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牛文谦:三上大寨

 

大寨是我心中的楷模,是我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第一次到大寨,因走错路未能到达目的地。那是一个星期日的早晨,阳光明媚,碧空万里,天气非常晴好。我从榆社县北寨乡北寨村出发,经过白家庄、阳光占与和顺城到了昔阳县城。中途,自己看到了一个“由此进入大寨”的路标,心想,先从昔阳县城转转,吃了午饭,再到大寨村游玩。

自己从松溪河大桥驶入地面公路,向右转弯进了昔阳县城,找了家小饭馆,买的吃了一碗面条,就在县城里转了起来,总体感觉很不错。随后,自己开始往大寨村赶。不曾想由于自己骑摩托速度过快,又是近视眼,到了松溪河大桥后没有注意,没有顺弯道驶上松溪河大桥,而是从桥下瞬间通过,走到通向河北省的省道上。在昔阳县乡镇的地界上,自己越走感觉环境越陌生,不像来时的道路。

问人吧?人们都在行进中的车里,只好又往前开。一会儿,一名五官端正的中年女子赶着一辆老式马车向自己方向驶来,自己很觉稀奇。心想,榆社的有些女人太好活了,谁还会赶马车?昔阳人就是勤劳,连女人都这么能不顾脸面,同男人一样不辞劳苦地干。首先,从这个女人身上我看到了“大寨精神”,我向她问路,她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说我走错路了,应在离县城一公里的地方上大桥,再往南走,就会遇见指路牌。我谢了人家,索性又往前开了一会,到了东冶头村,见一老汉与三个小孩在村边坐着,就上前问路,这个老人与赶马车的女人说的一样。

我顺路返了回来,上了松溪河大桥。此时天已不早了,怕到大寨游玩后赶不回家,耽误了明天上班,就顺路往回返。回家后天已大黑,路上的拉煤车荡起的灰尘把自己的两只眼珠荡成了锅底黑,眼睛睁也睁不开,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身体极度疲乏,吃了晚饭,洗漱了一会后,倒在炕上就睡着了。

自己第二次到大寨是在一个国庆节的放假日子里。那天,天气同样晴好。自己骑摩托从北寨村出发,经过白家庄、阳光占、和顺城一路顺风来到了大寨村。大寨全村共有220多户,510口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800亩,人均经济纯收入8000多元。村办企业有煤矿、水泥、运输、饮品、贸易、旅游等。一踏上这块土地,自己就激动万分。心里叨念着:这就是英雄的大寨,这就是全国人民学习了近二十年的大寨,这就是自己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大寨……她曾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的先进典型。

我在一家小饭馆花三元钱买的吃了一大碗河捞,又花三元钱存了车子就开始游玩起来。大寨村在一道沟里,村外是武家坪,村头是镇政府五层大楼,再往里是大寨村委会办公大楼,南面是大寨宾馆,虎头山半山上盖着大寨中学大楼,楼房都盖得很气派,就像大城市的一角。再往里进了石门就是大寨村民的石窑,半坡上留着人民公社化时期的老石窑,最东边的阳坡上是大寨村民新建的宿舍楼。

虎头山上,石头砌的石堰一道道,海绵梯田一块块,非常壮观。望着眼前的一切,自己想起了“一出勤,两送饭,黑夜还要加班干”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体会到了那时干部与群众的不易。从东到西,从下到上,“大寨精神”在大寨村的山山水水、田园村庄得到了充分展现,毛泽东思想在这里放射着万丈光芒,把大寨人的心里照亮。

但凡大寨人家,大部分开着“农家乐”,外面是饭店,小商店,院子正窑里做小旅店,留客住宿,收入颇丰。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大寨现在主要经济来源靠企业与旅游收入,其次才是养殖业与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占的比重很小。站在街上放眼望去:大街小巷两侧,插着很多红色小旗子,迎风飘曳着,非常亮丽。墙上的农家菜单鲜艳夺目,招徕着顾客。

