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第一眼以为“鱼”在水里,没想到……
来源:新华社
成群的“小鱼”跟着“大鱼”
追逐嬉戏,成群游弋
充满乐趣,热闹非凡

日前,安徽师范大学运动会上
近百名师生手工制作的非遗鱼灯
被搬上了开幕式
80条“小鱼”攒聚着一条“大鱼”
配合着灯光不断变化
犹如在海中游弋
“仿佛一幅活的鱼灯国画”
鱼灯
是徽州特色民俗体育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
安徽师大省级民俗体育教学团队
构思将非物质文化遗产
搬上校运会开幕式舞台
团队专门组织师生
到歙县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方法
安徽师大体育学院副院长余涛说
“高校以文化育人
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民俗体育进校园
也是非遗文化
创新性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

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百余名师生
共同参与制作了这些鱼灯
他们先用细竹篾
编制鱼灯骨架
接着是为鱼鳍糊纸、彩绘
然后在鱼身内部放置灯具
既要保证鱼的形态逼真
又要避免将纸戳破、将竹篾折断
整个过程并不轻松
历时一个多月
大家终于将81盏鱼灯制作完成
其中,小鱼灯长1.3米左右
大鱼灯则超过5米

制作鱼灯时
节目排练也同步启动
参与表演的学生裴思阳介绍
小鱼灯由单人负责
大鱼灯由5人共同舞动
道具没有制成时
演出队员就先熟悉动作和队形
为了让鱼“活”起来
他们仔细研究了鱼在水中的动作
在老师带领下
一遍遍喊着节拍练习

鱼灯体积较大
需要牢牢握住保持平稳
练习过程中
同学们经常会感觉胳膊酸痛
有的手上还磨出了茧子
尽管辛苦,但每个人都热情满满
裴思阳说
“一到课余时间
大家都争分夺秒赶去排练”
正式表演时,大家完美配合
“看到最后的效果
我们都沉醉在非遗的美中
这段记忆特别难忘”

这场梦幻的表演
惊艳了众多网友
“第一眼真的以为是在水里”
“再一次被传统文化震撼”
“一次次被我国的非遗惊艳到”

来源:央视新闻、安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