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亲密育儿,你真的清楚到底什么是亲密育儿吗?
提起“亲密育儿”,相信不少妈妈们并不会觉得陌生,可在一些妈妈群或是育儿论坛里,也时常会看到关于如何如何增进亲密,如何如何会破坏亲密的讨论。
可是,到底什么是亲密育儿?你真的清楚吗?
亲密育儿是……
“亲密育儿”最早是由西尔斯夫妇提出的,其内涵就是他们的育儿理念。在《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一书中,西尔斯提到了他们提出“亲密育儿法”的过程。
概括一下过程就是:西尔斯医生在门诊总被妈妈们问的各种跟病情无关的问题给难倒,深感受挫,于是,他先是读了市面上各种育儿书,觉得这本缺乏基本常识,那本观点不明确,就没个写得好的。然后又向育儿经验丰富的父母请教,把他们的育儿技巧记录下来,不断积累、实践、总结、改进,得到了许多有效的育儿经验,不仅自己运用这些经验养孩子,也教给其他父母这么养孩子。最后,还给这套育儿方法起了一个名字,叫attachment parenting,简称AP。国内在引进西尔斯作品时,译者把attachment parenting翻译做了亲密育儿。
西尔斯夫妇会将自己的育儿理论命名为 attachment pareting ,其实是受到了attachment theory,也就是"依恋理论"这个名词的启发。
西尔斯的妻子玛莎就曾经说过:“自从依恋理论的内容被John Bowlby及其他人很好地研究和验证,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把这个术语变得更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想到了亲密育儿这个说法。”
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中一共总结了7个原则,简称为7 Baby-Bs。
1.让分娩成为一种情感纽带,提倡顺产(Birth bonding)
2.分辨和回应宝宝的哭声(Belief in the language value of your baby’s cry)
3.母乳喂养(Breastfeeding)
4.用背巾把宝宝“贴”在身上(Baby wearing)
5.和宝宝一起睡(Bedding close to baby)
6.把握平衡和界限(Balance)
7.学会分辨育儿建议(Beware of baby trainers)
西尔斯认为在婴儿的早期阶段,通过亲密育儿,通过父母对婴儿需求的满足,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并且学会信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亲密育儿正是通过上面这七个原则中所涉及的具体行为来体现的。
不过在早期,亲密育儿只有前面5条原则,最后两条是在2001年的时候才加进去的。
从特意加进去的那条——把握平衡和界限,足见西尔斯也认为在育儿中需要兼顾妈妈的需求,不能以牺牲妈妈的需求为代价。
常常和亲密育儿一起被提及的,还有“安全感”这个词。
安全感是……
安全感通常是指是否觉得他人值得信任以及对外界环境和事件是否有掌控感。在儿童早期,这种“安全感”来源于孩子和养育者(通常是妈妈)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
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时期,家长对于安全感的关注,实际应当放在如何形成安全依恋。
依恋的形成也并不是一个“一见钟情”的过程,虽然大多数父母在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未出生时,就对宝宝产生了感情,但对婴儿来说,是没有办法从刚出生看到父母第一眼起就对父母形成依恋的,婴儿要对一个人形成真正的依恋需要一定的时间。
随着父母与婴儿的互动,父母能够越来越准确地理解和回应婴儿发出的信号,婴儿也慢慢了解了他的父母是怎样的人,知道他们发出的信号与父母回应之间的关联,依恋才逐渐发展起来。
对于依恋的发展,施卡福和埃莫森通过对一组刚出生的苏格兰婴儿进行的18个月的追踪研究,发现婴儿与养育者形成依恋关系时会经历以下几个连续的阶段:
1.非社会性阶段(0~6周)
婴儿对社会和非社会性刺激的反应没有明显差异,很少表现出抗拒的行为。
2.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
婴儿对人类更为偏好,会更多地对人而不是其他类似人的物体(比如会说话的玩偶)微笑,任何人把他们从怀里放下,都会让婴儿相当不安。到3~6个月,熟悉的养育者对他们的安抚更有效,但他们也接受其他人的安抚。
3.分化的依恋阶段(大约7~9个月)
婴儿与特定个体(一般是母亲)分离时开始表现出抗拒行为,婴儿常常试图追随着妈妈,缠着妈妈,妈妈回来时会热情欢迎。施卡福和埃莫森认为,这是婴儿已经建立起了最初的真正的依恋。
形成安全型依恋可以促进探索行为的发展,婴儿把依恋对象作为探索的安全基地,从安全基地出发,婴儿可以自由地大胆探索。婴儿的这种自信地独立行动需要依赖依恋对象的存在。
4.多重依恋阶段(大约9~18个月)
在施卡福和埃莫森的研究中,婴儿在形成最初依恋的几周中,除了母亲之外,还和其他人,如父亲、祖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某个固定的看护人也建立起了依恋关系,到18个月时,很少有婴儿只对一个人产生依恋。
