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知青往事|知青炊事班——调味品除了盐,还是盐

 

作者|殷南兴

我们刚到苏北淮海农场时,天天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消耗极大。由于缺少鱼肉和其他副食品,大家总觉得肚子里缺少油水,饥肠辘辘。连一个娇小秀美的女知青也能够轻而易举的一顿吃掉八两大米饭。可是当时吃饭要靠定量供应,每个强劳力每个月供应粮食36市斤,食油半市斤。每人每天平均供应食油8克,连锅底都擦不亮。

六连是淮海农场创建初期就建立的老连队,以前知青食堂的炊事员都由老军工和文革前的老知青担任,由于食材短缺,烹饪方式简单粗放,不做红烧肉、不做甜馒头和花色馒头,做菜不放酒、不放醋、调味品除了盐,还是盐。主食也难得能吃到白面馒头和当年产的新大米。馒头做得像枕头,一个要用一斤面粉,有一尺长。知青食堂的青菜是水煮的,煮好后表面飘着薄薄的油花,看不到绿色。

俗话说:“饭不够,瓜菜代”。可是当年苏北与江南迥然不同,苏北沿海多盐碱地,有的瓜菜生长不起来。夏秋季还好一点,经常有茄子、韭菜、青菜、冬瓜、南瓜、菜瓜吃;到了冬春季,只有萝卜、包菜、烂白菜,和秋天腌的咸菜,(秋天,把整棵的青菜不洗、不切晒到半干,放在水泥池里一层青菜一层盐),到冬天,每天从水泥池捞出满满一筐咸菜,天寒地冻,在河里简单的漂洗一下,炒肉丝、煮咸菜汤全靠它了。喝完咸菜汤,碗底留下一层厚厚的泥沙。

知青食堂从食堂后面的壕沟里取水作为饮用水,炊事员挑着水桶把水直接倒人饭锅或者烧开水的接子里(一种烧开水的灶具,在一口大铁锅上围一个无底大木桶),一接子烧开的水可以灌满一百多个热水瓶,大致上每个知青能够供应一瓶水。去得晚了,那一整天就只能用凉水凑合凑合了。

1970年初夏,六连发生了一次肝炎大传染,钱筱方、廉诚国、陈湘燕等十几个知青罹患了急性肝炎。造成超过百分之十的一线劳动力严重减员。正值三夏大忙,此事非同小可,农场兵团干部赶到连队召开现场会,初步认定发生原因:一是食堂饮用水水源取自营区护营壕沟,壕沟东北段两岸是牛棚、猪圈、公共场所;壕沟西南段直通排水渠后至南八滩河(排水河),壕沟西南段岸边不到2米是公共场所和存放化肥、农药的仓库雨水冲刷和排水渠倒灌极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二是食堂炊事员中有人可能是肝炎病毒的携带者,

会议制定了整改措施:一是原炊事班人员除班长姜开诚(原102师老炊事班班长)

留任外,其他人全部撤换。我和无锡知青周宠安、乐锡元,徐州知青张尚华,常熟知青袁刚、顾耀忠,吴县知青戴筱旸等被充实到食堂炊事班,我担任炊事班副班长。后来姜开诚班长被总场选调担任团部炊事班班长,孙振兴、朱国强先后接任炊事班班长。二是把食堂北面的一片荒滩、盐碱地划给炊事班管理。六连的后勤管理比较特殊,司务长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102师老司务长,几次要提拔换掉他都不愿意,连队干部和知青换了一茬又一茬,他是铁打的支部委员,分管炊事班、副业班、饲养班。六连饲养班不养猪,只养牛和鸡鸭鹅;炊事班班长单身一人(老婆留在老家)一个人既管食材保管和炊事员管理,又管养猪和菜园子,养的猪是连队猪肉的主要来源,只有过年和农忙时才从附近的农民手里采购。炊事班班长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清正廉洁、任劳任怨,是出了名的先进工作者,连副业班和饲养班都服他。所以后来接任的孙振兴是知青排长候选人,朱国强是在任多年的知青排长。到了冬天,在食堂北面,利用原来3米宽的进水渠,加宽加深开挖了一条6米宽的进水渠,引来苏北灌溉总渠清洁的淡水;原来2米宽的排水渠开挖成5米宽的排水渠。挖出的土全部铺撒在地里,抬高了地面,降低了地下水,改良了盐碱地。把东北段和西南段护营壕沟与食堂后面的一段壕沟用堤坝完全隔开,杜绝污染源。西北段的堤坝修筑的是一条低坝,低水位时人可以从上面行走,遇到进水冲刷换水时,多余的水溢过土坝流入排水渠进入南八滩河。食堂后面的一段壕沟加宽加深成为一个近千平方米的蓄水池,成为食堂炊事员淘米、洗菜和挑水的取水处。

