜识别技术
当然,虹膜识别虽然在准确率和可靠性上比刷脸更科学可靠,但现实中,虹膜识别还有很大的限制。深圳指芯科技总裁易晗在微博上指出,真正安全的虹膜识别技术的难点还有很多,包括图像难采集,对设备要求高,需要好的光源和价格昂贵的摄像头,同时需要人高度配合;带有睫毛或是戴眼镜,都会影响信息采集和识别;头部或眼球转动会带来虹膜的旋转误差。他表示,目前手机上的所谓眼球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都只是小型美瞳软件变异而来,不是真正的虹膜识别技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