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你知道平时大家喜欢穿的唐装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吗?

 

近几年来,一种在传统服饰基础上融入西式立体裁剪设计的上衣——唐装也登上舞台,并逐渐成为各种中国风、复古风、民族风场景下人们对服饰的不二选择。那么,唐装因何得名?唐装名称的由来与历史上被人交口称赞的唐朝有一定的关系。”“唐”成为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用唐装指代“中式服装”的习惯也与海外华人有关,“主要是指被海外认知的‘中式服装’或泛指中国人的装束”。

国内第一股强劲的“唐装风”起自于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三个月后的春节,以大红、宝蓝为主色调的唐装风潮席卷了华夏。服装界曾对唐装的款式结构有过如下归纳:“唐装其实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份组成。”

清代满族服饰按照穿用的场合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礼服、行服和常服等。

而所谓的行服褂,就是现代唐装的雏形——马褂(olbo)。

随着马褂在民间的普及,又逐渐演变出现琵琶襟、大襟等样式,袖子和衣身的长度也发生了变化。平民穿用的马褂袖口收窄,衣服长度也延长到腰间,世人多称之为“卧龙袋”或“额伦代”、“鹅翎代”等。但总体而言,对襟马褂的半礼服性质始终未变,清末时,内穿长袍或长衫、外套黑色暗花纹对襟马褂俨然已经是社会主流的“正装”装束。民国元年(1911),北洋政府在颁布的《服制案》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公布的《服制条例》再次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这恐怕也是近时人们将唐装作以新时代“国服”的高度加以推广的直接渊源。

清代马褂

  

说到清代的马褂,最为人熟悉的大概是代表着无上荣耀的“黄马褂”,它在清代服饰体系中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作为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彰显着皇帝的恩宠。至于黄马褂身份高贵的缘由,按照“明黄色为皇帝专用颜色”的思维去分析,似乎是一个很浅显的问题,不过,事实上皇帝的马褂确乎不是黄色的,黄马褂里的门道也远不仅仅是“御赐”这样简单。

那么皇帝的马褂是什么颜色的呢?清制,“皇帝行褂,色用石青,长与坐齐,袖长及肘,绵夹纱裘惟其时。”换言之,皇帝的马褂是石青色的,并非黄色,从传世的清宫服饰实物来看,确实也以石青色为主,偶有油绿、深蓝等颜色。大约将这种蓝色系上衣穿在黄色系袍服外面,可以构成“上玄下黄”的色彩配搭,与“玄衣纁裳”的古制相吻合,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欣赏与清代帝王相关的画像时,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穿法。

《塞宴四事图》中乾隆皇帝的形象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