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让营地教育更健康地发展

 

教育部等11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业界认为这将掀起一股研学旅行教育的热潮。目前,各种主题的营地教育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有业内人士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营地教育首先应该看教育理念。(1月10日《信息时报》)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教育理念的转变, 营地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热捧。每每等不及寒暑假来临,一些“不差钱”的家长便未雨绸缪地为小孩选择冬令营或夏令营的好去处,希望通过营地教育增长孩子的见识、锻炼孩子的能力、开拓孩子的视野。然而,由于一些“营地教育”机构教育理念较陈旧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过于牵挂与关心”,最终使美好的愿望化为泡影,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显然值得反思。

从功能区分上讲,营地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与扩展,三者共同构成一个互补而稳定的三角关系。如果说,学校教育侧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家庭教育”侧重道德教育与亲情教育,那么营地教育应该主要侧重心智成长的教育。具体而言,营地教育是一种在营地以团队生活为形式的校外教育,一般以增强动手能力与交际能力为主,比如教孩子动手做饭菜与洗衣服、强化孩子遇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升孩子与人和谐相处的交际能力,以及培育孩子的团队精神等。在许多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感恩之心、缺乏冒险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当下,这样的营地教育更是不可或缺。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营地教育却偏离了其本应具有的功能,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具体表现是一些中小学课外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打着营地教育的旗号,但是实质上却是换一个地方练习弹钢琴、补习校内课程。可见,想要让营地教育不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则需营地与家长双方的携手发力。对家长而言,应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营地教育的意义,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心理、心智上都得到锻炼和成长。对营地教育机构而言,则应科学地配置教育内容,寓教于乐,让孩子从营地教育中更深刻地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屈金轶)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