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街头正在消失的老手艺里,有你回不去的旧时光……
老手艺是什么?
准确来说,应该是「曾经的生活」。
随着时代发展,那些生活在民间的,曾经靠老手艺养家糊口的人,一个个销声匿迹,逐渐被人们遗忘,淹没在悠悠岁月中。
而对70、80、90后来说,那些是短暂出现又消失的童年记忆符号。在长沙街头,寻找他们的身影,更像是寻找往日生活的证据。这些老手艺人或为传承,或因生计,或是热爱,依然在坚守着……
剃头匠
车流不息的树木岭立交桥下,剃头匠老吴在此处营业了15年,十三、四岁的他带着父亲教给他的一身理发本事,独自外出闯荡。
老吴经历过剃头匠的「风光」,也见证了这项老手艺的没落。
早年间,剃头匠一整套的技艺,剃、刮、捏、拿、捶、按、掏等,老吴一个都不曾落下。凭借着精湛技术,老吴的好口碑越传越远,周边偏远地区的人们也都慕名过来找他剃头。
没有招牌,没有店面,过去的45年里,老吴靠一个手机号码,招呼着自己的老客户。电话一响,老吴通知他们地点,互相照顾的老顾客按时到来。
冬天在无所遮蔽的桥下理发,呼啸而过的穿堂风成了一种挑战。但前来的顾客们,并不在意,更多的是想要寻回一种老手艺的回忆和眷恋。
老吴拿出自己父亲传给他的木箱,手推子、刮脸刀、磨刀布、抄子、拢子、剪子、刷子耳挖勺等一系列工具在眼前排开。
冻出裂纹的双手熟练地拿起刮脸刀,演示了起来,问起手上的伤口,老吴说这是冬天下水的后遗症。
「剃头刮脸,看上去简单,其实做起来不容易,是一门技术活儿,尤其是给老人刮面」。
环顾四周,老吴的家当很简单,一张旧沙发,两张椅子,一个脸盆架,三轮车里装着简单的工具,煤球炉子上温着给客人用的热水,剃头的间隙不忘看火和加水。
「来,给你看看这个!你们小年轻应该都没见过!」老吴拿起椅子把手上的一块布,「这叫荡刀布,剃刀钝了,随时在那条布上蹭一蹭,刀口就锋利了。」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过去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剃头铺子里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但如今,手剃刀、荡刀布都已很少见,老剃头铺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理发店。
「我那些老客户,就爱我这手艺。街上的理发店、美容店都没有这些东西。为了他们,我也能坚持。再说,干一行为一行,我也喜欢做这个。」
老吴的愿望是继续做这老行当,10年、20年,直到干不动为止……
老吴说:「我现在的客人都是比我年纪还要大的。如果有一天,他们走了·····」后面的话,老吴没有说完,但在场的我们听懂了,如果连客人都没有了,剃头匠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制秤人
太平街上做秤的文志飞文嗲,是这条街上的名人。23岁时,文嗲从益阳来到长沙,因其精湛的制秤手艺,成为了长沙颇有名气的手艺人。随着社会发展,制秤手艺游走在消失的边缘,文嗲几乎成为长沙城最后的制秤人。
而他与杆秤的渊源,从13岁便已开始。制一杆完美的秤,需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等100多道工序。
在太平街这间小小的老秤店,一幅毛笔大字悬挂于墙壁,上面写着:公平称天下。年轻时父亲教的「做秤先做人」,他用一生去践行。
在古代,秤砣代表着正义,秤杆代表公平,而秤盘则代表着良心。十六进制的中国古秤,秤杆上的16颗星代表着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以及福禄寿三颗星,以告诫做生意的人不要动坏心眼儿,不要缺斤少两。
「缺一两就少福,缺二两就没禄,缺三两的话,福禄寿都没了,一时占了便宜却影响了一辈子的好命,有什么用呢?」文嗲说,人人心中都要有杆秤。
在每个包装杆秤的盒子上,文嗲都写着一句话:心中有杆秤,就是做人。
文嗲每天的日常就是坐在店铺门口,戴上老花镜,给一根根细小的秤杆打孔,「呲呲」的声响,清脆细小。
一根长约20厘米左右的红檀,它的两端,已经被黄铜包裹。经过砝码的权衡,文嗲已经在红檀上刻画了斤两的尺度。根据这些尺度,他需要打上100多个细小的孔,然后再将银白色的铝丝对准小孔,钝刀割下去,铝星就填在了小孔里。
多年来坚持的手艺,对于文嗲来说,早已驾轻就熟。文嗲制作过的秤已有13多万杆,比起时间的流逝,他更担心制秤手艺失传。
文嗲见证着社会生产的变革,历经着从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经济改制,也见证着杆秤的繁荣到式微。
因为电子秤的兴起,杆秤开始落寞,曾经的八个徒弟渐渐离开了这个行业。就连文嗲自己的孩子们,都对这门手艺并无兴趣。
这对于文嗲来说,有失落,更多的却是痛惜。「这个行当费工夫,又不挣钱,年轻人都不愿意做,但这遗传了2000多年,也是祖辈三代单传下来的制秤手艺,不能在我手中丢掉。」
让文嗲欣慰的,是上高中的孙子如今偶尔课业休息之时,会到来到店里跟随爷爷学习制秤,即使未来不以此谋生,也可以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篾匠
太平街的一条小巷里,来自岳阳的篾匠曾师傅今年刚来长沙。疫情过后,地摊经济兴起,他带着家里老人做的竹篾制品摆起地摊,万万没想到,不少人对竹篾制品抱着极大的热情。
受到欢迎的曾师傅趁热打铁,在太平街的一条小巷里盘下一个小小的门面,专卖竹编制品。
曾师傅住在洞庭湖边,过去村里不少人打渔为生,鱼篓是最常见的竹篾制品。除了鱼篓,村里人的生活和竹子密不可分:家家户户吃饭的筷子、洗锅用的竹刷把、煮饭捞米用的捞箕、买菜用的竹篮子、装鱼的鱼篓、担泥土的竹畚箕、晾晒花生用的竹簸箕、担稻谷用的竹箩筐,以及竹凳子、竹躺椅、竹凉席……样样都是竹子做的。
因此,篾匠在村子里极受欢迎。他们的工具很简单,一个背篮,里面装着篾刀,小锯、小凿子、度篾齿等工具,有的坐家揽活,有的背着工具篮去主顾家接活。
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渐被替代,篾匠手艺传承随之断层,篾匠也越来越难见到。曾师傅店里的竹篾制品也更多偏向装饰品,例如一些小果篮、小篓子……
篾匠的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练好基本功出师,也需要花上一两年。
曾师傅号召起家中四个上了年纪的老篾匠做些轻巧精致的篾制品,村里已经很少有年轻的篾匠了。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学,认为赚得少,不划算,哪有外出打工赚钱来得快、来得多。
留在村子里的篾匠老了,他们每天制作的成品数量有限,老杨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竹编的魅力,这是一种机器工业、流水线无法替代的魅力。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仍是安静、安定的。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对抗「枯燥」、「乏味」、「无聊」,可称之为匠心。
也许有的老手工技艺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我们也不可否认曾经在那段旧时光里,它带给了我们无限的便利和温暖的回忆。
匠心之下,老手艺承载的那份文化、凝固的那份记忆、保留的那段岁月,让经历过的人久久难以忘怀。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6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