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几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控
近年来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不少养殖户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对肉牛各种常见疾病的识别与防控能力不强,频繁出现的各类疾病,让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选取了地方肉牛养殖中常见的口蹄疫、病毒性腹泻、瘤胃积食三种疾病,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展开了简要分析。
肉牛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除了要充分了解本地常见的肉牛疾病类型外,必须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例如改善养殖环境、科学投喂饲料等,最大程度上降低发病率。与此同时,还要在地方兽医站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提高对肉牛常见疾病的诊断能力,做到对症用药,控制病情,尽快恢复,降低损失。
一、口蹄疫
1、病因分析
口蹄疫是由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所引起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容易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肉牛危害较大。
2、临床诊断
口蹄疫的潜伏期通常在3-7天不等,肉牛患病初期,多表现为喜卧厌立,体温升高,部分病牛的体温可以达到42℃以上。发病月3天后,观察病牛可以发现在舌头、牙龈等位置,有白色的水泡,伴随着咀嚼动作会有不同程度的破裂情况,破裂后导致口腔粘膜溃烂。肉牛因此饮食困难,严重者饮食废绝,形体消瘦,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3、治疗与控制
养殖户确定肉牛患口蹄疫后,应第一时间将病牛隔离,因为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且容易人畜共患,需要在地方兽医部门的指挥下,做好就地封锁工作。对于病牛之前接触过的食槽等器具,剩余的草料、饲料,以及牛舍内部,都要使用浓度为2%的苛性钠进行喷雾消毒。如果是连片的养殖区,周边的养殖场也要做好疫苗接种。对于病牛,可以使用口蹄疫高免血清进行皮下注射,用量为1ml/kg。另外,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对于口腔病变的,可以使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溃烂部位清洗;对于蹄部病变的,可以使用3%的来苏儿清洗。然后用干净纱布包扎,约1周后恢复。
二、病毒性腹泻
1、病因分析
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同年龄的牛均可感染,多发于幼龄牛;病畜是主要传染源,其脾脏、血液、排泄物以及分泌物中均带毒,健康牛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或水源而致病;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常见于冬季和初春时节。
2、临床诊断
根据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慢性黏膜病在整个发病期内,伴随有间歇性腹泻,排泄物中可以发现未消化完全的草料,肉牛因为营养吸收不良,而日渐消瘦,严重情况者可能会因为四肢无力,而行走困难。急性黏膜病的腹泻现象更为严重,初期排泄物为水样粪液,有臭味。后期排泄物中发现血丝。部分病牛有体温升高的症状。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可以发现胃、肠、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出血,淋巴结肿大,消化道黏膜有轻度或中度糜烂。
3、治疗与控制
中医治疗可以选择党参25克,黄芪25克,白术15克,甘草2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5克,陈皮15克,诃子10克。用法用量:水煎后1次灌服。应用于犊牛效果较好[2]。西医治疗可以使用林可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每次1支,每日1次。另外,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在发现肉牛患黏膜病后,都要第一时间补充电解质和水。病牛的排泄物要坚持做到每日一清,并对牛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排泄物中的病毒继续感染其他肉牛。
三、瘤胃积食
1、病因分析
养殖户投喂饲料时,没有做到粗细搭配,粗饲料过多,加上运动量少,导致肉牛的胃液不足,食物消化能力弱,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胃内积食。还有就是投喂不科学,投喂饲料一顿多、一顿少,肉牛容易暴饮暴食,也会出现瘤胃积食的现象。
2、临床诊断
肉牛出现瘤胃积食后,腹部明显增大,用手抚摸和按压瘤胃部位,坚硬且肉牛有疼痛感。排粪次数减少,容易转化为肠炎。病情严重时可发生脱水情况。
3、治疗与控制
选择硫酸钠400mg,研磨成粉末后,倒入1000ml清水。再向混合液中加入600-800ml的植物油,充分搅拌后,灌服,可以让牛将胃内积食排出。轻度瘤胃积食情况,可以采用按摩疗法,将手掌放于鼓起的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持续5分钟,每个小时进行一次,同时给肉牛饮用大量清水,帮助消化。
总结一下:肉牛养殖过程中,因为养殖管理不当,或是病毒感染等,引发各类疾病的情况十分常见。对于养殖户来说,必须要对本地肉牛养殖常见疾病的症状表现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第一时间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成功率,减轻养殖损失。地方的兽医人员也要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养殖户掌握诊断与防控方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张明 兽医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5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