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电子——液晶电视的“骨架”制造商
前言思考:
1、据美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贝克·麦肯齐律师事务所(Baker McKenzie)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了37宗IPO,融资总额为92亿美元,这比去年的20宗IPO增加了36亿美元。
点评:在考虑上市地点时,企业不再受地理因素的约束,而是被符合总体目标的场所吸引。问题不在于一个市场为何缺乏吸引力,而在于为何另一个市场更符合要求。尽管中国正在取得长足进步,并支持科技公司的上市。不过在上市制度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基本申购情况:
2018年12月12日,有1只新股申购。
第二,重点剖析个股:
利通电子——液晶电视的“骨架”制造商
利通电子主营业务为应用于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领域的精密金属结构件、电子 元器件的设计、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液晶电视精密金属冲压结构件、底座、 模具及电子元器件等。公司精密金属结构件产品是指液晶电视的结构部件,其中精密金属冲压结构件销售占比最高,是发行人最重要的产品类别,2015至2017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8.08%、10.47%和11.17%。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主要是应用于液晶电视、照明行业、工业控制等领域 的电子变压器、电感器、滤波器等。
发行人液晶电视精密金属结构件主要应用于电视机行业,电视机行业的发展 状况直接影响发行人业务发展。2000 年以来,国内彩色电视机产量由 3,936.00 万台提升为 2017 年的 15,932.60 万台,年复合增速 8.57%。2010 年以来,国内电视的产量增速趋于下 降,但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每年仍然保持了数量庞大的出货量,相应 地配套零部件的需求保持较大的基础及一定的增长。同时,专业化分工推动着液晶电视精密金属结构件产业的发展。发行人作为液晶电视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的规模化企业,可分享液晶电视行 业需求增长带来的可观市场机会。下游客户的需求决定了精密金属结构件厂商的产品设计、造型、用料。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电视机呈现尺寸大型化和超薄化趋势,对精密金属结构件产品在造型设计、生产工 艺、模具设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集中度开始逐步提高。
公司的电子元器件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液晶电视、LED 照明等,其中以 液晶电视行业为主。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元器件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我国电子元器件企 业也开始向研发、规模化生产、一体化销售过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研 发技术实力的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行业的分工和协 作趋势日趋明显,基于对研发实力、规模经济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的考虑, 预计,未来电子元器件的市场需求仍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电子元器件是以用户定制为主的产品,标准款式产品 较少,难以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公司的上游行业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行业,主要为公司提供精密机构件的原材料。
公司的下游行业主要为液晶电视行业,主要客户包括海信、康佳、创维、TCL、夏普、海尔等一线品牌电视。
公司产品的下游应用过于集中,未来如果液晶电视市场增速放缓或者电视机更新换代速度放慢,则会造成精密金属结构件等液晶电视配件需求量增速下降,并直接影响公司的业绩。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大批的一线作业工人,但由于公司的生产周期跟随电视行业销售周期呈季度性变化,所以公司的用工及劳动管理难度较大。
2015-2018年1-9月,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分比为95,200.98万元、138,406.32万元、166,998.09万元、105,567.05万元,2015-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44%;归母净利润为6,902.20万元、8,373.67万元、8,802.36万元、6,782.67万元,2015-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3%。毛利率分析:2015-2017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25.23%、26.27%、20.71%。
公司拟募集资金总计4.82亿,全部用于生产线的建设或智能化改造。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树伟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总股本的66.73%,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邵树伟、邵秋萍、邵培生、史旭平,实际控制人合计 持有发行人股份 6,763.50 万股,持股比例为 90.18%(发行前)。
第三:总结
公司作为液晶电视精密金属结构件生产的骨干企业,是国内知名液晶电视品牌企业如海信、TCL、康佳、夏普、高创、纬创、黑田等的重要供应商,此外,公司还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结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的产品应用过于集中,下游液晶电视行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而如今电视行业有增速放缓的趋势,意味着精密金属结构件行业的竞争将会加剧。但液晶电视行业有朝大尺寸和超薄方向发展的趋势,对结构件和元器件的生产技术要求必然会进一步提升,这有利于公司所处行业的汰弱留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长远来说,提升核心技术和管理能力是公司保持成长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持续观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