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忆苦而思甜20:从棉鞋的进化看时代的变迁

 


坐标:辽北铁岭市昌图县前双井镇(宇宙的尽头、在那昌图的大海上)

现在辽北的冬天明显没有以前冷。我小时候正值20世纪80年代,进了三九天零下三、四十度是常事,早上一觉醒来,外屋门的里侧结满了霜,门扇被冻得死死的推不开,外地下(厨房)的水缸里结满了冰,连睡在炕上的爷爷的眉毛上都挂了霜。要是出门,必须“五棉”——棉袄、棉裤、棉帽子、棉手闷子、棉鞋齐全,否则必受冻伤。今天就唠唠辽北农村棉鞋的进化历史,感受一下时代的变迁。

前双井最早的冬鞋——蒙古人的毡靴

昌图前双井镇一带地处柳条边之外,在清朝前期是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牧场,地广而人稀。由于冬季酷寒,本地的蒙古族居民都穿毡靴御寒。毡靴用羊毛和驼毛擀制而成,俗称“毡疙瘩”,特点是保暖、结实、轻便、不沾雪,要是愣找点缺点,那就是圆咕隆咚的,不太好看。但在当时动辄零下三四十度、无遮无拦的大雪地里,实用主义永远是第一位的,只要不冻脚,那就是王道。

毡靴,又叫“毡疙瘩”,前双井子放垦前,本地蒙古族牧民穿这个过冬

闯关东带来的冬鞋——窝子鞋

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昌图前双井一带解禁放垦,涌入了大量闯关东的移民,这里也随之迅速变成了农业种植区,汉族成了主体居民。当时的辽北商贸尚不发达,很难买到棉花(清末最北的棉花产地在山东),用棉花做棉鞋就成了一种奢望。没棉花冬天穿什么鞋呢?别急,咱们老祖宗自有办法——编窝子鞋。清朝时山东、直隶(今河北、北京、天津)的汉族群众,不少人都有编窝子鞋的手艺,他们闯关东后,也把这个本事带到了辽北。

窝子鞋,顾名思义,就是顶上开口、外观像鸟窝的鞋。依照使用的原料不同,大致分为两种:一种用蒲草(俗称“蒲子”)做原料,编成的鞋叫“蒲窝子”;另一种用芦苇(俗称“苇子”)做原料,编成的鞋叫“草窝子”。前双井镇紧邻招苏台河,清末时河汊遍布,蒲草和芦苇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编窝子鞋的原料很充足,家家户户都编窝子鞋穿。无论“蒲窝子”还是“草窝子”,鞋帮、鞋底都很厚实、密实,保暖性能不错,是纯天然、廉价、也很实用的冬鞋。

蒲窝子。这双蒲窝子的鞋头绷了布面,鞋内缝了里子

草窝子。鞋底安上木板

纯窝子鞋也有缺点,就是不怎么耐磨,穿着穿着鞋底就磨漏了,要是受了潮,鞋帮就容易胎歪变形,坏得更快。你想啊,再坚韧的蒲草和芦苇,也架不住成天被踩着在地上摩擦啊。为了省鞋,老祖宗们就想办法,比如在窝子鞋的底下安一块榆木板做鞋底,或者在窝子鞋的鞋帮上绷一层布,这样一来,窝子鞋就变结实了。

从满族邻居那学来的冬鞋——靰鞡鞋

清末,东北满族穿的靰鞡鞋也传入了前双井一带,被闯关东的汉族群众接受,成为另一种常见的冬鞋。

靰鞡鞋多用牛皮制成,也有用马皮或猪皮的,但以牛皮靰鞡质量最好、也最常见。靰鞡鞋的制作工艺复杂,只有少数技艺纯熟的皮匠会做。大致的制法是:熟好一块大皮子,把皮子边缘向内翻卷,压出二十几道“包子褶”做出“鞋头”,再折出鞋帮、连上后跟。最后把一块小皮子接在鞋头上做“靰鞡脸儿”,或称“鞋舌头”。靰鞡鞋只有大、中、小之分,没有具体尺码的“鞋号”,出售时按重量以两为单位计价,一般重八两到一斤。靰鞡鞋的制作成本较高,置办一双靰鞡鞋对于农家来说是笔不菲的支出,要用钱到皮匠那去买,或者拿粮食、手工业品到皮匠那去换。清末至民国中期,辽北汉族妇女是裹脚的,没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穿靰鞡鞋的,都是家里的男主人、男劳力。也就是说,靰鞡鞋在清末和民国前半截时期,是青壮年男子的特色冬鞋。

