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民族头饰反映文化内涵,金头玉冠的满族头饰,有何艺术审美价值?

 

前言

头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头饰即为有力的文化史书。民族头饰反映了民族文化内涵,与民族发展休戚相关。

它随着经济发展,民俗传承而变迁,在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不断发生碰撞与磨合。头饰作为一种实用的艺术形式,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中的物化形式。

满族民俗文化中凸显满族人民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一面。在历史的舞台上经历了兵戈铁马,也曾铸就过团结统一的盛世景象。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就是满族统治者开创的天下。

一、满族头饰的起源与变迁

中国古代妇女以浓密的黑发为美。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浓密的秀发,因此早在周代时期,人们已经会制作形式不同的假发髻来装饰自己的头部。

努尔哈赤正式称汗后将服饰中融入满族骑射文化元素,制定了标志着等级的官服制度,清帝规定汉族男子要着满族服装,要剃头留辫,将前额头顶的头发剃去,脑后留下一根长辫子。

汉族女子的服装可随其习惯。但是满族女子不得穿汉族服装。清代时期,满汉习俗差别较大,尤其在女子服饰方面。这一点在凤冠上有所体现。

满族的清代后妃在参加重大庆典时都要佩戴朝冠。这种朝冠也是一种凤冠。清朝时期的凤冠与宋明时期的凤冠完全不同,更具有满族的民族风格。

钿子是满族妇女常用的头部装饰。清代妇女在佩戴钿子时要根据所出席的场合装饰钿子。

在清代,耳饰的佩戴主要以妇女为主。满族的妇女有一耳戴三件耳饰的传统习俗,俗称“一耳三钳”。

宫廷中皇后和后妃在穿朝服时均是一耳佩戴三件耳饰,遵循一耳三钳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一耳三钳”的习俗逐渐减弱,宫廷中的嫔妃只佩戴一对耳坠。

二、先祖时期的满族发饰

金代男子的发饰主要是巾。巾又可称为“幞头”。巾是金代男子常服的形制。

满族是极为重视“头文化”的民族。纵观满族头饰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满族头饰的种类日益丰富。

满族头饰源起于古老的肃慎,历经了雍容繁华的唐代,在女真夺取地方政权的兵戈铁马中趋于稳定,随着时光的凝练汇聚清代,具有满族特色的头饰文化发展至鼎盛阶段。在满族头饰华丽蜕变至升华的过程中,留下件件巧夺天工的珠光翠影。

靺鞨时期用野猪牙,野鸡的尾羽插在头发上可以作为装饰。满族先祖建立的第一个民族政权就是渤海国。

渤海国的建立为后世女真人建立金代、清代都奠定了基础,以至于服饰佩饰等民俗也得到了一定承袭。渤海国时期的佩饰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涌现金银珠宝饰品。

巾环有铁质掐金丝的,有铜制的,比较贵重的金质的。当时人们对巾环极为重视,常用的圆形巾环也变得多样化。

蹋鸱巾虽然普通,巾环却极为精美。此时期的巾环已经突破了圆形的轮廓,称为一种精美的装饰物,即为“玉屏花”。

金人服饰的一大特点就是汉化。女真人的衣冠服饰,女子的头饰逐渐地汉化。当时较为流行的装饰是头上束巾。

金统治者在效仿汉人的同时,也推行汉人女真化的政策。汉人和女真人接触增多,在一些地区中汉人中间也流行起女真人的衣着和发饰。

女真人女子留盘髻或者发辫,男子蓄发垂于肩脊,富贵的人在头发上缀以珠玉,人们常用彩色的丝绳系在头发上加以装饰。女子盘发的发簪只用一根根银条盘出簪头,比较随意。

清朝时期,满汉习俗差距较大,尤其是凤冠具有典型的满族风格。努尔哈赤正式称汗后将服饰中融入满族骑射文化元素,制定了标志着等级的官服制度,并经历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个朝代的补充和修订逐渐发展至完善。

清朝的服饰制度是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穿戴服饰的规范和准则。清朝官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入关以前,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因此规制中的形式和内容比较粗糙,属于清朝服饰典制的初级阶段。但为清朝官服制度奠定了基础

顺治时期,为了适应新的统治需要,陆续制定了新的冠服典制。以明制为蓝本编定新典制,并主要融入满族民族习俗,制定一系列独具满族民族特色的官服制度。

清朝官服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突显了封建社会君臣有别、贵贱分明的特征。

皇后至贵妃的朝冠,东珠顶均为三层,珠纬上的金凤均为七只;而嫔妃的东珠顶均为两层,金凤均为五只。

清代皇帝的冠虽较为简单,但冠顶的装饰却华贵。冠顶指在金冠帽顶部的装饰。

金约是上至清代后妃,下至王公贵族家眷命妇穿朝服时在朝冠下沿佩戴的一种的圆形饰物。为了区分身份地位,在金约上还会点缀着不同数量的珠宝。金约区分等级的标准是镂金云的数目、金约后部所系的结、其上的饰物。