一般来说,婴儿都会与养育者形成依恋,但依恋关系的质量却并不相同,有些婴儿会感觉放松、有安全感,而有些则显得很焦虑,对将要发生什么很没把握。
这种差别正反映了不同的依恋类型。
安全依恋是……
安全依恋时依恋的一种类型,在评估孩子的依恋类型,最常用的是安斯沃斯提出的陌生情景法。
陌生情境法的流程是这样的:让孩子进行20分钟游戏,这一过程中会使照料者和陌生人进出房间,以此再现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的情景变换。
整个过程包含8个短情境,通过观察婴儿在这些步骤中的反应,评估孩子与父母和其他照顾者的依恋质量,将孩子的依恋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孩子在这些情境中的反应,可以将孩子的依恋类型分为以下四类:
安全型依恋
孩子把家长作为安全基地,会以家长为中心进行独立探索,家长离开时会明显不安,家长返回时,孩子会积极接近,容易被家长安抚,哭泣也会很快停止,家长在场时,对待陌生人很随和大方。
回避型依恋
孩子对家长在场或是不在场漠不关心,家长不是“安全基地”,对家长的情感联系和依赖较少,家长离开时也不伤心,显得很冷漠,家长返回时,也没有温暖的回应,可能会回避或是只是缓慢接近,被家长抱起时,常常不愿意靠近,对陌生人有时很随和大方,有时有很冷漠。
抗拒型依恋
和家长在一起时,孩子也没办法把家长作为安全探索的基地,会紧紧靠在家长身边,很少有探索行为,家长离开时会极度抗拒大哭,家长返回时会表现得很矛盾,既想亲近家长,又对家长的离开很生气,从而抵抗家长的安抚,有时会打、推家长,抱起后会继续哭,不容易被安抚,对待陌生人相当戒备。
混乱型依恋
孩子表现出来许多困惑、混乱、互相矛盾的行为,混乱型奇怪地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模式,孩子对于接近或是回避家长犹豫不决,有的和家长在一起时表情茫然,有的被抱起安抚时反而大哭;有的可能在接近家长的过程中突然跑掉,也可能在家长接触他的过程中突然情绪爆发。
回避型、抗拒型、混乱型都属于不安全依恋,其中,混乱型是最不安全的。
而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
(1)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2)养育的质量
(3)婴儿的特征
(4)婴儿及父母生活的环境
这四个因素当中,养育的质量可能最能由家长自己掌控的一个因素。
研究表明,敏感的养育——对婴儿做出迅速、一致、恰当的反应,温柔细心地抱着他们——与依恋安全型有中度相关,也就是说敏感的养育下,孩子会倾向于形成安全型依恋。
亲密育儿中强调的“分辨和回应宝宝的哭声”,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和安全型依附中养育者的敏感性这一维度是比较贴合的。
不过在不同文化中,对敏感性的解读并不同,同样是“敏感响应”,肯尼亚的古西人就很少热情地拥抱孩子和逗孩子,她们的婴儿大多数是安全型依恋。
另外,同步互动的交往形式是导致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原因之一,这种互动,如同敏感的、协调的“情感舞蹈“,通常是指养育者以一种定时、有节律、适当的方式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
虽然同步互动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对孩子的绝大多数信号都做出反应,形成安全型依恋需要的是母婴之间的中度协调性,而不是高度协调性。
如果父母不分辨孩子表达出的信号,对孩子发出的信号给予了过度的回应,使婴儿接受到过多的刺激和干扰性的照顾,婴儿反而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
比如,回避型依恋的婴儿通常接受了过多的刺激和干扰性的照顾,母亲可能在婴儿已经不注意听甚至快睡着时,还不厌其烦地跟孩子说话,而孩子似乎想通过回避母亲,逃避过多的交往。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亲密育儿是由西尔斯博士提出的育儿方法实践,依恋理论属于发展心理学的范畴,是基于观察研究和实验得出的结论。
严格来说,亲密育儿只是一种育儿理念的选择,亲密育儿与形成安全性依恋之间本身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因果关系。
作者:晗月,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医学科普编辑,婴幼儿睡眠咨询顾问。
本文为好睡宝婴儿睡眠原创,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我们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想了解更多婴幼儿睡眠、养育的知识,尽在“好睡宝婴儿睡眠”,这里有口口相传的经验,对大样本的观察,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有对这些经验,观察,成果的提炼,糅合,批判,与反思。同时,我们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睡眠咨询订制服务,帮助你和宝宝同时获得健康充足的睡眠。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