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双倍动力、一次搞定:石头扫拖机器人G20评测

 

【【【前言:扫拖机器人,强大之外也有尴尬之处】】】

众所周知,自从全自动扫拖机器人问世以来,就被许多消费者看作是能够“解放双手”,代替他们完成家中地面清洁的重要伙伴。

扫拖机器人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平心而论,显然是可以的。特别是对于需要整天忙于工作,几乎没时间顾家的朋友来说,能在上班时间自动在家中完成地板扫、拖工作的机器人,说是“家务救星”也毫不为过。

但这样的“家务救星”也并非没有槽点,事实上只要用过这类产品就会发现,“单次清扫能力不够强”可以说是许多扫拖机器人产品的通病。

请注意,我们并不是说这些扫拖机器人不能扫、拖干净地面,而因为它们程序里往往都会提供(手动)可选的超大吸力、超慢拖地模式,再加上能够对房间进行反复多遍清扫的功能,所以理论上要做到彻底的“干净”并非不可能。

但手动开启全程最大吸力、全程最慢的拖地模式,再加上每个房间扫拖多次的设定,就直接意味着漫长的清洁时间和绝不会小的工作噪音。更为糟糕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扫拖机器人的耗电速度很可能远超预期,以至于它不得不每清洁两、三个房间,就需要回到基站进行几十分钟、甚至是更长时间的补电,然后才能再接着完成剩下的工作。

很显然,这会让整个清洁的用时雪上加霜,就算家中无人,由此引发的、间断持续数个小时的噪音可能会打扰到邻居。与此同时,身处外面,眼瞅着手机中APP上显示的扫拖机器人几个小时过去了却还没能完成清洁任务,多少当然也会有些心烦。

归根结底,以上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源自于现有的诸多扫拖机器人在“常规状态下”清扫能力不足所致。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真正提高扫拖机器人的清洁效率、提高它与用户在家中“共存”时的体验呢?

其实是有的,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三易生活今天要来测试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G20的原因。作为石头科技旗下旗舰系列的换代升级新品,正如它的名称所暗示的那样,G20此次在关键的扫拖结构上实现了“翻倍”式的提升,有望从根本解决目前同类产品的效率难题。

【【【产品解析:延续家族式设计,各项细节都有改进】】】

作为石头旗下的全新换代旗舰产品,我们从G20身上首先能看到的还是诸多眼熟的“家族式特征”。

比如在它的机身顶部,G20理所当然拥有一颗凸起的、可旋转的激光测距单元。作为从旗下首款产品便开始普及激光测距、建图导航(SLAM)技术的厂商,石头科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凭借着一己之力“终结”了扫拖机器人仅有惯性导航,像瞎子一样在室内乱撞的时代。也正是从他们的首款产品之后,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主动建图、地图导航功能,逐步成为了市面上所有中高端扫拖机器人产品的“标配”。

当然,对于石头科技自身来说,他们并未满足于仅有激光测距导航。所以可以看到,G20在机身前端还有一个巨大的3D结构光模组,它可以比单纯的激光测距更为精确地识别出地板上障碍物距离、轮廓,甚至是形状。而在机内AI算力的加持下,G20现在更是可以实时“认出”13大类、42种障碍物类型,还包括了家中的猫猫狗狗,并提前做出规避动作、避免惊扰到“毛孩子”。

除此之外,G20还更新了AI避障3.0算法。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这一新的算法会将障碍物划分为“危险物品”和“安全物品”两类,使得扫拖机器人会远远避开诸如宠物、数据线、鞋子这类“危险物品”,但同时会尽量接近桌腿这样的“安全物品”,从而进一步降低漏扫的几率。

除了延续前代旗舰产品、并有针对性更新的避障配置外,在肉眼可见的外观部分,还能看出G20此次的基站也有着小的改变。

首先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的同类设备,石头G20的基站在水箱和尘盒的布局方式上,依然延续了此前G10系列中“左右并排”的布局,将污水箱、净水箱和尘袋盖板采取了一字排开的设计。

这种设计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大幅简化了换水、换尘袋时开、关各个结构件的难度。用户不再需要去费力的弯腰先打开某个盖板,而是可以直接单手掀开尘盒的装饰罩,并简单的拿出尘袋。而且在提取的过程中,尘袋就会自动完成密封、无需担心漏洒问题。

同理,石头G20的两个水箱提手也是直接露在外的,用户可以很轻松的“即提即走”。换完水后将水箱直接对准放下去就能自动安装到位,操作起来也更加直观。

除此之外,与前代的G10S、G10S Pro相比,G20的集尘+自清洗基站此次还直接集成了烘干功能。既提升了基站的整体颜值,也为用户减少了一笔额外开销。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们也能想到会有部分用户可能觉得,G20此次的基站造型相比同类产品显得不那么“一体化”,似乎少了一份“艺术品”的感觉,更像是实用的生产力设备。

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恰恰反映了石头扫拖机器人的典型使用场景。也就是说石头科技其实很清楚,用户会经常使用扫拖机器人去执行家务清洁活动,而绝非是为了买一个“好看”的玩意、摆在地板上装装样子。