牛皮靰鞡。能清楚地看见包子褶、鞋舌头、鞋后跟

靰鞡鞋有诸多优点,比如结实、坚硬、耐磨、防水防潮,一双上好的靰鞡鞋穿几十年都不成问题,深受群众的喜爱。

本地也流传着一些关于靰鞡鞋的民间故事,给靰鞡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比如有个靰鞡鞋打狼的故事。

说是前双井子祖上有个张姓先人,于清道光年间闯关东到了本地,一边开荒种地,一边打猎维持生计。那年冬天连下了好几场雪,正是打猎的好机会。他把牛皮靰鞡用水淋透,放在屋外冻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穿着上冻的靰鞡鞋,拎着扎枪去河滩找前几天下的套。结果途中遇到了两只狼,这两只狼因为大雪封地,饥饿难忍,冒险向张猎户发起攻击。张猎户会些拳脚功夫。一只狼迎面扑上来,张猎户瞅准机会一脚踢出去,正好踢在狼身上,牛皮靰鞡本来就又沉又硬,像个大铁坨子,那只狼被踢中这么一下,登时丧失了攻击能力,在雪地上痉挛挣扎。

另一只狼一口扑上咬住了靰鞡鞋的鞋头,想废了张猎户这只脚。要是普通的鞋,张猎户的半拉脚掌都得被狼牙咬断,但淋水后冻冰的牛皮靰鞡比铁还硬,那狼狠狠一口咬下来,根本咬不动,又不敢松口(松口了怕踢)。张猎户见招拆招,拖着狼使劲往地上一踩,咔吧一声,就把狼嘴踩骨折了。于是后来,屯子里就有了张猎户用冻靰鞡鞋干掉两只狼的传说。

真正的“棉”鞋来了——袼褙纳底棉鞋

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至1861年),辽河航运开通,商船从营口溯辽河北上,把大量商品运到辽北销售,其中就包括产自山东和国外的棉花。有条件的本地居民,开始买棉花做冬鞋,于是,真正的“棉”鞋——袼褙纳底棉鞋正式登场了。

制作袼褙纳底棉鞋,是清末至20世纪80年代辽北农村妇女必须掌握的女工技能,在当时,谁家闺女要是不会做鞋,反倒会成为十里八村的奇闻。制作袼褙纳底棉鞋的工序比较繁琐,大致可分成七步。

第一步,收集“铺衬”。打袼褙需要大量的废旧布料,本地妇女管它叫做“铺衬”。妇女平时居家过日子,要积攒各种“铺衬”。

第二步,打糨子(浆糊)。用大锅烧水,以高粱面、小米、苞米面、白面为原料打糨子。具体用哪种糨子,要依据当时的家庭条件而定。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高粱面糨子和小米汤糨子最常见,因为高粱是当时辽北农村的第一大作物。

第三步,打袼褙。取下一块门板,在板上刷上糨子,粘上一层纸,纸上再刷糨子,然后把积攒的“铺衬”用剪子裁成一块块长方形的布条,一一粘在纸上。第一层布粘满后,再刷上糨子粘第二层布,直到沾满四层布。这四层布之间不能顺茬,如果第一层布是竖着粘的,那么第二层布必须横着粘,第三层布再竖着粘,形成纵横交织的纹络。如果四层布都横着粘或都竖着粘,那么打出的袼褙就不结实。粘完四层布后,拿到外边晒干,然后从门板上揭下来,袼褙就打成了。

打袼褙

第四步,剪袼褙。把鞋底样子放在袼褙上,用划石沿着鞋样子的边缘在袼褙上画出鞋底轮廓,然后用剪刀剪成一层袼褙鞋底,再用白布包好(也可以只包边)。

左为鞋帮样子,右为鞋底样子。我母亲用麦乳精的铁盒子做过鞋样子

第五步,纳鞋底。把四层袼褙鞋底摞在一起,用带钩的锥子牵引麻绳,用力扎透穿孔,用麻绳把四层袼褙鞋底紧紧地束固在一起,形成一个约1厘米厚的棉鞋底。每个鞋底上得穿三四百个孔,排成密密麻麻的针脚。针脚越密,鞋底就越结实,代表女子的手艺越高。农村妇女经常在挂锄的农闲时节,拿着半成品的鞋底,相约聚到邻居家、或聚到屯子的大树底下,一边唠嗑一边纳鞋底,成为那个年代的一道民俗风景。

