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孝帽”到底哪些人戴?有规矩和讲究吗?

 

在网上看到有人言之凿凿地罗列“孝帽”的佩戴范围,说:“孝帽只能对父母戴,平辈不能戴,其他长辈也不能带”“父母去世,只能儿子、媳妇、女儿、女婿能带孝帽,其他人不行。” “即便叔父母、伯父母、爷爷奶奶去世,也不能戴孝帽。”

无稽之谈,扯得没边了。

礼仪方面,基本规定还是要遵守的。你可以发挥,但不能胡扯。标准和规定是什么?就是规范礼仪典籍文本。任何礼仪都是有出处的,在典籍文本上都是有来源的。自古以来,礼仪都有一个大框架,必须尊重这个大框架。我们结合礼仪原典,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本姓人员及其配偶,必须戴“孝帽”

按《仪礼---丧服》的规定,一等丧服斩衰“冠绳缨”,即以麻为冠,以绳缨为饰物。二等丧服齐衰、三等丧服大功、四等丧服小功,都是“冠布缨”,即以布为冠,以布缨为饰物。五等丧服“缌麻”,没有“冠”的要求。冠就是帽子。

就是说,按丧服等级和范围的规定,本姓人员及其配偶,包括本姓已嫁出去的女性,都是应当带“孝帽”的,大体原则分类具体如下:

以逝者为参照,本辈包括亲兄弟、叔伯兄弟、堂兄弟、族兄弟及其配偶,以及未嫁之姊妹;父辈包括、父、叔伯、堂叔伯、族叔伯及其配偶,以及未嫁之姑母;祖辈包括祖父、叔祖父、族叔祖父及其配偶,以及未嫁之姑祖母;曾祖辈包括曾祖父、叔曾祖父及其配偶;高祖父母。子辈包括子、侄、堂侄、族侄及其配偶,以及未嫁之女、侄女、堂侄女、族侄女;孙辈包括孙、侄孙、族侄孙及其配偶,以及未嫁之孙女、侄孙女、族侄孙女;重孙辈包括重孙、侄重孙及其配偶;玄孙及其配偶。

本姓家庭嫁出去的女性人员,重点是已嫁之姑母、姊妹、女儿,应当戴“孝帽”,但其婆家家人不戴“孝帽”。

2、外姓外家人员,不用带“孝帽”

按《仪礼》注疏,“外姓皆缌麻”。就是说,本姓家庭以外的外姓人员,奔丧到丧参与丧事的,丧服设置的基本原则就是“缌麻”。就是说,包括女婿、外甥、外孙、姐夫妹夫姑父、妻兄弟妻姐妹、舅父、外祖父母、姑表舅表姨表兄弟姊妹等等,丧服都是五等缌麻,即都不需要戴“孝帽”。

其他朋情人员,严格来说都是无服人员,当然也都是不用戴“孝帽”的。实际生活中,包括同事同仁、上位人员和下属人员、同学同门、战友难友、知己闺蜜、生意伙伴、知心朋友,还有邻居、庄邻、街坊、熟人、路人等等,上门吊丧的,按一般丧事礼俗,可以发孝,即发通孝,但不使用“孝帽”。

3、严格来说,“孝帽”是丧服全套的组成部分,不能单独使用

按《仪礼》《朱子家礼》等的规定,丧服的基本套式是:上衣、下裳,额带、腰带,丧帽、丧鞋,哭丧棒。全套丧服的基本装束就是:身穿丧服,头戴丧帽,脚穿丧鞋,额头和腰里系上丧带,手里拄着哭丧棒。

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一直奉《仪礼》为礼仪经典。就是说,外姓外家人员,是不用戴“孝帽”和穿“孝鞋”的。“孝帽”“孝鞋”一直都是主家人员的专利,其他人不用戴不用穿,也没有资格戴和穿。

实际生活中,有些地方,娘家人吊丧统统发“孝帽”。作为一种特定人员标识,也是可以的,但这已经偏离了古法丧礼的基本设定。

你们家乡是怎样的习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