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和屌渣,注定同时存在于装备圈
其实,这就是一篇不带广告的试用报告。
还记得新年伊始那次CB190R的800公里摩旅吗?好山、好水、好路、好风光……
唯一头疼的,就是天寒地冻,手指僵硬,不仅影响乐趣体验,更会带来安全隐患。
特别是夜间行车,更是苦不堪言。尽管大虾在运动手套外面套上了一双抓绒手套,仍旧抵挡不住刺骨的严寒。
⬇️图片里都是骗人的。所以看上去是欢乐的骑行,其实是难熬的时光。
当然,不惧严寒的摩迷是不会在乎低温的,五花八门的御寒方式也是各显神通。总之一条,做好保暖没错。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
优势:全套花费不超过¥300,可以就地取材,度身定制。
不足:穿戴繁琐,部分物件有安全隐患;另外,屌丝气质太过霸道。
⬇️当然,也可以这样。
优势:全效防护,从头到脚舒适保暖;全天候适应,安全性高。
不足:不是一般的贵!
上述只是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广大车友,通常都有自己的装备标准。且不论装备价值如何,但大家对安全性的要求都一样。
不过,很多车友也确实容易忽视舒适方面的问题。比如头盔,是否夹头,是否压迫颈椎;再比如靴子,是否防水与防护兼顾?还有,你的左右手是否真正得到了保护?
相信很多朋友和大虾一样,从头到脚,陆陆续续都置办齐了,但还差一双够温暖的手套。
自从前年在米兰城冒着冷雨透湿手套,骑行一整天KTM RC390之后,大虾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添置一双既能防水、又能保暖的骑行手套。
不过,跟你一样,大虾也是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两个年头过去了,还没让勤劳的双手享受过一次大保健,真是罪过。
春节期间,JS送来了电热手套给我试用,拿人的手软(nuǎn),顺带把试用报告写给大家。完全真实体验,不带广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
这是款美国品牌,我拿到的型号是G3,由于美版偏大,所以M号就好。
外层全皮面料,里层保暖抓绒。
这内地大市场的标配红内衬,让人深深为米国人的审美感到着急。
左右手套内部均有电热导线引出,不用加热时,可以收入拉链,和普通保暖皮手套别无二样。
腕部弹性收口,这个是很贴心的设计,套在骑行服袖口外部,再拉紧,无惧风雨。
配件:电瓶接线、连接线、不同规格的保险丝。
说明书没有中文,不过还算简单,关键是提示用户不同设备用不同的保险丝。
一入二出的连接线,输出端分别连接左右手套。不知道会不会被烤成咸猪手?
配合测评的车型-Ninja 650。安装比较简单,接好正负极,然后接上连接线和设备,就会自动开始加热。
按照说明书要求,只连接手套设备,就选择紫色保险丝。
电热出口接口,带防护盖。找到合适位置放置就好,由于是断路状态,应该不会亏电。
把它暂时安置在这里。
连接上手套后效果。线材安置的位置比较关键,反正我也没打算长用,就这样挂着再说。
我一边弄,一边叨咕着说,这要是能无线供暖该多好啊。
老婆一旁补刀:你这骑摩托的,越来越矫情!贴点暖宝宝,什么都解决了。
好吧,我承认,这防暑抗寒其实没那么事儿!
正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跟普通皮手套没什么两样。
手感还行,但肯定和标准骑行手套有区别,正常摩旅或者日常骑行没问题,运动化驾驶,还是宁可冻手也别失去敏捷的反馈好。
手掌部有加厚防擦层,源自于很多摔车事故都是手掌先着地。但是,其他部位,确实没有什么防护。
握拳感受一下,当然没有运动手套那么贴合手指。鱼与熊掌,向来不可兼得。
官方资料宣称,4秒即可达到最高57.2℃的设计温度(这是要往死里烫的节奏)。基本上,接上线头后,手部就能马上变暖,而且持续保持热度。这对于苦寒之地,或者长时间湿冷摩旅而言,是有益处的。
测试当天,阳光不错,戴上G3,不插电,长时间骑行肯定没问题,毕竟内衬是抓绒面料。不过,长时间骑行,手指出汗所带来的湿冷,是很难受的。这一点,长江以南的车友应该深有体会。
好吧,插电来战!
很短时间内,手指便从僵硬潮湿中“清醒”过来,接下来,就是热!是的,确实挺热。这里不得不吐槽,没有温控开关,没有高、中、低档位,就是热得耍流氓。
所以,如果不是苦寒极地的长时间驾驶,确实不用一直挂电骑行。对于长途驾驶,或者寒冷地区日常骑行,倒是有点作用。
由于手套在加热时必须与走线连接,所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适时分离很重要。我试了几次,瞬时施力,手套能够与线缆顺利分离,在摔车时应该不会影响骑士做应急保护动作。当然,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它们被扯坏,我是不知道的。
关于防水性能,官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理论上,电热产品应该具备起码的防雨水功能,否则,它就是个蹩脚货。但我确实很担心防水性能,因为这样的皮质手套,接缝是很难处理的;而且,也没有看到任何特殊的防水处理或防水面料的采用。
浸水测试,15分钟,无渗透。
淋水测试,5分钟,没透。
好了,下雨天应该够用了。
至于安全性,确有不足,毕竟这款手套缺少更多的防护部件。
最后,谈重点。这款G3卖到1599元,真心贵。所以,也没什么好推荐的了。把我的试用体验写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而已。
如果就想买贵的,或者考虑品质稳定的全效防护,将来有可能全天候摩旅,倒是可以考虑。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无数种办法让自己得到保护。
比如,屌成渣的他⬇️
大虾点评
还是那句话,选择是自己的事儿。
骑行应该享受快乐,即便遭遇严寒酷暑、飞沙走石,也没必要搞得跟苦行僧似的。好的防护装备可以让驾驶更安全、更舒适,但这个好,并不意味着就是贵。
价格不是分水岭。骑幻影的,可以让一身装备的售价超过GW;而骑大贸水鸟的,也完全可以戴着永恒全盔走遍天下。对装备的价值认同,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好,没必要受别人的影响。但有一条是底线,那就是永远记得,不论高低贵贱,它们必须能给你带来保护!
欢迎装备制造商或经销商提供部品试用,我会继续如实报告给广大车友;也欢迎车友们写写自己的使用感受。好不好,用过才知道!
欢迎广大摩友投稿,题材、形式不限,原创就好。
投稿邮箱:vip@moto.vc
有态度,有温度 @摩托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