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两亿人逾期、五亿人负债吗?这样的局面你们怎么看呢?
在经历过三年的疫情冲击之后,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极力的刺激消费和恢复经济,但是,至今我们却发现没有一个人或一地关注这些刺激消费和恢复经济的主体(年轻人)和负债群体,说实话,如果真的有两亿人逾期,五亿人负债的话?接下来的残局还真的不是很好收拾。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为什么会出现“两亿人逾期,五亿人负债”这样的一个局面呢?有很多人认为这或许是一些媒体的夸张用词,不值得大家深信不疑,而对于我们而言,对于这样的一个数据我们觉得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在他们之中大部分确实存在债务,大部分债务也确实来自银行信用卡、P2P网贷、分期金融等,综合暴雷的P2P平台的相关借款人数据一对比的话,难道这“两亿人逾期,五亿人负债”还不明显吗?

对于负债人来说,被债权人穷追猛打各种催债、被法院冷漠裁决打上老赖的标签、被社会无情抛弃条件反射般的躲避,甚至自己家的亲戚朋友都会远离而自动划清界限等等遭遇,简直可以称之为被边缘化,而他们中间有很多“债务人”其实欠的是一种虚假债务,这些大家知道吗?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们如果还清综合年化利率红线36%(包括36%)以内的,他们就依法履行完法定的还款义务了,也解除了双方的合同关系了,但他们为什么还会被称之为“债务人”呢?

谈这个问题,河南的高女士对此深有体会的表示,我是在这些P2P平台上借过钱,而且我身边很多人都借过,但原本我们看着这些P2P平台得过很多奖,甚至于还很多次在金融行业大会被评奖,还是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我们就相信这些P2P平台的可靠性,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荣获多个奖项的P2P平台竟然是714高炮、竟然是高利贷,甚至还是一种利用虚拟电话对于借款人以及他们的亲属好友进行恶意骚扰。
甚至于还有的借款人亲属好友长期遭受到非法侵害后,这些身份不明人员利用互联网电话和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对其进行实施敲诈勒索,有很多他们嘴中的债务人其实还存在一些已经履行完法定的还款义务和这些身份不明人员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之后虚增的债务,还有一些“借款人”其实就是这些身份不明人员从一开始催他们督促朋友或亲属还清,而催着催着变成了催他们还钱,因为,这些身份不明人员根本提供不了任何的证据,所以说,他们也只能在电话中强调接到电话的“借款人”欠他们钱,试问一下,这样的债务算年轻人欠他们的钱吗?

回想一下,中国16岁~59岁具备劳动力的人有多少,而背负债务的又有多少呢?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而如果按照相关媒体的报道“两亿人逾期,五亿人负债”的话,那么中国还是多少没有负债的年轻人呢?
声明:本稿件为原创稿件,备案号为202302102025J,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任何本号内容,私自转载或转载后恶意投诉我们,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