清代满族妇女佩戴的钿子与唐代妇女贴鬓的花钿不是同一概念。清代满族皇后、贵妃在参加重大的节日、婚嫁、筵席以及以祭祀主体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时着吉服,常佩戴钿子。钿子的形状前如凤冠,后如簸箕。

在重大的典礼中,佩戴者会在钿子前后点缀翠珠玉石,也可用绢花或时令鲜花作为点缀,佩戴时顶往后倾斜。钿子有凤钿、常服钿,有些钿子用珍珠流苏作为垂饰。

清宫的钿子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钿子上用固定的嵌件装饰,上面组合着多种图案。第二种,在空钿子的框架上,随着自己的喜好安插珠翠花朵,组成完整的钿子。

旗髻即为清代满族妇女的假髻。这种旗髻被称为“大拉翅”。大拉翅一度成为满族妇女服饰标志之一,可见在当时,大拉翅深受满族独女的喜爱。

清代的扁方是满族妇女头饰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首饰,而且是满族妇女专用的首饰。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女性的发式一直丰富多样。发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头部的一种装饰,因此研究满族妇女发式也极为重要。满族女性发式与我国历代发式不同,别具一格。满族民间女性发式梳理虽然简单,但是较为多变。

满族女子在孩童时期,会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把留下的头发变成辫子,这种发式会持续到成年,成年后蓄发。按照满族“上头”的习俗,满族女子婚后会将发髻挽在头顶。不同的是满族的发髻在头顶。

清代男子从额头至鬓角两端引一条直线,剃去直线外的头发,将颅后剩余的头发编成辫子。从清代入关至清代覆灭,不论满汉,男子的这种发式在全国推行。

清代男子官帽上的顶戴彰显满族特色,承袭满族风俗。清朝官员官帽上的顶戴又叫作“顶”或“顶子”,是清朝官服制度中独有的区分官阶品序的重要标志。顶戴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朝冠用和吉服冠用。

清代男子官帽正中央的“顶珠”上钻有一个五厘米直径的圆孔,从帽子的底部伸出一根翎管,将红缨、铜管及顶珠串连,再用螺纹小帽拧紧。领管连接“翎子”。清代的翎子大体分为蓝翎和花翎。

在清代官服制度中规定翎子的佩戴要遵循等级、品阶,不得违制。规定,有爵位者、皇帝的近侍者或王府护卫人员、武职营官、有军功在身者等可以佩戴翎子。

清代时期不论满汉男子,要剃头留辫,将前额头顶的头发剃去,脑后留下一根长辫子。清代男子辫发中辫稍的缀饰叫作“辫连子”,男子的辫连子多用黑色。

在辫稍处继续编三股,以充当假发之用,可增加辫子的长度。男性成人后不扎发根绳,守孝期多用蓝色,禁忌黑白两色。

二、满族耳饰的种类与样式

原始社会流行佩戴“玦”,金代耳饰简洁,满族人的“一耳三钳”,清代发展出的“环形耳钳”等等都见证了耳饰发展的过程。

女真由于长期受制于契丹,金灭辽后与宋朝南北并立,因此在艺术文化上受到了辽、宋两朝的影响,从耳饰上便可体现。

清代皇帝保住八旗骑射的制度,制定了等级分明的官服制度。并且在乾隆皇帝“取其文,不必取其式”的指导思想下发展出极具满族特色的传统服装配饰。

清代满族女子的耳饰传统也是从女真族延续而来的,清代入关后,服饰制度逐渐确立并完善。

明末清初的女性有一耳多环的传统,体现了文化习俗继承的发展关系。满族女性最初的耳饰是一耳多环无坠饰。

总结

满族民俗文化中凸显满族人民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一面。在历史的舞台上经历了兵戈铁马,也曾铸就过团结统一的盛世景象。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就是满族统治者开创的天下。

满族人民极为重视“头文化”。有一些妇孺皆知的俗语典故深入人心,如“头上三尺有神明”,体现了满族人民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极具仪式感。

头饰文化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满族众多文化习俗中的瑰宝。彰显满族文化精神与魅力。满族头饰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在传承头饰文化的过程,尤其要注重保护头饰的工艺美术部分。同时也要在未来满族头饰的制作中注入满族文化,辩证地传承与发扬头饰文化。文化属于民族,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满族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蕴含着满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满族,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散发着民族精神,与其他民族共同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与意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