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低调杀菌剂,功效却不可小觑,对土传病害优秀的噻呋酰胺你会用吗

 

#丰收中国#

前言

之所以称噻夫酰胺为低调杀菌剂,是因为其上市20多年来(由孟山都研发,后归陶氏益农,又卖给日产化学,商品名满穗,2012年在我国专利到期),一直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杀菌剂进行推广,随着种子包衣的兴起,纹枯病得到极大的遏制,逐渐不再是危害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的主要病害。

在当时环境下,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剂并不在少数,刚上市之初的噻呋酰胺身价较高,除非在纹枯病较为顽固的区域,否则很难和其它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由此,噻呋酰胺的出现,并没有像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三唑类(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等)那么耀眼,也没有像烯酰吗啉、霜脲氰、噁霉灵等那样的市场占有率,更没有像克菌丹、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老而弥坚。

然而,在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沉积后,噻呋酰胺的其它功能被逐步发掘出来,其独特的杀菌威力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使得降下身价后的噻呋酰胺,变得极具性价比起来。

噻呋酰胺的发展方向

噻呋酰胺,属噻唑酰胺类杀菌剂,以强内吸性(可上下传导,即可叶片喷雾,又可根部用药)、持效期长(20-30天)、安全性高(大剂量用药不易产生药害)、用量少(每亩只需使用20-40毫升)的四大特点面向市场,尤其是被发现对土传病害有着较好防治效果后,市场关注度陡然提高,大有迎来“第二春”之势。

当前,噻呋酰胺在我国登记数量为269个,其中单剂134个(含原药),混配剂135个。

单剂以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为主,以及50%噻呋酰胺水分散颗粒剂及4%噻呋酰胺颗粒剂,登记对象主要是水稻纹枯病。

新增登记单剂为0.15%噻呋酰胺颗粒剂(水稻纹枯病、花生白绢病)、0.5%噻呋酰胺颗粒剂(花生白绢病)、8%噻呋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小麦纹枯病)、19%噻呋酰胺干拌种剂(水稻纹枯病)等。

混配剂种类较多,尤其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混配剂为主,主要登记对象依然是水稻纹枯病,如噻呋酰胺+嘧菌酯、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己唑醇、噻呋酰胺+戊唑醇等。

随着噻呋酰胺在花生白绢病、中药材立枯病、蔬菜根腐病等土传病害表现出比较优秀的防治功效后,噻呋酰胺悬浮剂、噻呋酰胺颗粒剂、噻呋酰胺悬浮种衣剂,以及噻呋酰胺+嘧菌酯+精甲霜灵、噻呋酰胺+嘧菌酯+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诸多新剂型纷纷问世,想必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土传病害杀菌剂的新生力量,噻呋酰胺必将在诸多针对性杀菌剂中,拥有颇具分量的一席之地。

噻呋酰胺的实际应用

中药材:

白术立枯病(卡脖子病)、根腐病,可采取240克/升噻呋酰胺40毫升+70%甲基硫菌灵60-80克或50%克菌丹100克,兑水30-60斤喷雾或淋根(在亩用药量不变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水量)。

芍药茎基腐病、菌核病,可采取240克/升噻呋酰胺40-80毫升+70%甲基硫菌灵60-80克,兑水30-60斤稀释后喷雾或淋根。

紫苑白绢病,可采取240克/升噻呋酰胺40毫升,兑水60斤稀释后均匀喷雾,间隔一周重喷一次。

块茎类中药材种苗,移栽前可采取18%精甲霜灵·噻呋酰胺·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或噻呋酰胺·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0-200毫升进行拌种处理,可拌种块茎种苗300公斤左右,能有效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白绢病、菌核病、枯萎病等常见土传病害。

瓜果蔬菜:

种植前,可采取0.15%噻呋酰胺颗粒剂10-15公斤/亩进行土壤处理,生长期发生根部病害,可采取噻呋酰胺单剂或噻呋酰胺·嘧菌酯、噻呋酰胺·井冈霉素等进行喷雾或灌根。

噻呋酰胺对葡萄白腐病效果显著,可采取单剂进行提前预防,也可采取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混配剂于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喷雾处理。

噻呋酰胺对花生、辣椒白绢病效果显著,对于严重发生的田块,可采取种植前处理土壤,生长期进行喷雾处理的方式进行防治。

粮食作物:

小麦采取噻呋酰胺相关混配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可预防根腐病、全蚀病的发生,如噻呋酰胺·噻虫嗪·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既能防病,又能防治地下害虫以及生长期刺吸式害虫。

此外,噻呋酰胺·甲基硫菌灵、噻呋酰胺·申嗪霉素、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异菌脲、噻呋酰胺·氨基寡糖素、噻呋酰胺·噻森铜等,也是防治土传病害比较优秀的混配制剂。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