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暴防护人
陈爱华
家庭冷暴力易被忽略 暴力极具隐蔽性儿童难求助
儿童辅导社工常被拒绝 公益组织资金不济关门倒闭
陈爱华是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一名社工,主要工作是救助遭遇家庭暴力的儿童。
可是不久后,她将离开这个工作了六年的地方。高企的房租和资金的匮乏,可能使这家全国首个反家庭暴力的民间专业社会公益组织,面临着曲终人散的命运。
“家暴防护中心这种状况,真的是很可惜,后继无人。”陈爱华的语气里充满了惋惜,而这种心情,与她在救助家暴儿童时的感觉极为相似。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杜安娜
陈爱华最近很忙。不过,她不是忙着做家暴的辅导,而是忙着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以下简称“家暴防护中心”)的生存。去寻找资金投入,去找房东砍价,减少房租。为这些事奔波,她显得有些焦虑。
六年前,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她在家暴防护中心找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入口。
一开始,她做一些成人和施暴者的心理辅导,陈爱华有些着急,“有些家庭是很难被改变的”。后来她发现,针对家暴家庭中的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会直接对孩子们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于是她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儿童。
突破第一单案例
陈爱华还记得六年前接手的第一单案例。“当我靠近孩子的时候,他全身发冷,一直颤抖,使劲抓着自己,我把他的手搓了十几分钟,才慢慢暖和起来。”这是她在深圳某小学发掘的一起案例。在学校老师的描述中,孩子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儿童,有多动症倾向,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自控。
陈爱华仔细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后发现,果然这是一个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他的父母并不打他,也没有辱骂。但惩罚他的方式很特别,孩子的父亲会在夜里把孩子放到公园马路上,让他一个人站在黑乎乎的地方,然后自己躲起来远远看着他,防止走丢。
孩子妈妈管教他的方式更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孩子跟奶奶关系很亲密,引起他妈妈的不满,每次当孩子靠近她时,她总是把他推开,说自己不是他妈妈,奶奶才是他妈妈。
讲到这个案例,陈爱华不由长叹一口气,“这个家庭对他的管教可被称为家庭冷暴力”。
陈爱华只能从孩子的母亲着手,对孩子本人进行辅导,同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孩子的状况有了好转。
被社区和学校拒绝
儿童家暴具有强烈的隐蔽性。实际上陈爱华即使获取这样一份看起来并不很严重的儿童家暴案例都费尽了心思。2010年,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成立之后,为了寻找到遭遇家暴的儿童,陈爱华绞尽了脑汁。按照最初的设想,她希望能进学校、进社区、进警察团队。而实际的情况击碎了她所有的设想。
有学校被她“逼”急了,就想出了一个退兵之计,拿出几个“问题学生”来交给她,如果她能攻克这几个难题,就考虑让她“进学校”。也正是因此,她才接触到从业以来的第一个儿童家暴案例。后来她自然是通过了这场“考试”,才拿到进校门的通行证。
被忽略的冷暴力
在经过多年案例的积累之后,陈爱华发现,社会上对儿童家暴的认识非常狭隘。“不少人习惯把儿童虐待单纯地理解为对儿童身体的伤害,而父母对儿童精神暴力的情况往往被忽视。”
陈爱华接触过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她患有严重便秘。这个女孩并没有直接遭遇家庭暴力,但她是一个家庭暴力的目睹者。陈爱华解释,“其实便秘是一种严重的压抑行为,这个孩子在中心接受辅导后,便秘就会消失。”
这类案例在生活中几乎被完全忽略了,这个女孩能被发现也是相当偶然。女孩的妈妈是一个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接受治疗,通过她对自己家庭的描述,陈爱华发现这个女孩可能也是家暴的受害者。遭受了一些波折,陈爱华开始琢磨如何寻找到更有说服力的方式让人们重视儿童家暴的问题,她想到了做问卷调查。
2011年,她发起在深圳五个区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陈爱华回收了来自十所初、高中的有效问卷1280多份。同时,她们还针对成人做了一个调查,主要集中在罗湖区和宝安区的398户家庭。
根据学校反馈的问卷调查的统计,曾经遭遇家暴的人数比例高达29.8%,而成人组的统计结果是13%。根据陈爱华的判断,成人组的问卷明显存在着隐瞒的情况,“特别是冷暴力和性暴力这一块”。
特别多的父母会喜欢用“你不乖,我就把你赶出去”这样的语言,就是一种冷暴力。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冷暴力比肢体暴力更难改变。对于孩子来说,遭遇家庭暴力后,特别小的小孩会容易生病,而大一点的孩子容易有行为问题,比如,打架、网瘾等。
儿童辅导纷纷逃跑
作为一名做儿童家庭暴力辅导的社工,“被拒绝”的时候太多,以至于不少人不得不选择放弃。“所以,专业做儿童家暴的越来越少。”
“很可惜”,陈爱华说,很多心理咨询师不愿意接受儿童案例。一方面,儿童不会表达;另一方面,接受一个儿童案例,不仅是面对一个孩子,而是需要接收整个家庭系统。“而且有些家长在潜意识层面,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无法接受孩子对心理咨询师的喜爱和依恋。”
最终她坚持了下来,“更大的价值来自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不是特别需要谁去理解”。每次看到辅导的孩子好转了,那种成就感让她忘记之前所有的不愉快。
记者手记:儿童家暴防护需要支持
深圳妇儿大厦809室,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在这里存在了6年的地方。
看着它出生、成长,现在因资金匮乏陷入困境,陈爱华不自觉地不停地叹气。
接下来怎么办?公益机构也要解决吃饭问题。
“也许可以搬到更偏僻的地方。”陈爱华的语气泛起一阵悲凉。她说,这些年来,鹏星作为全国首个反家庭暴力的民间专业社会公益组织,曾经做出了很多全国的精品项目和深圳的精品项目。
“做得好的东西,就应该坚持下去。为什么非要再来一批人,把土再翻一遍?”她说,现在家暴中心存在明显的人力断层,却又没有更多的经费来培养,可谓青黄不接。
在她看来,家庭暴力防护特别是儿童家庭暴力这一块,还需要更多力量的投入。“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在知识倡导和人才培养上多做一些工作。”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7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