有一年清明前后,孙振兴领着几个知青,带着大锹、箩筐、被子,徒步四十多华里,前往红星分场黑桥头的一个连队去采掘藕种,几年后食堂西南面的蓄水池和壕沟里开满了荷花,水质明显改善。我们还在蓄水池和进水渠里放养了草鱼和鲢鱼,春节时,知青和老军工们第一次吃到了自己养殖的鱼。

我春节回无锡探亲时,又主动在市场采购了西红柿、四季豆、辣椒、丝瓜、香瓜、菠菜等南方蔬菜种子,采购了固体酱油、糖精、桂皮等调味品,带回农场。知青们第一次在农场吃到了红烧肉、甜馒头和油炒青的嫩蚕豆。

连队共青团发动团员和知青积极分子清扫营区垃圾、整治环境卫生,还把牛棚前面牛汪塘里积了多年的牛粪运到菜田里。我们在那一片荒滩上因地制宜,春夏季种植大豆.玉米、山芋、南瓜、冬瓜;冬季种植小麦、油菜、蚕豆;我们利用在荒滩上收获的大豆自己磨豆腐,发豆芽,豆渣成为喂猪的好饲料。大豆、油菜换成油后,我们就有了制作注煎馒头、油炸黄花鱼、黄花肉的食材。连队卫生员、徐州知青陈玉兰第一个提出了为患扇的知青作“病号饭”的倡议,后来成为我们炊事班的一个传统,遇到有知青身体不适,有食欲,炊事员就会帮他(她)们奉上一大碗美味可口的鸡蛋肉丝手擀面。

靠近食堂的一片地,我们精心栽培了各种瓜果蔬菜,有一年西红柿、辣椒、香瓜、四季豆长得特别好,除了满足食堂膳食需要外,还为知青供应生鲜蔬果。知青们平时吃不到水果,我们在夏季隔三差五就给知青分香瓜、西红柿,每斤只有2分钱,受到知青们的欢迎。有时候西红柿来不及吃,不圆润的,过分成熟的西红柿被用来喂猪。孙振兴受农业技术书籍上介绍的山东农民用发酵后的豆粕为大白菜施肥的启发,如法炮制,动用分配给食堂喂猪用的豆粕,冒着夏日高温,把豆粕敲碎,放在铺了塑料薄膜的泥坑里发酵,人秋后施在白菜秧根部作肥料。施了豆粕肥的大白菜获得丰收,白菜又大又白又好吃,菜皮又为喂猪提供了充足的冬季青饲料,食堂喂养的大肥猪出栏数量也大幅提高。淮海农场领导再次来连队考察,对于连队伙食供应发生的可喜变化赞赏有加,我们炊事班被评为先进班组,孙振兴被农场评为1977年度新长征突击手。

为了让在大田劳动的知青兄弟姐妹们能够吃到新鲜、便宜的猪肉,我克服心理恐惧,学会了杀猪。第一次杀猪由于没有经验,闹了一个笑话:一刀下去没有刺中要害,大肥猪拼命挣扎嚎叫,居然挣脱捆扎的绳索,四处乱窜,害得炊事员们紧追不舍。一起动手捆扎后,在老军工的指导下,我用膝盖顶住猪耳朵旁边的软挡处,左手按住猪嘴巴,右手对着猪胸腔部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刀见血。博得围观的老军工、知青们的一片赞扬声。后来杀猪的任务都由我完成,我成为我们连知青中唯一学会杀猪的炊事员。

我们炊事班的知青来自五湖四海,但是都亲如兄弟、同甘共苦、情同手足、齐心协力,经过大家年复一年的艰苦劳动,昔日的荒滩、盐碱地,在我们汗水的浇灌下,变成瓜果飘香的菜园子,高产、稳产大豆、油菜、玉米、山芋、蚕豆的粮仓,成为为知青兄弟姐妹提供定量外的副食品的补充基地,极大的改善了知青伙食的数量和质量。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