旅游者有国人也有外宾,身穿各类奇装异服,你来我往,争相观光;石门外车辆川流不息,欢声笑语,随风飘荡,热闹非凡。再细看:游人有拍照的,有参观陈永贵故居的,有购买土特产的,有欣赏旧窑洞的,还有上虎头山吊唁陈永贵同志,看大寨全貌的。人们怀着好奇而来,带着惊喜而去。深深地被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感染着。我看到山坡上的石堰建得高标准、高质量,连石头缝都用水泥抿了,真是做工精细,既结实耐用,又美观大方。从这些建筑物上,我看到了梁变良、陈永贵、郭凤莲等大寨人战天斗地的身影,更增强了自己向大寨人学习的信心。

参观完大寨后,自己又赶黑返回家。同样,此次仍然被风吹得满脸尘土,两眼泛黑,但自己心里却很高兴。因为自己真正领略了大寨人的精神。

我第三次上大寨的时间是2012年秋天,也是一个星期天。碧空万里,微风拂徐。上午,我从家里出发,骑摩托风风火火来到大寨,时已过午。

也许有人不大明白,你三番五次上大寨做什么?有什么企图吗?是的,因为自己出生在学大寨时代,上学在“学大寨”时代。头脑里的大寨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先进典型、英雄!大寨像一颗明珠,在自己的头脑中闪着熠熠光芒。所以,虽然现在时过境迁了,但自己要亲眼目睹大寨,研究大寨。另外,大寨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阶段,进行了农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她不仅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样还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向大寨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现在,虽然我党、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始终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所以,我对大寨是有感情的,是百游不厌的。常到大寨旅游是我的荣幸……

吃过午饭,我参观了陈永贵故居,大寨大队办公楼,又在旧村里转了转,欣赏了老式窑洞,又在各处拍了照片,寻找和领略着大寨精神,汲取着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随后,自己参观了大寨纪念馆。看着一件件大寨人造田时用过的老式农具、图片介绍,中央领导、外国元首参观大寨的情况以及大寨人平时生活的雕塑造型,自己仿佛看到了梁变良、陈永贵、郭凤莲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史。心里就像大海里波涛一样起伏不平,久久不能平静。

大寨人既热情,又文明,有求必应。帮助自己拍照片,详细回答自己的提问,自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倍感亲切。

下午,自己在虎头山腰见一户人家正在出殡死人,与自己家乡的做法不一样。因自己家乡埋葬死人时间全部在上午,拉白牵的只有孝子。而昔阳人埋死人都在下午,拉白牵的除了孝子外,还有一大群人。我不明白除了孝子还有些谁,大概是孝侄孝孙吧。我问旁边的大寨人:老乡,下午埋葬,时间能赶得来吗?那人说赶得来,这里就是这个习惯。

身穿整齐服装的军乐队奏着哀乐,人们同样以最古老的方法,“叩头礼”向逝去的亲人送别。我默默地为死去的人致哀,祈祷他(她)一路走好,早日轮回转世……又游玩了一会,离回家时老天电闪雷鸣,大雨瓢泼。

自己是个严格遵守上下班纪律的机关人员,怕耽误了第二天上班,只能冒雨往回赶。自己在一个小商店购买了些土特产,一位中年女服务员见我未带雨披,就用一个包装用的薄塑料布帮自己做了一个临时雨披,自己穿上它冒雨往家赶,一路身体虽然冻得直哆嗦,但心里却热乎乎的。

到了和顺,天已大黑。自己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回家的入口,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往回赶。

在寒湖岭上,云雾弥漫,寒气袭人,自己真正观赏了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了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生活。一路上,从榆次方向不断开来的汽车强烈的灯光照着自己,连眼也难以睁开。自己将头盔的帽沿往下按按,遮住灯光,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缓缓回到家中。在家中,由于自己很长时间在雨中行驶,冻的浑身发抖,但内心是宽慰的,因为有“大寨精神”给自己做精神支柱!因为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给自己做行动指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183161.html