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因为面子,多少人透支了信用卡,为了上岸,多少人又丢了面子?

 

众所周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放缓,以及受全球疫情影响和俄乌战争导致的国际形势之间的对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势头。

这或许离我们似乎有点遥远,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们身边的事儿吧。随着疫情防控的逐步完善,距今快有三年了,全球格局的时代发展都被专家分成了"疫情前"和“疫情后”,可见影响至深。随着疫情的管控导致人们的出行不便,直接影响了大家的收入,所以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

许多80后,90后的也在从“透支未来”的消费观念变成了"存储未来",随着法拍房的涌现,说明大量的“透支未来”者急于上岸。今天我们先说说其中的一种,喜欢使用信用卡的“卡奴”。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卡奴”,又称卡债族,“卡奴”一词最先源于台湾,是指没有能力偿还透支信用卡的卡民。是指一个人使用大量的现金卡、信用卡,但负担不出缴款金额或是以卡养卡、以债养帐等方式,一直在还利息钱的人。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定义为“卡奴”。

卡奴,中国大陆民间亦作讽刺或自嘲使用,指因为使用信用卡、现金卡透支消费,月薪或收入无法将支出的部分摊平,首期只能缴部分的金额,之后需给付金融机构循环利息、违约金、手续费等费用而背负高额卡债,个人财务周转不灵的人。

银行间为争夺客户“滥发”信用卡,使很多没有足够支付能力的人也拥有信用卡;持卡人狂购物乱刷卡这是造成“卡奴”现象出现的根源。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不理智的消费,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的“卡奴”大军。

“卡奴”因为不理智的消费,经常需要拆东墙,补西墙,容易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如果数额较大构成犯罪。

而国内中老年人已经无法接受使用信用卡的消费习惯,信用卡的主要使用者还是集中在年轻人,同时,截止2009年35%的信用卡使用者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四个大城市。银行的大力推广以及信用卡市场的集中性使很多人手里都有不止1张信用卡。上海某调查机构对上海市内信用卡使用者开展的调查显示,有26.4%的人承认自己每月薪水用到1元不等,是典型的“月光族”。并且由于对消费、收入以及负债不能很好地调节,有32.5%的人担心自己会因为过度消费而步入“卡奴”行列。

年轻人本来就容易冲动型消费,喜欢时髦的东西。银行业通过广告宣传形成了一种刷卡、向银行借钱很时髦的风气,很多年轻人懵懵懂懂就刷卡上瘾了,很自然就成了“卡奴”,而且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独生子女都容易被家里惯着,虽然收入不高,花钱可比父母大手大脚多了,这样的人可能就会成为“卡奴”。

“卡奴”的产生,除了经济、社会成因之外,个人理财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方面:他们过分地透支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其实他们成为卡奴的途径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

1、刷卡爽过头、眨眼成卡奴

“提前享受生活”、“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一个个诱人的口号下,贷款买车、买房、买家电、买衣服,信用卡透支消费正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一项针对中国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调查表明,有57%的人表示“愿意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

一些年轻、冲动,敢花钱的人是银行最欢迎的一类客户,他们有一定的收入,好强,要面子,喜欢光鲜的生活,生活有滋有味,基本靠刷卡消费,买衣服和化妆品、下馆子泡吧,刷起卡来毫不眨眼,但是,只有等到自己拿到账单的时候,才发现发薪日变成还债日,刚刚拿到手的工资,一大半交给了银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拉动和刺激了消费,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对持卡人来说,自己的超前消费,给自己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

2、以债养债,积累成卡奴

有人说信用卡的循环利息,其实就是雪地里滚雪球,越滚越大。很多人认同使用银行卡是一种象征进步的的观点,再加上银行推出了“办卡送好礼,刷卡有积分”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士加入到“持卡一族”的行列。信用卡作为一种个人金融业务产品,迅速在年轻人中得到普及,使用信用卡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支付方式,但由于很多人不懂得“量入为出”的道理,甚至有人将依次借债视为提前享受生活的方式,他们办有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还有人一口气办了十几张,为的就是“以卡养卡”,这种貌似时尚的理财之道,实则已坠入循环利息的恶性循环中,最终是欠款数额不断增加。无度使用信用卡容易陷入“以债养债”恶性循环,让自己陷入到“卡奴”的怪圈里不能自拔。日益增多的“卡奴”背后,逐渐浮现出信用卡存在的隐患。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使是银行的钱也是如此,但是要明白“以债养债”只能撑着过一时,而不可能是一世。“以卡养卡”“以债养债”最终是要用自己的现金全额还款的,国外曾出现持卡人在刷爆多张信用卡后破产的例子。但中国还没个人破产的相关法律,一旦出现信用卡刷爆,连每期最低还款额也不能支付的情况,就意味着个人信用的破产,银行会视此类情况为恶意透支,对相关当事人银行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申办按揭贷款,或降低其最高贷款年限。对于所欠款项,银行也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