纳鞋底。图中纳的是三层袼褙鞋底,每层鞋底用白布绷面

第六步,做鞋帮。依据鞋帮样子,剪布料做鞋帮,鞋帮里面续上棉花。

第七步,上鞋帮。用带钩的锥子牵引麻绳,在袼褙鞋底的边缘依次扎透穿孔,把鞋帮铰接在鞋底上。至此,一双袼褙纳底棉鞋做成了。

在炕上上鞋帮的妇女

从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辽北农村的袼褙纳底棉鞋都是没有鞋带和鞋舌的,鞋面正中央竖着缝上一道梁做装饰,梁的材质是布条或皮条,以布条最为常见。其中缝一道梁的叫“单挤脸”或“一道脸”,缝两道梁的叫“双挤脸”,缝三道梁的叫“三道脸”,也有素面没有梁的,叫“不挤脸”。

清末老照片。注意男子脚上鞋面子上有两道梁,这是标准的“双挤脸”鞋

另外,从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辽北农村的袼褙纳底棉鞋是不分左右脚的,老百姓叫做“便脚鞋”,意思是两只鞋随便穿。20世纪60年代出现系带的袼褙纳底棉鞋后,开始分左右脚,这种分左右脚的鞋叫“认脚鞋”,就是“左脚鞋只认左脚,右脚鞋只认右脚”的意思。

仿古的“单挤脸”布鞋。注意该鞋不分左右脚,是“便脚鞋”

随着轻工业的进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辽北农村的供销社里已经出售铝孔箍(学名叫“鸡眼扣”)了,把铝孔箍穿钉在棉鞋鞋帮的上缘,就做成了系鞋带的袼褙纳底棉鞋。这种鞋迅速在辽北农村普及开来,取代了传统的不系带“单挤脸”“双挤脸”“三道脸”棉鞋。到了20世纪80年代,整个屯子里只剩下我姥爷还再穿“单挤脸”棉鞋,其他人的脚上清一色都是系带袼褙纳底棉鞋了。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系带袼褙纳底棉鞋

袼褙纳底棉鞋最结实的部位是鞋底,最囊的部位是鞋面和鞋帮,往往鞋底还好好的,鞋面子就已经漏脚趾头了,或者鞋帮穿糟烂了。要是把坏了鞋面、鞋帮的袼褙纳底棉鞋扔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是极大的浪费,会被人家称为“败家”的。辽北农村妇女都有“烧旧棉鞋取鞋底”的习惯,就是把没有缝补价值的旧袼褙纳底棉鞋塞进灶坑或炕洞里,在做饭或烧炕的时候用柴禾烧一下,只消几分钟,棉鞋帮就烧成了灰,只剩下袼褙鞋底(袼褙中的糨子耐火),然后把烧剩的鞋底安上新做的棉鞋帮,就翻新成了一双新棉鞋。

半工业化半手工制作的结合品——塑料底纳底棉鞋

20世纪70年代末,辽北乡村的供销社里出现了一种新商品——塑料鞋底,颜色以暗红色、白色、黄蜡色最为常见。

塑料鞋底

有条件的农村家庭买来塑料鞋底,然后在塑料鞋底上纳上两层袼褙,再安上自制的棉鞋帮,做成棉鞋。这种棉鞋的鞋底是一半塑料一半袼褙,属于从手工棉鞋向工业化棉鞋的过渡产品。与传统的袼褙纳底鞋底(四层袼褙鞋底)相比,这种棉鞋的袼褙层数减半,既节省了“铺衬”,还减少了纳鞋底的劳动量,深受家庭妇女的欢迎。

工业成品棉鞋时代的姗姗来迟

早在解放前,城市里的富裕家庭就已经穿上了成品工业棉鞋,但前双井镇地处辽北偏远乡村,商品供应不畅,加上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实在有限,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各种工业成品棉鞋才陆续进入辽北农村百姓家,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完全取代了袼褙纳底棉鞋。常见的工业成品棉鞋有以下几种。