【【【产品解析:超能双驱模组,扫拖能力从此翻倍】】】

比起避障、基站方面的改进,石头G20此次最为“核心”的升级,说到底还是在它的扫拖能力,以及扫拖结构的架构创新上。

传统的扫拖机器人是如何实现吸尘、扫地的呢?以石头此前的产品(G10)为例,它的底部有一个软胶材质的地刷。在扫地时地刷会高速刷过地面、带起灰尘,此时内部的风机再产生负压,将灰尘和小型污物吸进去,同时在地刷的后方,会有一个很小的半透明刮板,它在扫地时理论上也是紧贴地面的,作用就是聚集被地刷“漏掉”的灰尘,以提升清洁效率。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小小的刮板上。一方面,地刷从前向后刮动地面,就不可避免的会卷动一部分灰尘向后飞溅。另一方面,这个刮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形变、变得难以紧贴地面。此时就会有灰尘从地板和刮板之间的缝隙中漏走,单次扫地的效率下降也就这么发生了。

相比之下,G20的解决方案就彻底得多。它直接取消了主刷后部的刮板,将整个扫地部分的机械结构改为了一前一后,两组对向旋转的胶刷。

如此一来,一方面因为多了一组刷头,随着扫拖机器人的行进,就相当于每一寸地面要被扫两次(从前往后一次,从后往前一次),无形中倍增了清洁效率。另一方面,前后对转的胶刷也避免了传统刮板设计的老化、漏灰问题,自然也就大幅提升了清扫效果。

不仅如此,仔细观察G20的拖地模组会发现,它一方面依然保留了招牌的声波震动擦地+升降式避障/晾干设计,另一方面声波震动区域的数量也从过去的仅有中心一小块,增加为拖布前后两端各有一个。也就是说,与扫地结构上从“单刷”进化到“双刷”类似,G20的拖地模组也从“单组”增加到了“前后双组”,相当于在同样的时间(进行距离)里,现在能有相当过过去两倍的污渍瓦解效果,拖地的效率也实现了翻倍。

这还没完,针对核心的扫拖能力,G20此次还有两条显著的改进。一个是将扫地的真空吸力增大到了6000Pa,再次跃居行业顶级水准,同时也使得双刷设计变得更为实用。另一个则是换用了尺寸更宽、防滑效果更好的主动力轮。如此一来,降低了扫拖机器人在光滑地面发生打滑的几率,反过来其实也就相当于使得其行进速度、距离,可以有更加精确的控制。并且最终还是落到了提升清扫效率,让G20只需“走一遍”,用更少的电、更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全屋清洁上。

【【【产品体验:清扫能力提升显著,实测“一遍”就干净】】】

说了这么多理论上的改进、数据层面上的增强,显然最终还是要用实际的测试来证明这些才行。那就是石头G20到底是否做到在“不开启反复清扫模式的前提下,一次性搞定地板清洁?”

为此,我们首先使用Roborock APP连接上了石头G20。从扫拖机器人基站信息界面可以看到,它此次其实还有个新增功能,那就是具备了独立的清洁液自动投放盒。

清洁液投放盒的抽屉位置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个新功能。因为此前的G10系列在“自动上下水”套装里,也有提供清洁液自动投放功能。但当时只适用于具备独立上下水管路的用户,如果买的是普通的自清洁或自清洁+烘干基站,那么这个功能也就没有了。

自动上下水的相关设置

换句话说,也就是G20此次配备的基站让家中无法安装上下水管路的用户,也免除了手动添加洗地清洁液的操作,在便利度上更上一层楼。

在实际的清洁能力测试环节中,我们选取了拟似泥土和马克笔作为地面污渍的量化参考物。并首先使用G20的“选区清扫”功能,设定在测试区域内进行“仅扫地”的一次性清扫任务。

以结论来说,可以看到G20正如我们此前推测的那样,仅需标准的清扫程序(不用开启两倍或三倍的反复清扫档位),就能很好地去除路径上的尘埃污物。同时得益于基站的自集尘设计,在清扫完成后,扫拖机器人尘盒内也仅有少量的尘土残留。

而在拖地环节,我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的马克笔对地板进行标注。由于G20的振动声波擦地单元对蓝色马克笔污渍的瓦解能力极强,几乎是只要“路过”一次、就能擦得七七八八了,而对颜色更深、油渍也更“干”一些的黑色马克笔,则在开启“深度慢拖”模式后,同样只需执行一遍选定区域的清洁,地板就能变得光洁如新。

【【【总结:一次很有意义的换代,不止于性能进步】】】

总的来说,作为石头“G”系列正式确立为旗舰产品线后,真正迎来换代的第一款产品,G20在“扫”、“拖”核心能力、在全屋清洁的基础体验上,可以说是迎来了巨大的进步。

它的清洁效率是过去的两倍,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用短的多的时间,少得多的电量去完成全屋清洁,避免频繁中途“补电”的尴尬。这也代表着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正打破了“扫拖机器人只有全家人都不在家中的时候,才方便使用”的尴尬,让全自动的地板清洁变为了一种短时间、高效率的享受。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进步的背后并不是简单的更大吸力、更大拖布的小升级,而是石头科技基于自身独创技术,对清洁架构进行的全面创新,也反映出了这家科技企业在自动化清洁电器方面持续性的底层创造能力。显然,这是目前业内绝大多数同类厂商都很难做到的一点,也可能正是石头科技最为突出的“底气”。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