过度透支信用卡既会增加手续费和利息支出等持卡人的财务成本,也会形成寅吃卯粮的不良消费习惯,使自己的经济陷入困境。年轻人经济刚刚独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过一种财务上有节制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增加收入,控制支出,注意投资和保险,谨慎负债。不要把信用卡用到没有信用,改变了使用信用卡的初衷,这样最终会导致自己成为卡的奴隶。

应该清楚信用卡基本的功能是用来消费的,是一种辅助的支付结算工具,切不可将属于债务范畴的信用额度当作收入来使用。通常比较鼓励刷卡消费,但并不鼓励用信用卡透支取现。因为和信用卡刷卡消费相比,信用卡透支取现由于没有免息期,所以成本要高得多。信用卡取现容易让人陷入“拆东墙补西墙”,“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中。如果循环往复地处于消费、还款、支付利息的状态。一时消费的快感会被接踵而至的还款账单冲淡,甚至出现焦虑影响健康。

3、发卡门槛低、卡奴的催化剂

在一些发卡行人员手里,信用卡几乎成了一种免费的商品,时时诱惑着顾客上钩。有位银行卡专家分析,“卡奴”的大量出现,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提高业绩,银行发行信用卡毫无门槛可言,有的银行打出广告“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有的银行利用已经陷入债务困境的持卡人,诱导他们以卡养卡、以债养债;多数银行还压低一般信用卡、现金卡的最低应缴还款比例,只要每月还款2%至5%即可,也就是说每月最低只需缴200元,就可以透支1万元,使持卡人放松心理警惕,取得了不符合他们负担能力的支出。这样低门槛大量发卡的结果,造成“卡奴”短期内急剧增加。

截止2009年台湾仅发卡金融机构就有51家。在大陆虽然少见像台湾一样的“卡奴”,但借贷消费已经成为时尚,许多人以超前消费为时尚,以观念更新为自豪,以致成为新生的“负翁”,这是不争的事实。超过自身还款能力大举借贷,可最终被高负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事,屡见不鲜。

银行为了扩大发卡面积,采取种种手段和渠道推销信用卡,信用卡在中国已经和手机、电脑一样,越来越普及。这是潮流更是趋势。办理信用卡的程序出奇简单,客户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即可,数量不定。从国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用卡发展即将进入一个爆发式增长阶段。但是,很多消费者都是被信用卡办理的附加条件所吸引,在“先消费后还款”的巨大诱惑下,大量消费者纷纷落水。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随处可见办理信用卡的代销点。方式简便的只要一张身份证,填写几张表格就行。在北京的一些电器商城留意到,有银行工作人员在商城门口摆摊设点代办“信用卡”。

在上海市中心的地铁站里,几家银行依旧各自占领一块地盘,销售人员天天在卖力地推销信用卡,这种“免费的午餐”往往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上海的高校,一直是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必争之地,发卡大战硝烟不止,几家都竖起了各自的广告牌或横幅。他们不断宣传办信用卡、用信用卡给持卡人带来的“好处”,并且采取多种刺激手段来吸引申请和使用,却几乎很少提及用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所在,更不会触及持卡过度消费的危害性。虽然银行通过申请协议将信用卡的使用说明向持卡人尽到了“告知”义务,但是那些晦涩的文字、绕口的说明,不要说是对于一般申请人来说难读懂,大部分银行员工对于信用卡的了解和使用说明也是一知半解。

而要扩大发行面,势必要降低办卡的门槛,不仅仅在发卡时银行采取模糊态度,他们在信用卡使用条款上也给予很多的优惠。使持卡人放松心理警惕,取得了不符合他们负担能力的支出。其实低门槛进入,势必也降低了服务标准。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眼下,多少人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理智的消费观念,将信用卡未来的钱提前透支,从而导致了畸形的消费模式。如何上岸,大致以下几种办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点一点去挣脱,争取早日上岸。身体都掉坑里了,耳朵还挂得住吗?所以,我们面子真的很重要吗?

1、应尽量降低生活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同时还要积极想办法增加经济收入。

2、可以直接向亲人或朋友借钱,一次还清银行债务,然后慢慢还家人或朋友的钱,至少没有利息或者利息比银行低。

3、如果有好几张卡,应该优先还额度小的,尽量用大额度的卡还清小额度的卡的欠债,这样省得都交利息。

4、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贷款,比如说抵押房子或者汽车来获得银行贷款,或者有个别银行推出的信用贷,这个年利率一般才8%左右,比18%年利率和一堆其余费用的信用卡债务划算多了。

最后,给大家几句忠告,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千万不要自不量力,不要自视甚高,觉得以后会发财发迹,提前消费没问题之类的错误想法,多用储蓄卡,少用信用卡。

I 声明信息:

部分图片文字源自网络,只为整理分享,供大家参考,涉及内容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留言给予联系删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