(1)胶皮乌拉

是一种橡胶底、棉花帮、系带的棉鞋,特点是鞋头以及鞋底和鞋帮的接合处,粘有一圈防水橡胶层,外观上像传统的靰鞡鞋,所以辽北乡村管它叫“胶皮乌拉”。据我的母亲回忆,村里最早的胶皮乌拉,是下乡的知青从城里穿来的。与传统的袼褙纳底棉鞋相比,胶皮乌拉轻便、小巧、洋气,非常受村里年轻人的喜爱,谁要是穿了胶皮乌拉,都自觉在村里高人一等。但胶皮乌拉的鞋底、鞋帮厚度都不如袼褙纳底棉鞋,所以拿它当“二棉鞋”穿是可以的,到了三九天还穿它就不暖和了。当年村里有些年轻人赶时髦,三九天也穿胶皮乌拉,结果把脚给冻了,又痛又痒,所以本地老百姓给胶皮乌拉起了个非常有意思的诨名——“抱脚嚎”,意思是三九天穿它就等着哭吧。

胶皮乌拉。也叫“抱脚嚎”。我母亲说早些年胶皮乌拉是分男女款的,但女式胶皮乌拉的图没找到

(2)内毛大头鞋

村里最早的内毛大头鞋,是20世纪60年代回家探亲的战士带来的,后来慢慢地在供销社也能买到了。内毛大头鞋的鞋头是牛皮,鞋帮是帆布帮,鞋内粘有厚厚的毛,拿它当大棉鞋来穿完全够格,但它价格比胶皮乌拉贵不少,在当时也不太容易买到,长得又不太好看,所以在辽北乡村一直没有彻底普及开来。

内毛大头鞋

(3)毡棉鞋

这种棉鞋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辽北乡村市面上出现的,最底下是塑料底、上方粘有一层毡子底,外面是系带的棉花帮。这种鞋可以当大棉鞋来穿,而且价格亲民,它的出现,彻底动摇了袼褙纳底棉鞋在辽北农村的统治地位。对于农村家庭妇女而言,直接买毡棉鞋穿,就再也不用费时费力地去攒铺衬、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毡棉鞋的冲击下,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袼褙纳底棉鞋在辽北乡村绝迹。至此,袼褙纳底棉鞋和锥子、麻绳一起,丧失了用武之地,成了民俗博物馆里的古董。

毡棉鞋。我上初中穿过这鞋,胯啦胯啦的不跟脚

(4)皮棉鞋

20世纪90年代初,内毛全皮棉鞋开始在辽北乡村出现,初期的皮棉鞋男式都是黑色,女式多为棕色,样式大多带有军靴的影子,鞋头处的棱角特别分明。此后,皮棉鞋不断进化,鞋头的尖锐棱角消失,变得圆润,鞋底普遍增高,女式皮棉鞋的鞋帮不断向上延长,鞋跟高度逐渐降低,变成了中跟皮筒靴。2000年后,皮棉鞋在辽北乡村普及开来,淘汰了毡棉鞋。

最初的皮棉鞋都有军靴的影子,棱角分明

(5)雪地靴

2005年左右,一种叫做“雪地棉”的棉鞋突然在辽北农村流行起来。它使用防刮布面料,鞋帮内填充羽绒,配有高高的靴筒,靴筒上用尼龙粘扣密封,保暖效果很强,非常适合冬季在户外穿。2015年左右,皮毛一体式的雪地靴(UGG)兴起,它的鞋面异常柔软,平底没有鞋跟,穿起来不累脚,很讨女孩子的喜欢,迅速流行开来几乎成了女子通用的棉鞋。

现在的女式棉鞋。中间那款现在是主流

现在辽北的乡村,男子冬天基本上都穿黑色皮棉鞋,女子冬天多数穿UGG,窝子鞋、袼褙纳底棉鞋、塑料纳底棉鞋、胶皮乌拉、毡棉鞋已经完全消失不见。那些消失的古老棉鞋,印证着先祖们过去无比艰辛的生活,以及这个时代的进步和变迁。生活在这个再也不冻脚的时代,还有什么不觉得幸福的呢。

作者简介:80后,历史、文学、地图爱好者。生于吉林,长于辽宁,求学于黑龙江,读点书,写点字,画画图,走走路。年逾不惑,平凡生活,争取高质量地再活三十年,亲眼看看中国梦是什么样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