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动力电池厂商的冰火两重天 | 见智研究

 

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在今年的“金九”行情中表现出火热的态势,产量、销量和装机量都实现了高增长。但是,从前三个季度的具体情况来看,动力电池的产量增长速度似乎跟不上装机量的增长速度,而且动力电池的去库存行情仍未完全逆转。今年9月,国内动力电池产装比降至1.92,动力电池的产量、销量和装机量再度创下年内新高。具体来看,磷酸铁锂电池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三元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则有所下降。虽然市场整体仍在增长,但产量和装机量之差逐渐拉大,累积的动力电池库存已经高达235.8GWh,为年底的大行情提前备货的企业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市场如何应对库存问题,提升产能和质量,以及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内动力电池产装比差距拉大,库存预警指数高企。今年前三个季度,终端新能源汽车率先累库,导致动力电池的产装比下降至1.92,近期也不太可能有加快生产的可能。

同时,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也一直保持在55%以上,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这意味着动力电池厂商对年底旺季终端新能源汽车高销量的信心不足,动力电池的去库存仍然困难重重。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的“冰火两重天”。终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的排行直接影响着供给方动力电池企业的装机量排名。今年前三个季度,比亚迪、特斯拉和广汽埃安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冠亚季军,其动力电池需求占比超过国内电池需求的一半以上。因此,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这三家主要动力电池供应商成为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装机量前三甲,总装机量达到206.1GWh,占比高达80.6%。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占据了国内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冠军宝座,市场份额较高。尤其是比亚迪,由于其专攻磷酸铁锂电池,首次将宁德时代挤下第一的宝座,受益于自家新能源产品高销量的比亚迪享受到了最大的红利。

综上所述,国内动力电池产装比差距拉大,库存压力仍然存在。虽然一些动力电池厂商在终端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整体行业依然面临挑战。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需要加强与终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合作,提前预测市场需求,合理调配产能,以应对库存压力。另外,政府也可以出台更加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刺激市场需求,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良性发展。最后,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供读者思考和讨论:如何解决动力电池行业的库存压力,推动动力电池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创新航在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三元锂电池领域,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3.58%,稳步拉大与LG新能源的差距。而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它击败了劲敌国轩高科,晋升至第三名,市场份额达到了6.75%。虽然整体动力电池市场面临着去库压力,但由于供应给新能源车企的高销量,头部动力电池厂商仍然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尾部和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的境况则不容乐观。9月份,仅有33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尾部动力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仅为2.5%,存活的压力非常大。国内的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也未能避免市场份额的下滑,除了亿纬锂能以外。“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下滑,二三线厂商难逃厄运。”近期,国内的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如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以及孚能科技等等,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份额下滑。尽管车市旺季已至,但是动力电池企业规模备货的大行情还没有出现,只能期待终端新能源汽车去库存的风向和压力能够缓慢传导。那么,这种市场份额下滑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市场饱和和激烈的竞争是导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下滑的重要原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很多厂商都在不断地扩大产能和规模,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不够高,而且价格也普遍偏高,这些都制约了市场的发展。针对这种形势,动力电池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挽救市场份额。首先,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要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开发新型的动力电池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最后,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产品营销和推广,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总的来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下滑的问题,不仅是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只有通过合理的市场规划和策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够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强。那么,你认为动力电池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市场份额下滑的情况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