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对农村金融发展有什么影响?
文|春尽安
编辑|文知远
什么是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就是金融惠及民生。
在这一过程中,让全社会成员都能获得金融服务的前提是,所有人为此付出的成本代价都是可控的,并且在承受范围之内。
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比传统金融更注重公平性与包容性,致力于让每个有金融需要的人都能有尊严地享受到及时、高质的金融服务。
相较于传统金融而言,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更广泛,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于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的贷款支持明显不足。
而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高收入人群,而且将中低收入人群和小薇企业也包括在内。
另外普惠金融的参与机构更加多样化,除了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还包括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传统金融机构。
从普惠金融的内涵可以看出,其主要包括如下特点:
第一,公平且全面地提供服务。
普惠金融又被称作包容性金融,始终贯彻公平这一理念,力求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
即便是贫困偏远地区也有权利享受同等的金融服务。
此外普惠金融还在传统金融产品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金融需求。
第二,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
虽然普惠金融的定义是为每一个人服务,但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初衷就是消除金融排斥现象,所以会重点扶持有金融需求却得不到金融服务的人群。
小微企业由于内部管理粗放、财务体系不健全、资产积累较少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稍弱,也因此经常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的信用信息不完善、有效担保不足等问题,而不愿向其提供贷款。
普惠金融为了完成金融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所以会向这几类人群进行资源倾斜,以期消除金融排斥,共同发展。
第三,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形成了长期服务关系。
普惠金融是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发展的。
也就是说并不会向其受众者收取高额的服务费用,消费者享受到的金融服务和使用的金融产品都是可以承担的。
从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中也不难看出,中小微群体的收入较低,高额的费用势必会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阻碍,这也将会和发展普惠金融的初衷大相径庭。
普惠金融并不等同于扶贫也不等同于慈善,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虽然这些机构向消费者收取的费用较低。
但是这些费用是完全能够弥补其成本,此外还能获得适当的盈利。
如此一来,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有利可图,消费者也能在其承受范围之内获得金融服务。
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角色实现了双赢,可以维持长期的服务关系,也体现出了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原则。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创新期。
第一个萌芽期也就是小额信贷发展阶段。
该阶段最先在孟加拉国、巴西等第三世界国家出现,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杜晓山看到了该模式的成果与优势。
于是向国内引进了该模式,自此带动了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杜晓山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小额信贷之父”。
小额信贷也被称作扶贫性小额信贷,其服务主体是农村贫困人群。
主要目标是扶贫助贫、提升贫困户的信贷服务获得感和体验感,主要资金来源是国际组织资金或个人捐助,主要特征是无抵押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担保。
第二个成长期也就是微型金融发展阶段。
随着小额信贷逐渐发展,贫困户的贷款需求越来越大、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
而依靠捐助方式的资金来源和单一的信贷服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贫困户的需求,微型金融就是顺应这一时机而发展出来的。
相比较而言,微型金融的覆盖范围更广,首先是其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农村贫困户,还包含微小企业和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等在内的弱势群体;
其次是除了提供基本的信贷服务,还发展了储蓄、保险等金融服务。
此外微型金融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参与的金融机构是集体组织等非正规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相结合。
第三个成熟期也就是普惠金融发展阶段。
在微型金融发展过程中,显而易见的是一直被金融机构忽视的弱势群体也是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运营主体的可持续性。
就这样,普惠金融应运而生,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自从普惠金融引进我国之后,政府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
在政府的引导下,各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开设相应的业务,将以往的微型金融业务逐步完整化和正规化。
在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基础上,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更加广泛,产品服务更加多样化。
此外普惠金融不仅包含提供产品与服务等微观层面,还包含政策、法规和监管等宏观层面,真正地发挥金融造血功能,解决贫困问题。
第四个创新期也就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阶段。
随着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以银行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措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避免的难题。
成本居高不下、效益难以匹配风险等,急需引入新兴技术创新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不足,也是迫切希望引入新兴技术增强自身发展普惠金融的能力。
适逢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手段层出不穷,催生出了极具创新性的数字普惠金融。
相较传统普惠金融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一方面利用数字化创新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使客户更加便捷、高效地满足自身金融需求,提升了其金融服务获得感。
同时利用大数据改善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金融机构的成本更加可控。
另一方面将发展战略从横向发展转变为纵向发展,以扩大普惠金融发展深度为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发展。
理论基础
(一)农村金融理论
农村金融理论由以下理论构成:
(1)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是指为缓解农民与其他阶层的收入差距,需要政府提供利率较低的政策性资金。
由于农民本身信用信息不完善、收入来源不稳定,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与利益考量,不愿贷款给农民,或是对农民贷款设置更多的条件限制,大部分农民都难以达到。
民间借贷虽没有正规金融机构的严格贷款门槛和条件限制,但是其高利率却是远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范围。
因此农民的贷款来源渠道受限,阻碍了农民自身和农业发展。
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较低利率的资金补贴,或是农业专项贷款,根据农民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金,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2)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认为应当通过市场机制发展农村金融,而不是依靠政策性资金。
该理论认为利率应由市场决定,利率自由化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自发寻求农民来增加储蓄。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主张将高利率的非正规金融机构逐出市场。
但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则认为非正规金融机构出于成本考虑对农村贷款收取较高利息,具有合理性,不应将非正规金融机构排除在外。
应当将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相结合,将非正规金融机构合法化。
(3)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随着上述两种理论都收效甚微,就衍生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此理论认为金融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单纯只靠市场机制,或单纯只靠政府机制,都不能发展健全的金融市场。
因此需要政府和市场联合支持金融发展。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非市场因素对于培育健全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发展农村金融,消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高效运行的障碍。
用于培育金融市场的外部资金应重点用于完善健全的体制结构,包括人才培训、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等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