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火爆的海外游学折射出什么?家长的教育投资焦虑

 

【围观】暑假过半,在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爆。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元,由于是学校组织,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自然趋之若鹜,也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家长,为了孩子融入集体,也咬着牙勉为其难。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潜在的利益链。一些游学机构坦言,组织这些项目,学校能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而带队老师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也成为游学项目的一个潜规则。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观点1】海外游学大热的内在逻辑

毛建国:过去,游学只是“别人家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游学在中国如雨后春笋,并不奇怪。游学其实是古代中国士子的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游学。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双重进步,游学重要性日益被发现,这是其大热的内在逻辑。

应该看到,海外游学的确能增加阅历,增强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见识。但由于低龄孩子的认知特点,其作用不宜放大,短期的国外教育很难改变在国内长期形成的学习和思考模式,遑论有些海外游学往往名不副实,“游”大于“学”,甚至只“游”不“学”。

应该提醒家长,这是一个教育焦虑时代,也是一个“晒娃”时代。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哪怕只是让孩子散散心,只是给朋友圈添一些炫耀,也愿意花这笔钱。只要提高透明度,应该尊重“不差钱”家长的选择。真正需要警惕的,还是媒体调查发现的“利益链”。一旦以钱为导向,这样的海外游学,又会取得什么效果?

【观点2】迎合了家长偏执的教育观念

然玉:短期海外游学的走红,可说是商业营销“讲故事”的又一经典案例。关于“出国游学”能让孩子开拓国际视野、强化外语交流能力、培养精英意识等等广告说辞,不少家长大多是照单全收。由此,国际游学俨然已成为某些家长眼中对孩子的刚性教育投资,这一从前的高端消费项目,也越发具备了大众化的趋势。

其实,无论是花样百出的培训班,还是各式各样的游学团,它们之所以能走红,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迎合了现代家长偏执的教育观念:中国式家长普遍都处于教育投资焦虑症之中——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渠道、新的方式来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这种“只顾花钱、不算成果”的教育投资观,使得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教育产品,都不缺买单者。学生、家长们基于自己的判断而进行教育消费决策,当然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中,学校和商业机构之间的不当“合谋”,到底影响几何?一直以来,商业势力对学校的渗透都不曾停过,甚至由此形成了某种暧昧的攻守同盟。

【观点3】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李素利:对父母来说,海外游学当以体验文化和生活、提升孩子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回归教育本意,理性选择合适的夏令营,切忌一拥而上、人云亦云。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意识尚不能胜任独自游学的要求,如果家长或组织者缺乏相应的引导,很容易变成“到此一游”,甚至助长了孩子之间的攀比现象。因此,作为家长,对待海外游学应量力而行,兼顾自身情况和实际效果,并正确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帮助他们把所学所看应用于生活与学习,这远比游学本身更重要。

无论是游学国内名校,还是海外游学,都应该回归教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本意,在增广见闻、开放融合之中找到教育自信,让自己获得更好的提升。

【观点4】名不副实的海外游学亟待整顿

刘勋:动辄数万元的游学项目,超出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严重背离研学旅行的公益性宗旨。试问,“游而不学、到此一游、价格不菲”的浅层次观光活动,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学校与游学机构的联手,让学生家长毫无讨价还价之力,再加上对国家政策的曲解,学生家长只能被牵着鼻子走,耗费巨大经济成本为不切实际的国际游学买单。

当下的国际游学并不符合研学旅行政策的基本要求,完全背离了教育性、实践性、公益性的基本原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会助长拜金主义、爱慕虚荣、盲目攀比等腐朽思想,严重增加家长负担。学校借助国际游学盈利的行为更应严厉禁止、严厉处罚。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更加明确具体的规范性指南,坚决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让研学旅行的线路、目标、费用等事项公开透明,经得起监督和质疑。 (整理/马可唐 图/区 德)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