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地下防病地上杀菌,有“万金油”之称的苯醚甲环唑,又有了新用法

 

药性温和的苯醚甲环唑,以四大特点而著称

作为上市较早的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以药性温和而著称(三唑类杀菌剂大多具有抑制作物生长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内吸作用,而且这种内吸属于上下双向传导性质的。

其杀菌机理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结构与功能而消灭病菌,具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三重功效,对作物健康新叶能起到保护作用,对已被病菌侵染的病叶、茎、根均有较好的治疗修复作用。

苯醚甲环唑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国外公司研制并上市的一种优质三唑类杀菌剂,在我国开始大量获得农药登记证,是在2010年之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应用,苯醚甲环唑以其杀菌广谱、应用安全、持效期长和内吸性强四大特点,而活跃在杀菌剂市场的前沿。

虽然诸多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形成了一定抗药性,但并不妨碍苯醚甲环唑的主流地位,尤其是与不同机理杀菌剂进行混配后的苯醚甲环唑,更是表现出了不凡的杀菌效果。

稳居杀菌剂排行第一名

苯醚甲环唑为啥被称为杀菌“万金油”

截至当前,苯醚甲环唑在我国农业农村部已经获得了852个农药登记证,其中单剂343个(含原药),混配剂498个。

证件登记数量在诸多杀菌剂中,仅次于传统王牌杀菌剂多菌灵(947个)和代森锰锌(869个),在三唑类杀菌剂中,另一重点产品戊唑醇只能屈居第二(827个),领先于热门杀菌剂吡唑醚菌酯(726个)及嘧菌酯(644个)。

在多菌灵、代森锰锌、福美双及甲基硫菌灵等传统杀菌剂以用量大、杀菌谱窄、高抗性以及对作物有残留等缺点,而被市场逐渐“淘汰”后,作为四大传统杀菌剂的完美替代产品,苯醚甲环唑的市场地位实际上已经稳居杀菌剂排行第一名的位置。

除此之外,苯醚甲环唑还是登记作物最多(50多种)、登记剂型最多(水分散颗粒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超低浓度液剂和颗粒剂)和应用最广泛(喷雾、灌根、撒施、拌种)的杀菌剂,由此可以看出苯醚甲环唑的市场地位,短时间内还没有可以撼动的替代品。

在农药界,苯醚甲环唑素有“万金油”的美名,其原因是苯醚甲环唑具有极佳的混配性,除了和碱性农药不能混配外,苯醚甲环唑几乎可以与所有的酸性或中性农药相混配,在不易产生药害的同时,还能达到混配效果的最大化。

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都是比较经典的混配组合,如今在农作物防治病虫害中,依然是属于主流产品。

既可地下防病,又能地上杀菌

苯醚甲环唑的未来趋势在哪里

佰秀农业通过农业农村部苯醚甲环唑登记的趋势发现,苯醚甲环唑由于对叶部病害的广谱性,尤其对于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常见病害防效优异,所以,前期登记证件主要以叶喷为主。

后来,通过实践应用发现,苯醚甲环唑不仅对植株病害有优秀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对根部病害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如蔬菜类发生根腐病,在噁霉灵抗性较重的前提下,采取苯醚甲环唑进行高倍数灌根,既避免了药害发生,又能确保良好的防效。

后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苯醚甲环唑,逐渐有了防治地下菌(根部病害)的种衣剂和颗粒剂的身影。

比较常见的有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等。

主要登记防治对象为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散黑穗病和丝黑穗病等,可以说,苯醚甲环唑及相关混配种衣剂的出现,使有爆发趋势的小麦全蚀病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也使小麦主要病害的纹枯病,也逐渐转为非主要病害,以至于纹枯病已经在农民心目当中逐渐淡化。

苯醚甲环唑及相关混配种衣剂,不仅在小麦上取得了非常完美的防病表现,同时对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根部病害(根腐病、立枯病、菌核病、茎基腐病、枯萎病)的防治,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根部病害防治效果。

同时,颗粒剂的出现,也使苯醚甲环唑在根部病害防治渠道上又是一项新突破,通过颗粒剂的方式与土壤或植物根系直接接触,既降低了农民朋友的施药负担,又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还能通过逐步释放药效,从而达到持久防病治病的效果。

佰秀农业认为,在苯醚甲环唑及相关混配种衣剂应用成熟之后,下一个应用趋势的产生,必将在颗粒剂上得到体现。

对此,你怎么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